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藍
摘 要:學校教育的特點決定了教師的任務不僅要“解惑”,更重要的是“傳道”。作為新時期的英語教師,要把德育融入英語教學中,既教書又育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高英語教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英語教學;德育滲透;措施方法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學生學習外語,一方面可以促進心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和綜合人文素養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門國際通用語種可以為學習國外先進的文化、科學、技術和進行國際交往創造條件。高中英語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發展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增進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養。
作為高中英語教師,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每一個教師應盡的責任。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抓住英語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在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修養。
一、充分認識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復雜的環境影響著中學生,而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處于形成期,此時教師應既重視知識的教學,又重視德育的滲透,努力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養。
教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為祖國培養德才兼備的建設人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教育的特點決定了教師的任務不僅要“解惑”,更重要的是“傳道”。作為新時期的英語教師,要把德育融入英語教學中,既教書又育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高英語教育教學效果。
二、積極尋求德育滲透的措施和方法
1.挖掘高中英語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我們現在使用的英語教材,編者在精心考慮外語學習規律的同時,也注意在德育、美育諸方面給學生良好的影響。教科書提供的語言材料話題范圍廣泛,如,科技、航天、地理、名人、環保、自然、文化遺產保護等,教學內容貼近現實生活,富有較強的時代氣息,視野開闊、信息量大,不僅有助于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增強對其他國家,尤其是英語國家文化的理解,而且會加深他們對祖國文化的了解和熱愛,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
高中英語教材中處處體現它的德育內涵,只要教師認真鉆研,明確教學“三維”目標中的德育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有目的地滲透,就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高中英語每個單元中有三篇文章,幾乎每篇文章中都有德育內容。必修四Unit 2 Reading 部分介紹我國著名農業科學家袁隆平和他的巨大貢獻。袁隆平研制出了超級雜交水稻,他卻一直過著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將自己大部分的積蓄都用于科研。袁老那種熱愛人民、為人民不斷進取、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永遠值得我們學習,他就是一個道德楷模。
必修五第一單元主體課文為我們介紹了英國著名醫生John Snow是如何通過考察、分析、探究的科學方法,發現并控制“霍亂”這種傳染病的。通過閱讀課文,能使學生感悟科學家的周密觀察、勇于探索、認真分析的科學精神,了解科學發現的全過程具有其科學的嚴密性。
2.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尋找好切入點,對課堂教學切入方式進行精心設計,以達到激活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目的。
(1)用提問方式切入
用提問方式切入,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同時也能引導學生學會深層思考。
通過師生問答,弄清文章主旨、內容,從而提高學生認識,帶給他們啟迪。
教師在課前要認真備課,在備課時,要努力找尋教材內容與德育工作相滲透的最佳結合點,盡力做到德育與學科內容無縫對接。
(2)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滲入德育內容
多媒體課件可以把課文中出現的話題進行拓展,引入與課文相關的德育內容。
例如,必修二Unit 4,我們可以把瀕危動物的圖片展示出來,一邊要求學生說出動物的名稱,一邊告訴他們該動物瀕危的情況,以此宣傳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3.利用英語活動課滲透品德教育
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交際,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是英語德育的又一有效途徑。例如,老師可以組織英語口語沙龍,利用Warming-up 和Speaking部分,依據所提供的材料進行主題討論,自編對話,從中開啟他們的心智,滲透品德教育。
選修七第四單元Warming-up 這個環節是一個調查,該活動分三步進行:首先回顧自己曾經做過的助人為樂的好事,并采訪三位學生,然后,根據調查內容列舉班上學生所做的好事,最后討論volunteer 一詞的內涵。通過這一環節的活動,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志愿者活動和獻愛心活動,使學生在相互協作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質。
4.利用其他形式滲透德育
德育滲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中,高中生大部分喜歡聽歌、觀看電影、電視,英語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有利于學生思想教育,而且視聽效果較好的英文原版電影供學生欣賞,這樣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德育熏陶。
三、提高教師自身素養,為學生樹立榜樣
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有直接的影響。為此,教師一方面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另一方面還要處處以身作則,嚴于律己,成為學生的表率。我們只有身體力行,言傳身教,持之以恒地將德育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才能培養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質的學生。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注重自身形象,大方的儀態,條理清晰的教學語言,創造性、靈活性的教法,清晰明確的板書等,都是影響學生成長的重要因素。
教師要教育學生成為高尚的人,自己必須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學生面前要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形象。教師要把每一節課、每一次作業、每一次輔導、每一次課外活動都變成開展德育工作的陣地。
德育過程是長期的、復雜的,教師對學生的德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英語教師應充分認識德育滲透的重要性,自覺地把德育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日積月累,最終達到滴水穿石的功效。
作為英語教師,要以強烈的責任感,較高的學識、人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交流的真正內涵,引導學生學習西方文化中的精髓。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