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寶龍
摘 要:眾所周知,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加劇,跨國公司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而國際企業跨文化經營時,必然遭到文化差異的沖擊。現存的很多國際企業跨文化管理經 常只關注文化差異的負面影響,所以國際企業在進行文化管理時往往是重視文化整合和忽視文化的利用,事實上,多元文化也存在很多積極的,可利用的一面,在進行跨文化管理時,國際企業應當在相互理解與尊重的基礎上對不同的文化進 行鑲嵌,使文化間的差異得到積極的利用。
關鍵詞:文化差異;跨國公司;管理
跨國企業面臨著重大的跨文化管理問題,一項調查表明, 有35 % 的高級管理者把文化差異排為國外收購的第一大困難。但是, 文化差異 引發的問題經常很晚才被發現。是否進行戰略性合作、是否實施海外經營、是否開拓當地市場, 對于這些間題跨國公司都必須充分認識文化對商業運作的推動力及潛在的沖擊力。美國惠爾浦W H IR LP0 0 L 公司早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就進駐中國東莞, 卻因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不足, 不得不暫時退出中國市場。然而同樣是跨國經營,肯德基和麥當勞無疑是成功 的例子,兩個源于美國的餐飲業,攜帶的是地地道道的美國快餐文化,然而,在進駐中國時,結合中國的飲食開發了老北京雞肉卷等,進駐日本,印度,荷蘭是也相應的結合當地的飲食文化開發了許多受當地人民喜愛的食品,多元文化的利用對跨國企業的營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然而,在國際企業對文化的利用卻往往帶有很強的復雜性,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對企業內部多元文化的利用首先要認識內部的多元文化,相互尊重互相理解,解決好企業內部出現的文化沖突。
筆者認為,作為一個跨國公司,對多元文化的理解應該是利用文化的差異,所以,在利用之前必須先對文化進行認識和協同,使之達成員工共同遵守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為管理者對文化的利用奠定基礎。
在影響管理的眾多因素中,文化毫無疑問是及其重要的,組織的企業文化體現了組織的價值觀和工作氛圍。然而,在許多公司里文化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跨國公司作為超越國界存在的經濟體,在經營過程中必然會遭受到外部異于母公司所在地的政治經濟文化和風俗的制約,內部來自母國,東道國和第三國不同人員的文化的影響。跨國公司的文化管理難度并不取決于文化差異的大小,而是取決于雙方的溝通,包容及相互理解的程度。處理文化多元的情況,管理的原則是減少沖突,文化鑲嵌,建立公司共同的價值觀。具體的方法可以采取3R法,即認識文化差異,尊重文化差異,協同文化差異。
1 認識文化差異
一般來講,每個人在判斷其他事物時都會以自己的價值觀為標準,對其他事物進行衡量,在面對文化差異時也不例外,總會以自己的文化為參照物來認識和評價其他的文化,從而存在一種“自我優越感”,貶低甚至歧視其他文化,從而產生了文化沖突的根源。例如,迪斯尼在法國經營失敗的案例,分析其中一條便是,迪斯尼在法公司命令要求所有員工在迪斯尼樂園里只能用英語進行交流,哪怕是兩個土生土長的法國員工也要用英語交流,這讓認為自己的法語是世界上最美語言的法國人難以接受,員工開始情緒不滿甚至出現怠工,排擠英語。毫無疑問迪斯尼公司在法國經營沒有充分認識和關注兩地的文化差異,從而導致了經營失敗。另外,沒有認識文化差異導致出現子公司管理經營時完全照抄母公司的經驗而忽視了當地的實際情況,所以,國際企業跨文化經營時要避免教條主義。跨國公司進行經營時,要充分認識到員工之間的文化差異,從而教育員工相互認識,達到相互尊重,相互協同。
2 尊重文化差異
尊重文化差異要學會理解,當然,這種理解首先是對自己名族文化的理解,準確把握自己文化的精神和特點,進而正確理解異質文化。所以在對公司進行跨文化管理時要對員工進行跨文化培訓,首先強化對本國文化的理解,進而強化員工對企業內部所存在的文化的理解,提高跨文化溝通能力,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實行多元文化的相互理解,防止文化誤讀和避免文化沖突,克服東道國員工的自我文化優越感。
尊重對方的文化是解決文化問題的首要條件,只有尊重對方的文化,對方才可能尊重你的文化,才可能出現解決問題的前提。拿微軟公司的案例來說,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每年都會對全球的分公司進行一些查巡,而且這些時間早在年初就已經制定完成,蓋茨的時間從來都是嚴格按照制定的時間履行,當比爾蓋茨在查視和慰問中國分公司時,首次調整了已經安排好的時間,原來當時正值中國傳統的春節期間,微軟駐中國的分公司總裁唐駿向蓋茨提出了該事并希望蓋茨調整時間,蓋茨答應了,在和唐駿的對話中調侃的對他說,你是第一個讓我改變自己時間的人,唐駿回答道,不,是中國讓你為此改變了時間。從這里可以看到蓋茨尊重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可以想象當時若他堅持查巡,中國的員工在春節期間離開家庭團聚而來工作,情緒將會有如何的起伏,公司的業績將會受到如何的影響。所以在認識到文化差異的基礎上,學會文化移情充分尊重他人的文化,尊重產生信任,如此循環能夠降低文化差異帶來的風險和沖突,從而建立一種良好的企業文化,對跨國公司的跨文化管理有著重要意義。
3 協同文化差異
協同文化差異顧名思義就是對不同的文化進行協調,使之相互理解融合,從而企業內既有各種文化的共存共榮,又有全體員工共同追求的統一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企業在跨文化經營時往往需要協同的有三種文化——本土文化,東道國文化,企業文化,協同文化差異過程是一個較為復雜,困難和漫長的過程,一般需要經過沖突期,交匯期和聚合期,在沖突期,來自不同文化的管理員要認真對對方文化和己方文化的差異要有包容心,不偏見和歧視任何一種文化,相互尊重和理解,這樣才會有后來的真誠合作;交匯期是各種文化相滲透的時期,在這時期,各種文化背景的管理人員清楚認識各種文化的不足和優點,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凝和期是跨文化的全面融合期。簡而言之,就是在前兩者——認識文化差異,尊重文化差異的基礎上對企業為內部的各種文化進行鑲嵌,使員工可以愉快的工作,企業形成員工共同追求的統一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總之,文化就是一種資本,一種競爭力和一種品牌,而充分利用好企業文化差異更是跨國公司出奇制勝的法寶。企業的管理人員不應該只看到其帶來的管理上的困難,更應該看到不同文化下的員工關于一件事的不同想法,從而擺脫單種文化下的“思想統一”,根據員工的想法找到管理或銷售的突破口,增長口。企業在管理與運行時要對員工進行培訓,使員工之間相互尊重,文化協同,去其沖突等糟粕而充分利用文化的差異,實現文化鑲嵌,優勢互補,在企業層面上實現人力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只有這樣,這個企業才可能會具有一種長久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王雋. 東西方文化差異論[J].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6)
[2]美國企業經營管理學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3] 謝秀珍,黃宏武.淺談企業核心競爭力與企業文化的關系[J].時代金融,2009.3.
[4]吳文盛.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文化根源[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