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紅
隨著英語課程改革的深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在教學氛圍、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然而,教學仍存在不少問題,例如:在教學目標的定位上不夠準確;所設計的教學活動流于形式,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設計的教學語言情境與實際生活脫節;忽視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本人建議從以下幾方面逐個解決。
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一種學習的動力,學習英語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學習的效果就越好。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運用幽默的教學語言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去吸引學生學習,結合教材內容的實際,并運用演示、講授、提問、討論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練習設計方面,要注意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題目,避免差生做題產生自卑心理,使到每 個學生都有所收獲,有所發展,使學生越學越有勁。
在課堂上還應開設形式多樣的活動。例如,課前的口語訓練、唱英文歌曲、朗讀英文簡短的詩歌,聽錄音、課堂小游戲或小比賽等。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聽力,同時也就激發了學生想說英語的興趣和熱情。
二、實現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在英語課堂的教學中,應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形式,如課堂中開展每日一格言、情景對話、角色表演、英語游戲、分組競賽,課堂外開展英語角、校園系列英語競賽等英語課外活動,使教學式“立體化”,消除英語教學受時空、環境的約束,寓娛樂于教學中,讓每個學生都能自由進入角色,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情感。
再例如:利用多媒體手段,通過制作英語學科的課件應用到課堂的教學中,可增加學生的視覺感官效果,較生動形象地展示教材中的語言素材,學生的視聽效果得到強化,起到了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及對話內容的作用。這樣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能最大限度的愉悅學生耳目,激動學生心靈,觸發學生情思,促使學生最大限度參與課堂,成為課堂主人,并使學生不斷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三、創造課堂教學的藝術性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藝術參與性和愉悅性,教師即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設計者,也是學生參與行為的欣賞者,課堂教學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中,既獲得了參與的樂趣,藝術審美的愉悅體驗同時也掌握了教學內容。
但要想讓你的英語課堂更富有藝術感染力,必須深入研究教材,研究你的學生的需求,英語基礎,這樣才能根據學生的需求,興趣來設計課堂,讓學生在感受到美,體會到滿足的同時,達到教學目的。
唱歌、看英文電影英文版動畫片等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學生全方位的接觸英語,讓英語以一種美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
四、發揮課堂中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的主體性,簡單地講,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出現,他們能夠能動地發展自己的潛能。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教師則是這一活動過程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學生的知識、能力、品質、性格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生本身內部的矛盾性。教師水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設備等對學生來說雖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終究還要靠內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師,都不能替代學生學習。
五、組織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積極開展各種課外活動有助于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發展智力和個性、展現才能。教師應有計劃地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如朗誦、唱歌、講故事、演講、表演、英語角、英語墻報、主題班會和展覽等。教師要善于誘導,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
總之,教師只要更新觀念、開拓創新,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學為主體,教為指導”,強化課堂教學目標多元化的意識,把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相結合,通過各種方法,激活課堂教學,才能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