弓園?周聃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但隨之帶來的各種建筑噪音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尤其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區,建筑噪音已成為影響居民正常生活、造成社會糾紛、影響施工進度的主要原因。本文就噪音污染的現狀、原因、處理方法做出了一些回答。
關鍵詞:建筑;施工;噪音;污染;防治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愈加注重環保與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已成為我國的發展目標。但隨之帶來的各種建筑噪音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尤其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區,建筑噪音已成為影響居民正常生活、造成社會糾紛、影響施工進度的主要原因。加強環境治理與噪音污染防護已成為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
1.概論
噪音的定義為: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與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到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從這個定義上來說,噪音的來源很多。噪音的特性有以下幾個特點:局限性,噪音傳播是有局限的。瞬時性,噪音的污染是瞬時性的。感覺性,噪音對人的危害取決于受害人的生理心理狀態。噪音的污染往往是無形的,當人們發現時,通常已經飽受其傷害。他是一種公共危害,被形容為一種“無形的致命的毒藥”。一旦一個人長期處于高噪音的環境下活動,必將對其造成無可挽回的永久性聽力損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建筑施工活動過程中,產生晝夜噪音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土石方 推土機、挖掘機、裝載機等作業;打樁 各種打樁機等作業;結構 混凝土攪拌機、振搗棒、電鋸等使用;裝修 吊車、升降機的作業等。由此特定了以上作業的時間以及噪音限值。噪音是多樣的,而且經常變化不定的,據了解,通常噪音污染問題投訴中,三分之一以上的都為建筑工地噪音污染。
在建筑施工現場,是隨著工程的進度和施工工序的更替而采用不同的施工機械和施工方法的。例如在基礎工程中,有土方爆破,挖掘溝道,平整和清理場地,打夯,打樁等作業;在主體工程中,有立鋼骨架或鋼筋混凝土骨架,吊裝構件,攪拌和澆搗混凝土等作業;在施工現場,有自始至終頻繁進行的材料和構件的運輸活動;此外還有各種敲打、撞擊、舊建筑的倒坍、人的呼喊等。因此噪聲源是多種多樣的,而且經常變換。
2.原因
施工作業噪音污染得不到根治有各種原因,首先立法部門與監督部門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國家雖已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音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多項法規,對環境噪音污染問題的處理與解決作以原則性說明,但沒有具體施工方的污染所產生費用問題的處理細則,同樣在環境恢復的責任與賠償方面也十分模糊,是造成責任糾紛、互相扯皮的的一方面原因。然后施工方無論是管理層還是底層施工人員都對噪音污染認識不足,相關法律欠缺認識,往往注重施工速度、施工安全、工程質量,對噪音防護工作十分欠缺。其次是社會監督部門,對環境噪音違法單位個人處罰形式單一,致使違法成本過低,無法觸動其根本,此外施工噪音無形瞬時等特性,決定處理這類問題取證調查都很難正常進行。最后,施工技術與設備水品也對噪音污染產生很大影響。由于生產成本等決定著施工管理方與投資方處于對工程利潤的考慮,經常不能采用新技術新設備進行生產活動,一些老化破損的設備往往是噪音的來源。
3.解決
完善施工噪音處理法律法規以及施工噪音的明確限制,有關立法部門應及時根據社會發展與施工條件的變化,及時對環境監管治理處罰等進行修改,在以國家法律為明確指導的前提下,對各項準則進行修訂,各地監管行政部門才能作出準確及時的處理。同時,社會媒體等應加強換將保護的宣傳,提高施工部門與執法部門的環保意識,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各方自覺承擔責任與義務,努力減少多余噪音的產生。對于施工建筑方來說,積極采購低噪音設備,主動及時升級施工工藝,也是一種減少噪音的方式。采取新技術、新材料對于施工方一時效益會產生影響,但無論從長遠利益來看,還是從民生都是極其明智的。同時對建筑過程中的一些材料如木材、鋼筋、模板,可提前做出廠前處理,盡量減少施工現場作業,同時對于設備維修與保養施工方應做好備案與工作記錄等,杜絕因消極管理而產生的額外噪音。
在當地環境保護行政部門應保留施工現場各種設備備案,對設備老舊情況與保養均有記錄,對于不合格的設備與施工方嚴厲處理,做好監督行政工作。限制施工工作時間與工作量,將工作噪音限制在允許范圍之內。對于噪音污染較大的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談論時,應充分考慮噪音污染治理防治處理。環境監測部門要充分提高監控手段與執法隊伍的建設。對于施工現場較為狹窄的情況,根據噪音產生情況,要及時考慮場地擴充與外界環境改變,減少現場作業量
4結語
對于建筑工地噪音污染逐漸普遍,但同時我們不能放松警惕,噪音污染危害巨大,因此防治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急迫的。我們必須要防范與治理同時進行,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好鋪墊。建設和諧社會是我們所有人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劉宏偉.建筑施工噪音的污染與控制[J]。石油化工環境保護,2005(04):9~91
[2]田玉軍,巨天珍,任正武。國內城市環境噪音污染研究進展[J]。重慶環境科學,2003(03):78~79
[3]向敏.如何防止建筑施工的噪音污染[J]。工程技術,2009,(11):12~13
作者簡介
弓園(1992—),男,漢,陜西省咸陽市武功縣,鄭州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本科在讀,水利水電工程。
周聃(1992—),男,瑤,廣西省賀州市富川縣,鄭州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本科在讀,水利水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