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會才等


摘要:通過對德美亞一號7個播種日進行對比分析,在不同播期處理下產量、產量構成因素及相關性狀和抗病性的分析表明,找到其最適宜播期,使大多數品種獲得高產, 避免玉米貪青晚熟,增加種植風險。
關鍵詞:玉米;播期;產量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06-23-1
玉米播期是影響玉米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受品種、土壤肥力、氣候條件、種植模式、施肥技術、施肥量、田間管理等因素影響。玉米為短日照作物,適宜的播種期決定能否充分利用生長期內的溫度、雨水和光照,以充分發揮當地自然條件和土壤的作用。所以,根據玉米生長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 選擇適合的玉米品種, 確定適宜的播種期,才能獲得高產穩產。通過玉米不同播期試驗,確定玉米的最佳播期,為大田生產提供可靠數據,為玉米生產貢獻力量。
1 試驗設計
(1)采用隨機區組法,3次重復,10米行長,5行區,行距0.65米,過道1.5米,小區面積32.5平方米。
(2)密度:9萬株/公頃。
(3)品種:德美亞1號。
(4)施肥:每畝用5克二銨做種肥,用20克尿素拔節期追肥,其余肥料全部做為底肥施于種下3~5厘米。
(5)播種、施肥、混土、覆土、鎮壓全部采用人工,田間管理同大田。
(6)人工收獲、脫粒記產。
2 試驗地選擇
展示地位于原遜克農場22隊20號地,現遜克農場科技園區內,土壤類型為暗棕壤型黑土,有機質4.7克/公斤,全氮2.178克/公斤,有效磷22.5毫克/公斤,速效鉀133毫克/公斤,pH 5.57,堿解氮229毫克/公斤,前茬大豆,肥力中等,秋耙秋起壟。
3 試驗處理及田間排布
處理1: 4月20日播種;處理2:4月27日播種;處理3:4月30日播種;處理4: 5月5日播種;處理5:5月11日播種;處理6:5月15日播種;處理7:5月20日播種。
4 試驗結果與分析
表1 玉米不同播期試驗生育期及田間調查表
從玉米不同播期試驗生育期及田間調查表(表1)可以看出4月30日播種的玉米生育日數較短,為110天;5月5日播種的玉米生育期變長,生育日數增加;5月10日以后播種的玉米熟期加長,貪青晚熟,有遭遇早霜的危險。5月10日播種的處理株高、穗位高度較高。
表2 玉米播期試驗產量結果表
從玉米播期試驗產量結果表(表2)分析來看,4月30日前播種的玉米產量高于5月份播種的玉米產量。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差異不顯著。
5 結語
播期對玉米總生育期及產量影響顯著,適宜的播種期決定能否充分利用生長期內的溫度、雨水和光照,其中穗粒數受到的影響最大。
德美亞一號的適宜播期為4月20日~5月5日,最晚不應超過5月10日;否則,玉米貪青晚熟,增加種植風險。
作者簡介:齊會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農學院,碩士研究生,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生產管理。
通訊作者:楊克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農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