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亮++趙繼福
摘要:《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強調,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正確引導農村村民合理建設住宅,節約利用土地面積。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農村所占用土地的比重較大,且分布零散,因此如何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如何使農村土地得到充分利用,是現在乃至將來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農村宅基地;管理;高效利用
中圖分類號: F3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06-05-1
宅基地管理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復雜的問題,而且具有一定的歷史性。在落實解決方案的過程中要從客觀實際出發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科學化的加強對農村宅基地的管理,從而促進有限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
1 強化計劃用地,控制鄉鎮建設規模
對于農村用地要有整體規劃。完善農村土地管理機制,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整編工作。根據地方實際情況來控制用地總量,合理對可利用土地進行布局,合理整頓村民點的數量、范圍以及用地規模,一切開發建設要以保護耕地為前提。
2 嚴格控制農村建設用地
農村建設也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一味的尋求規模大肆建設,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導村民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有計劃的向鄉(鎮)以及其他中心村集中。我國農村建設用地遺留的問題是農村村點分布廣,隨意性較強,自然村不能集中靠攏,所占區域較大,土地浪費嚴重。對于城市規劃區內的農村住宅建a設,要集中修建村民住宅小區,避免出現城中村現象,同時也可以有效避免進行二次拆建。對于農村住宅建設還存在房屋的二次建設現象。在農村房屋二次建設較為普遍,在原有房屋所占面積的基礎上擴建,或者移到其他區域進行建設(其中包括占用耕地)。這些現象體現了農村建設用地缺乏規劃性,不能按照國家規定進行合理建設。
3 完善農村宅基地審批制度,規范審批程序
完善農村宅基地審批制度以及規范審批程序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是從農村宅基地建設的發展來看,審批程序與制度不夠完善,所以完善審批制度和審批程序需要具體落實和細化。
3.1 加強審批管理
各個相關部門要適應農民住宅建設的特點,進行嚴格把控,提高工作效率,執行便利農民的原則。
3.2 加強對審批條件的把控
堅決執行一戶一宅的原則,面積必須在規定建設面積之內,對于不符合審批條件的要堅決給予反對。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統一制定農民住宅的建設面積及其審批條件。對農村宅基地審批條件的把控,有效的限制了農村房屋倒賣和翻建擴建等行為,對農村土地保護以及促進土地的利用率起到了積極效果。
3.3 加強宅基地登記發證工作
對農村宅基地登記發證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準確有效的對宅基地進行登記,筆者有以下幾個建議:一是提高登記人員素質。以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為核心,依法行政,為農民提供最為優質的服務。全面貫徹《行政許可法》,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溝通交流,提高業務能力;二是責任分配與落實。對于登記發證工作要嚴格審核,一定要保證發證的準確性。登記人員要對提報資料進行詳細審核,確定申報資料的合法化;三是堅持發證到戶原則。發證到戶并且內容規范清楚,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尤其是農村宅基地變更登記工作,要做到變更一個登記一個落實一個,充分發揮地籍檔案在宅基地監管上的作用。
4 科學規劃農村建設用地
縣(市)和鄉(鎮)要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結合實施小城鎮發展戰略與“村村通”工程,科學制定和實施村莊改造、歸并村莊整治計劃,積極推進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提高城鎮化水平和城鎮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努力節約使用集體建設用地。農村建設用地整理,要按照“規劃先行、政策引導、村民自愿、多元投入”的原則,按規劃、有計劃、循序漸進、積極穩妥地推進。
5 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嚴格執法
5.1 加大宣傳力度
要加大對國家土地資源政策的宣傳,讓人們了解相關最新資訊,深入到人們群眾中去,廣泛實行宣傳教育,開展地方培訓活動。同時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深入持久地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5.2 完善監管制度
加強監管制度,有效控制不合法建筑的產生,切實做到把農村住宅建設納入到日常監管之中,尤其是城鄉結合處要重點監管。禁止城鎮居民到農村購置宅基地,并且要嚴格審核宅基地的申報條件,對于不符合要求的居民嚴禁發放土地證。
參考文獻
[1] 李國宏.鄉鎮土地管理的主要問題和建議[J].浙江國土資源,2008,(07).
[2] 汪先平.當代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
作者簡介:高洪亮,東豐縣國土資源局農村土地總站楊木林鎮國土資源所,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土地資源的規劃與利用。
網絡出版時間:2014-4-3 13:11:45
網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2.1186.S.20140403.131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