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魁
(鄭州鐵路局新鄉電務段,河南新鄉 453000)
提速道岔適用于時速120 km及其以上的鐵路區段,在京廣線大量應用,電務設備主要由提速電源屏、提速道岔組合、鎖鉤式外鎖閉裝置、三相交流電液轉轍機組成。新鄉電務段于1998年前后上道的一批提速道岔,使用壽命逐步到期,新鄉電務段在每年的京廣集中修都要配合工務更換大量提速道岔,因此,如何安全高效的配合工務更換提速道岔施工,成了一個新的課題。
提速道岔的更換施工主要包括:預裝提速道岔鎖鉤式外鎖閉裝置和三相交流電液轉轍機、安裝提速電源屏和提速道岔組合、現場電纜探測和軌排走行進路準備、提速道岔插入更換4個過程,涉及工務、車務、供電、通信等多個部門和工種,所以要求電務部門做好各施工環節之間的銜接,優化施工方案,縮短施工中信號設備的停用時間。現將新鄉電務段配合工務更換提速道岔注意事項和施工方案優化介紹如下。
點前要對外鎖閉、電動轉轍機和有關安裝裝置的器材核對,并熟悉鉤式外鎖閉設備的工作原理和部件安裝原理。先安裝一側的鎖閉框、鎖閉桿,再安裝另一側的鎖閉框、鎖閉桿,安裝過程中兩牽引點要協調一致。電動轉轍機固定后,用動作連接桿將電動轉轍機動作桿與外鎖閉鎖閉桿連接,注意安裝好絕緣管。調整兩鎖閉框,使兩側鎖閉框對正,達到外鎖閉桿、安裝裝置動作連接桿、電動轉轍機動作桿保持在同一直線上,并垂直于直股基本軌。保證外鎖閉裝置在定反位轉換過程中動作平穩,無別卡現象。安裝完畢后手動轉換檢查兩邊的鎖閉量(第一、二牽引點分別為35、20 mm且兩邊鎖閉量偏差小于2 mm)和開口及密貼力合適后,進行電氣轉換試驗,檢查各部標準。
道岔壓力的調試要先調試第一牽引點,然后再調試第二牽引點,因為安裝裝置采用多機牽引,所以調試某一牽引點時,其他牽引點的電動轉轍機要同時動作。轉換設備安裝后,在調試過程中一般會出現道岔兩側鎖閉量一側大一側小的現象,調整動作連接桿上接頭旋入量的大小可使道岔兩側鎖閉量均勻。電動轉轍機垂直方面(高低)的調整是通過增減電動轉轍機下面的調整板實現的,調整后使電動轉轍機動作桿、安裝裝置動作連接桿、外鎖閉鎖閉桿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安裝完畢后,要先人工搖動排氣和電操轉換排氣,并進行定反位油壓測試和記錄。電動轉轍機表示(表示桿缺口)的調試是通過旋轉安裝裝置的無扣軸套和有扣軸套來實現的,道岔表示調試好后,用螺母將無扣軸套和有扣軸套緊固。轉轍機各牽引點滿足2 mm鎖閉和4 mm不鎖閉要求。
提速電源屏作用是為三相交流電液轉轍機提供穩定的AC380 V動作電源,每站根據電源屏容量選用一套。
提速道岔組合的安裝只改變原來道岔的控制電路,不改變6502電氣集中網絡線或計算機聯鎖電路。以6502電氣集中為例,單動道岔增設1個TDF組合,取消原DD組合的1DQJ和2DQJ,DD組合中的DBJ和FBJ作為TDF組合表示繼電器的復示用于聯鎖電路;雙動道岔一端改為提速道岔增設1個TDF組合,保留原SDZ組合的1DQJ和2DQJ, SDZ組合的DBJ和FBJ勵磁電路中串入TDF組合中表示繼電器的接點用于聯鎖電路;雙動道岔兩端改為提速道岔增設2個TDF組合,取消原SDZ組合的1DQJ和2DQJ, 兩個TDF組合中表示繼電器的接點串接在SDZ組合的DBJ和FBJ勵磁電路中,SDZ組合的表示繼電器用于聯鎖電路。
施工前要對更換道岔范圍內的電纜進行探測,避免施工時用挖掘機挖斷電纜。用電纜探測儀對道岔范圍內的電纜進行探測,在本線和臨線鋼軌上做標記,并畫出簡圖。組織民工對電纜進行探挖,深度400 mm以上,重點電纜過道、備用電纜、線間縱向電纜。
影響軌排推進的電務設備,雙方共同研究方案,確定數量,提前進行開挖和防護,將備用電纜完全挖出。
以更換26#道岔插入施工為例,如圖1所示。
工務方面:成組更換道岔,封鎖180 min(含電務點畢前30 min),點前1 h、點后4 h按45 km/h慢行(其中點畢第一列車限25 km/h慢行,禁放客車),以后限速60 km/h至下次封鎖點前1 h。影響范圍:1)點前1 h封鎖3道并排空,移岔過軌,點畢開通。2)點起封鎖SI、X3信號機至SN信號機間線路,工務進行更換道岔施工,點畢開通。
電務方面:點畢前30 min電務對新換道岔進行調整和聯鎖試驗,點畢恢復26#道岔正常使用。
供電方面:點起20 min后,下行接觸網設備停電120 min。
配合工務更換道岔施工涉及工務、電務、車務、供電等多個工種、部門,施工前要開好施工協調會,特別加強與工務部門的溝通,注意事項如下。
1)道岔預鋪好后,在工務人員的配合下,確認幾何尺寸符合安裝標準后,方可安裝電務設備,并對預裝的鋼軌絕緣進行檢查測試。關鍵幾何尺寸有:工務軌枕安裝位置正確,尖1、尖2、芯2處兩水泥枕中心距為650 mm,芯1處兩水泥枕中心距為600 mm;基本軌、翼軌上外鎖閉框連接孔中心距前一個水泥枕中心350 mm;兩翼軌上口為128 mm,下口為212 mm,軌底厚度為18 mm。
2)對轉轍機內部配線進行核對,并提前進行通電模擬試驗。具體試驗項目:a)確認轉轍機動作桿伸出、拉入位置與原轉轍機一致;b)核對電轉機閉合接點與實物一致;c)斷定反位表示接點、安全接點試驗;d)當室內修改配線時,應增加室內試驗項目。
3)提前測試預鋪道岔各部絕緣良好。
4)當絕緣位置、道岔牽引點位置與既有設備有位移時,應提前調查相關設備有充足的電纜備用量。
5)會同工務對影響道岔推移的信號設備提前進行調查處理。
6)給點后,在確認工務正確溝通回流線后,方可工作。
7)室內將道岔單獨鎖閉、拔掉道岔啟動、表示保險,室外斷開聯動道岔其他轉轍機的安全接點。拔、插道岔保險一人操作,一人監護。道岔到位后,及時安裝配線、機械調整、室內插表示保險核對位置。
8)施工中為防止道岔在換裝時損壞信號設備,道岔推移前將轉撤機搖到鎖閉位置防止鋼軌震動損壞轉轍機內部部件。配合人員要時刻監視道岔推移過程中信號設備的狀態,發現推移影響信號設備時應及時制止。
9)對一送多受區段施工,要督促工務部門按時連通曲股線路,以免影響軌道電路恢復。
10)軌道絕緣安裝要專人負責盯緊盯死,確認絕緣安裝位置。對工務安裝的整體絕緣要提前測試。
11)對新鋪道岔鋼軌進行軌面生銹登記,同時做好施工前后相關電氣特性測試分析工作,保持特性合格并認真做好記錄。
12)認真檢查道岔缺口報警設備安裝與報警正確,及時解決存在問題。

在配合工務更換提速道岔施工中,多次發生由于工務挖掘機挖斷電纜和放倒設備將電纜拉斷拉傷延誤列車,電務段對上述現象進行了分析。
1)工務挖掘機挖斷電纜的原因:專職盯控挖掘機人員注意力不集中;電纜徑路警示標記不醒目;設備備用電纜未探挖;電纜過道探挖深度不夠;電纜徑路探測不準確等。
2)放倒設備電纜損傷的原因:設備備用電纜未挖徹底;民工野蠻作業等。
其中電纜探挖和民工指揮成為影響電纜安全的關鍵因素。在以往的配合施工中,都是由施工主體部門提供民工,電務部門監控,由于事權不一,電務對民工掌控不住,造成屢出問題。
在今年的配合工務更換提速道岔施工中,要與施工主體部門協商,電纜探挖使用電務自己的民工,便于事權統一,指揮方便,電纜的探挖完全按照電務的標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發生電纜事故。
優化后的電纜防護方案如下。
1)用電纜探測儀對道岔范圍內的電纜進行探測,在本線和臨線鋼軌上做標記,并畫出簡圖。
2)組織民工對電纜進行探挖,深度400 mm以上,重點電纜過道、備用電纜、線間縱向電纜。
3)施工中對電纜徑路做醒目標識:插小紅旗、撒白灰,設專人盯控挖掘機。
4)對于放倒設備要求提前將備用電纜完全挖出,點前準備、點內放倒、點畢前扶起并及時進行聯鎖試驗。
電氣配線預裝是電務施工準備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能否保證施工正點、聯鎖正確的關鍵因素。如何充分進行施工準備減少施工點內的工作量,是電氣配線預裝方案優化的重點。
前幾年的電氣配線預裝方案均是電纜配線現場預配,電機皮線施工點內配,轉轍機在工區集中通電試驗。優點是總體工作量較小,不浪費人力物力。但是,由于未進行電氣模擬試驗,加上施工過程中時間和空間限制,配線經常發生錯誤,影響聯鎖試驗和正點開通,電務部門的延點大部分是這個原因。
近期配合工務更換提速道岔施工中,將電氣配線預裝方案進行優化:在道岔新軌排上進行J1至J2、J2至JM-A1、X1至X2的電纜配線和電機配線的預配,在現場進行J1和X1的電纜預配,施工點內進行J1和X1主管電纜的倒接。這種方案的優點是提前可以進行道岔電氣電路的模擬試驗,同時施工點內電氣配線較少,錯誤率低。采用這種方案后電務部門施工延點大為減少。
缺口報警設備的改造調試是配合工務更換提速道岔施工的一項重要內容。前期的施工中總是把缺口報警施工放到道岔開通后隨道岔整治進行,滯后于道岔開通。這次施工中將缺口報警設備施工進行了優化:在軌排上進行缺口報警配線的預配,施工點內倒接缺口報警分機和電纜配線并進行試驗,確保同步開通。
每次配合工務更換提速道岔施工點畢后,工務部門都要進行連續的道岔搗固作業,因此也造成電務道岔設備的變化,多次發生卡口故障延誤列車。缺口報警施工方案優化后,對缺口變化有了量的檢查,曾發生缺口報警及時要點進行調整,使我們避免了多次卡口故障。
聯鎖試驗是配合工務更換道岔施工的關鍵環節,防止聯鎖失效的第一重點就是防止聯鎖試驗不徹底造成聯鎖失效。分析了配合工務更換道岔施工聯鎖試驗不徹底的原因:一是施工給點不充分;二是聯鎖試驗方案優化不夠,有些項目重復試驗,有些卻漏項。堅持聯鎖試驗不完不銷記的同時,對聯鎖試驗方案進行了優化。
分模擬聯鎖試驗和開通聯鎖試驗兩部分,在軌排上道岔預裝完畢后,進行模擬聯鎖試驗,試驗項目有道岔位置核對、轉轍機斷表示試驗、SH6斷表示試驗、轉轍機啟動接點試驗、斷安全接點試驗、SH6續動試驗、道岔被阻后轉換試驗7個項目。開通時電務試驗點內進行開通聯鎖試驗,項目有道岔位置核對、雙動道岔一致性核對、轉轍機斷表示試驗、SH6斷表示試驗道岔、4 mm不鎖閉試驗、單獨鎖閉扳動道岔試驗、區段鎖閉扳動道岔試驗、進路鎖閉扳動道岔試驗、擠岔報警試驗、總DBJ和總FBJ狀態核對、分DBJ和2DQJ狀態核對、分FBJ和2DQJ狀態核對。開通聯鎖試驗項目增加了3種鎖閉扳動道岔試驗的項目,避免了“6.17”忠義站道岔錯誤轉換事故的重演。
聯鎖試驗方案優化后,既增加了重點項目的試驗,確保試驗不漏項,又將部分項目放到了模擬試驗中,縮短了信號封鎖要點時間。
通過不斷優化配合工務更換提速道岔施工的方案,縮短了施工中信號設備的停用時間,并在給定的時間內科學組織,精心施工,確保更換提速道岔施工按時開通,有效減少了對鐵路運輸生產的干擾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