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珊恩
(浙江省蕭山區瓜瀝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浙江 蕭山 311200)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胃潰瘍臨床觀察
陸珊恩
(浙江省蕭山區瓜瀝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浙江 蕭山 311200)
目的觀察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急性胃潰瘍對患者預后的影響作用。方法按照簡單隨機法將112例急性胃潰瘍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6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方法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胃痛消失時間、用藥時間、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治療后6個月臨床復發率。結果觀察組治療7 d內胃痛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均有效降低,患者胃痛消失時間、用藥時間縮短,均優于對照組(均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14%,6個月復發率為8.93%,分別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2.50%、21.43%(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療法可有效發揮兩種治療方法的優勢,迅速控制癥狀,促進潰瘍愈合,減低臨床復發。
胃潰瘍 中西醫結合療法 復發率 藥物不良反應
急性胃潰瘍是臨床常見急癥。筆者應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本病,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112例患者均為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診斷為急性胃潰瘍的患者,其中男性67例,女性45例;年齡 18~60歲,平均(32.10±8.60)歲;發病到就診時間1~7 d,平均(3.10±2.90)d。納入標準:(1)單純性胃潰瘍患者;(2)年齡18~60歲;(3)首發病例,發病到就診時間<1個月;(4)肝腎功能正常;(5)對所應用藥物均不過敏。排除標準:(1)6個月內第2次發病患者;(2)合并十二指腸潰瘍;(3)合并免疫缺陷;(4)肝腎功能異常,影響用藥;(5)中斷治療和隨訪者。112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56例。觀察組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齡(32.20±8.50)歲。對照組中男性29例,女性27例;年齡 (32.10± 8.70)歲。兩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療法進行治療。(1)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埃索美拉唑20 mg加阿莫西林1000 mg口服,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500 mg口服,每日1次,共用藥7 d。(2)胃黏膜保護劑。硫糖鋁1.0 g口服,每日3次。觀察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應用中藥:北沙參、烏賊骨各30 g,三七、莪術各15 g,木香、貝母、烏梅肉、白芍、延胡索各20 g。陰虛證(17例)加沙參、佛手、當歸各15 g,生地黃18 g,麥冬20 g,郁熱證(15例)加用左金丸,每次6 g,每日3次。氣滯證(15例)加柴胡、枳殼各15 g,川楝子、香附各10 g,前胡12 g。虛寒證(9例)加用理中丸2丸,每日2次。7 d為1個療程,連續應用4~8個療程。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用藥前7 d內胃痛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胃痛消失時間、用藥時間、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治療后6個月臨床復發率。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所用統計方法包括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用藥7 d內胃痛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胃痛消失時間、用藥時間比較 見表1。觀察組各項指標改善均優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患者用藥7 d內胃痛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胃痛消失時間、用藥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用藥7 d內胃痛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胃痛消失時間、用藥時間比較(±s)
與對照組比較,△P<0.05。下同。
n組 別 胃痛消失時間(d)用藥時間(d)觀察組 8.24±2.71△ 34.57±3.59△對照組 11.57±3.29 39.24±4.62 56 56胃痛頻率(次/d)持續時間(min/d)3.21±1.24△ 47.25±14.22△4.57±1.39 69.57±22.43
2.2 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治療后6個月復發率比較 見表2。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及6個月復發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治療后6個月復發率比較n(%)
急性胃潰瘍是臨床常見病,也是導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的常見原因之一。當潰瘍病灶侵襲胃動脈血管后,極易并發動脈破裂出血,病情兇險,臨床病死率較高。隨著臨床治療技術的進步,胃潰瘍的死亡率已經降低至較低水平,但是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停藥后復發仍然是目前急性胃潰瘍治療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米延起等成本-效果評價結果顯示埃索美拉唑效果優于奧美拉唑[1]。所以本研究選用埃索美拉唑作為抗酸劑使用。為了改善患者的綜合狀況,從而有效降低常規治療停藥后復發的弊端,筆者研究了國內中醫治療的優勢方法,根據中醫辨證結果,輔以針對性的綜合調理方案[2-3,5-6],并對其中治療困難的個別病例輔以強化治療[7],有效提高了總體治療效率,通過中醫調理,去除了導致潰瘍復發的始動因素,鞏固了治療效果。
本研究監測數據顯示,在開始治療的第1周內,觀察組患者胃痛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均有效果降低;總體監測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胃痛消失時間提前,用藥時間縮短。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和6個月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中西醫結合療法可有效發揮兩種治療方法的優勢,迅速控制癥狀,促進潰瘍愈合,減低臨床復發。
[1]米延起,黃建東.奧美拉唑與埃索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國藥業,2010,19(19):51-52.
[2]汪利平,嚴曉.中西醫結合治療良性胃潰瘍的臨床效果觀察[J].海峽藥學,2011,23(7):142-143.
[3]陶國水.消化性潰瘍中醫診治經驗[J].世界中醫藥,2011,6(4):329-331.
[4]秦文欣.中西醫結合治療消化性潰瘍 64例[J].世界中醫藥,2011,6(2):131.
[5]符玉章.自擬復胃止痛湯治療消化性潰瘍49例[J].中國中醫急癥,2011,20(8):1334.
[6]殷文銀,尹玉平.中藥分期聯合西藥治療消化性潰瘍98例[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4):664-665.
[7]劉俊宏,王敏.難治性消化性潰瘍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要點[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2,34(3):177-179.
R573.1
B
1004-745X(2014)04-0694-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