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鵬碩
摘 要:體育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面對當今大多數學生心理素質有待提高的現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把握學生的心理,利用好體育課堂,為學生良好素質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體育教學;策略;效率;實踐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課程目標,轉變體育教學課程觀,使體育教學與課外、校外體育活動有機結合,學校與社會緊密聯系。在體育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有要求地進行體育教學活動。
一、構建多形式的課程模式,更新教學內容
課程的組織形式多元化,在保證國家規定的體育必修課的同時,從學校師資、場地設施、環境等實際情況出發,為學生設置豐富多彩的運動項目和理論知識課程作為選修課,同時成立各單項體育運動俱樂部,為部分學生提供發展空間。體育課程內容是實現體育課程目標的手段,課程內容設置應從傳統的競技運動項目概念中解脫出來,根據學校體育課程培養目標,結合學校師資、場館設施及實際情況,有利于學生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從而實現課程內容多元化、科學性。
二、通過合理運用挫折教育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處于發展的一個黃金階段,在對這一階段的學生進行體育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和抓住學生的特點,讓學生正確面對挫折,使其在失敗中學習知識,這是提高和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的一條重要途徑。在進行逆境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學習到很多知識,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要讓學生學會在逆境中成長,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長跑的授課過程中,可以先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課程標準讓學生進行長跑訓練,經過一段時間后,就要加大長跑的難度,讓學生可以在雨天或者雪天進行長跑訓練,提高學生的承受能力以及在挫折中學習和成長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挫折中更加快樂成長。
三、通過競賽活動的組織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競賽活動在體育教學中是經常會用到的,這一活動的實施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在對學生體育授課時,教師要充分利用競賽活動提高學生的互動能力,讓學生學會理解和溝通,同時讓情緒低落的學生感受到團隊的力量,進而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如,教師在對短跑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接力跑比賽,根據小組成員的總體表現來計算團體分,同時教師要組織學生為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加油,使他們更有信心和希望,提高其對自己能力的認識,進而鍛煉心理素質。
四、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游戲化教學
雖然體育游戲教學是一種玩與學的有機結合,但是并不意味著體育游戲教學就是單一的帶領學生做游戲。相反,體育游戲教學是要求學生在玩的過程中能夠掌握相關的體育動作要領和體育游戲技能。本文呈現的體育游戲教學是呈現階梯形式的一種分層次的教學方法。首先要求學生能夠在游戲中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術動作,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能夠掌握簡單的體育技能,最后要求學生能夠掌握相應的體育基本技術。在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體育動作方面,要求教師在教給學生分解體育動作的基礎上進行基本的技術動作教授,也就是進行簡單的體育技能技術動作的游戲化教育。這一點要求教師能以自身的動作示范為主要的教授方式,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示范基礎上得到提升和進步。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掌握好教學方法,讓學生得到一定的鍛煉,進而提高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肖玲.高效體育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J].科技信息,201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