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音樂家和馬車夫
意大利音樂家帕格尼尼雇了一輛馬車赴劇院演出,他請車夫快點趕路以免遲到。“我要付給你多少錢?”帕格尼尼問道。“10法郎。”“你這是開玩笑吧?”“今天人們?nèi)ヂ犇阌靡桓傧依伲憧墒敲咳耸?0法郎!”“那好吧。”帕格尼尼說,“我付你10法郎,不過,你得用一個輪子把我載到劇院。”
以牙還牙
美國幽默大師馬克·吐溫去拜訪法國名人波蓋,波蓋是一個喜歡挖苦人的文人,他取笑美國歷史很短,說:美國人在無事閑暇時往往愛想念他們的祖先,可是一想到他們祖父一代就不能不停止。馬克·吐溫立刻以充滿詼諧的語句反擊:當法國人無事時,總是盡力想找出他的父親是誰。
祥云繚繞天使
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樂曲以抒情的旋律見長,因此總能使年輕女士陶醉不已。一次,勃拉姆斯被一群女士團團圍住,她們喋喋不休地問這問那,搞得他心煩意亂,幾次想借故脫身,但就是突不出重圍。無可奈何的勃拉姆斯取出一支雪茄抽了起來。女士們受不了濃烈的煙味,對他說:“紳士是不該在女士面前抽煙的。”勃拉姆斯一邊繼續(xù)吞云吐霧,一邊悠然地說:“女士們,哪兒有天使,哪兒就一定祥云繚繞。”
精彩的回答
卓別林以他的諷刺喜劇藝術(shù)名震影壇后,模仿他的人也多起來了。某公司特別舉辦了一次比賽,看看誰最像卓別林,并請了一些研究卓別林的專家擔任裁判。卓別林聽到這個消息,也趕來參加比賽。但是評判結(jié)果,他卻屈居第二。發(fā)獎的那一天,公司邀請真卓別林前來講話。卓別林回信說:“世界上只有一個卓別林,那就是我。被評為第二名的我應(yīng)該尊重評論家的意見,所以還是請第一卓別林講話吧。”
戀愛解釋相對論
一群青年學(xué)生請愛因斯坦解釋什么是相對論,愛因斯坦生動而又幽默地打了個比方:“你和一個美麗的姑娘坐上兩小時,你會感到好像只坐了一分鐘;但要是在炙熱的火爐邊,哪怕坐一分鐘,你卻好像是坐了兩小時,這就是相對論。”
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
西班牙畫家戈雅疾惡如仇、愛憎分明。有一次,國王查理四世把戈雅召去,對他說:“今天找你來,是要你為我畫一張全家像。”戈雅同意了。這張國王的全家像畫好后,戈雅特地送給國王過目。國王一看他全家14人中很多人沒有手——戈雅在像中只畫了6只手。國王怒沖沖地問他:“這些人的手呢?”戈雅說:“我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國王硬要他添上,他堅決不肯,因為他認為那些王子王孫都是吃白飯的人,只有嘴,沒有手。
買不起自己的畫
畢加索的繪畫得到世人的公認,就在他有生之年,所作的畫已被收藏家以高價收買。價格之高,令常人卻步,連作者本人也買不起了。一天,一些好友來到法國南部畢加索家里做客時,發(fā)現(xiàn)墻上掛著的全是別人的作品,畢加索自己的作品一幅也沒有。“為什么?”有人問,“你不喜歡自己的畫?”“不是,恰好相反,”畢加索說,“我非常喜歡,不過太貴了,我買不起。”
不給面子的序言
上世紀30年代,《地泉》這部書再版時,作者陽翰笙邀請瞿秋白、茅盾等人寫序。當時茅盾和陽翰笙的文學(xué)觀點不一致。茅盾想用不留情面的批評,讓陽翰笙徹底打消讓他作序的想法。于是,他在信中寫道:“《地泉》在描寫人物時用了臉譜主義手法,在結(jié)構(gòu)和故事情節(jié)上出現(xiàn)了公式化現(xiàn)象。從整個作品來說,《地泉》是不很成功的,甚至是失敗的……”
后來,茅盾收到新版《地泉》時,發(fā)現(xiàn)他寫的序一字未改,刊發(fā)了出來。陽翰笙對待批評的態(tài)度,最終受到茅盾和同行的稱贊。
丁丁薦自《時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