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文武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非智力因素是有利于人們所進行的各種活動中(包括學習、勞動等活動)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的總稱。由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種因素構成的。
一、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是學好化學的良好開端
學生對學習的直接興趣是構成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學習興趣在引起、鼓舞學習動機和激發保持學習的積極性中產生巨大作用。興趣的形成是很復雜的,是在化學課中一點一滴逐步培養起來的。
1.充分利用教材內外有興趣的實驗,培養學生的興趣
充分利用生動的、神奇的、生動的、趣味性的實驗,培養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例如,第一堂課,我們不必要滔滔不絕地介紹化學的用途、學習目的、學習方法等。可以展示幾個趣味實驗,如魔棒點燈、空瓶生煙、白紙生字、水能生火等。學生看到一個個不可思議的神奇的實驗,感到化學太奇妙了。這樣教師不需要多少語言,就能喚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帶領學生走進神奇的化學天地,使課堂教學生機盎然,有聲有色。
2.揭示教材中所含的美學因素,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能力
化學中有許多審美因素。如,美觀奇特的各種儀器,絢麗多彩的各種場景,五顏六色的各種材料,雄偉壯觀的各種建筑,神八、神九上天等,這些都能體現出科學美。教師在教學中揭示和利用教材的美學因素,激發學生的好奇和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情趣和能力。
3.精心設計教學,誘發好奇,培養興趣
(1)設置懸念,引起好奇。懸念可在課頭,也可在課尾。課頭懸念必須是中心,但時間不宜過長,當學生互動討論結果不滿意時,學生就會厭煩,精神不集中,就不能引起好奇,激起興趣。課尾懸念是下節課的中心,即打下伏筆,給學生一個思考、討論和想象的空間。
(2)認真準備每一個實驗,包括實驗儀器的認識、洗滌、整理等。這些都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積極性,同時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科學的學習態度。
(3)在教學中通過網絡等適當介紹化學史和所學知識與現代科學、日常生活的聯系,這些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也大有益處。
二、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思想情感
情感是人類對客觀事物和對象的一種態度與心理體驗。在教學中應積極培養向上的思想情感,對學習化學起激勵作用。教師應注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及時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上課時少講、精講,盡量讓學生多講,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例如,我在上每節課前,都給學生展示本節課的自學提綱,學生根據提綱整理本節課的內容,找出疑難問題。上課時,每個學生根據掌握的內容和理解的情況,向全班進行展示,全班同學和我對于該同學的展示予以點撥和點評。對于學生獨到的見解予以肯定和表揚。這樣,學生在愉快自信的氛圍中學習,增強自信心,從而更好地培養積極健康的思想和情感。
三、闡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激發學習動機,形成學習化學的動力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好化學,達到學習目的的內在動力,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在教學活動中要求教師向學生闡明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及目的要求,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當前社會上存在不合理的分配現象,特別是商風沖擊,使一部分學生厭學。加上化學是研究微觀物質的科學,比較抽象,人稱“第二外國語”。開始學習時興趣較濃,越學越沒興趣。針對這種情況,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目的的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永恒”興趣就更重要了。教學中,教師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充分展現該學科與現代工業、科技、國防和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重要性。
四、增強學生意志,強化學習
意志是表現在行動中為達到目的而自覺克服困難的心理過程。教學中,培養學生具有堅強意志,對學好化學有很大幫助。可充分利用教材,如空氣的組成、元素的發現、張青蓮組織領導下測定集中相對原子質量、侯德榜的聯合制堿法等,都是科學家們不斷努力,克服困難的結果,從而培養學生不怕困難,頑強學習,百折不撓,勇于探索的意志。
五、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自覺地學習
性格是指個人對現實和相應行為方面比較穩重的心理特征,它直接影響人們的行動。優良的性格如勤奮、堅強、努力、正直等,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重要的積極作用,甚至是決定性作用。不良的性格如懶散、驕傲、粗心、虛偽等,則對人的成長起消極作用。因此,教學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克服不良的性格是很重要的。教師首先應具備優秀性格,如微笑待人、親切自然、認真負責,和學生做貼心朋友,謙虛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要盛氣凌人,使學生望而生畏。教師實事求是、誠實正直、為人師表,給學生以良好的影響,就能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
綜上所述,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性格五種心理因素,對人的思維起很大作用。如,能對上述非智力因素引導教育得法,則會成為智力發展的內動力。反之,則會出現松懈疲沓、急躁、情緒低落、學無自信、不思進取等消極心態,對學習起干擾作用。在教學中要形成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良性循環,協調發展,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發揮非智力因素作用,才能不斷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