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社會與政府資源 推動學生體質健康發展
7月教育部發布學生體質健康最新數據,大學生群體的體質狀況甚至低于高中生,形勢不容樂觀。由此看出,“終身體育”的概念并未真正灌輸到學生心中。并且,大多數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受限于場地和教師的水平,能夠請到專業教練訓練的學校依然占少數,更多的學生得不到體育上的專業指導。體育設施落后,科學化的體質測試監測更加是天方夜譚。這一切都制約著中國學校體育及學生體質健康的發展。在《“十二五”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規劃》中,預計2015年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也僅為1.5平方米,是美國2013年的1/16、日本的1/9。僅僅依靠政府改善設施遠遠不夠,只有引入社會力量來共同推進,才能夠快速把各項創新機制建立起來。
以往每年的體質測試只是為了收集數據、確定鍛煉項目和教材,學生是被動執行的一方,而只有將常規測試轉換為競技形式,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體質上升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2010年開始至今,“恒康佳業”每年與北京市教委聯合舉辦北京中小學體質測試大賽(見圖1、圖2),參與學生逾3000人,北京衛視對該項活動進行了報道。許多學生表示用智能儀器考核,感覺像是在參與高端的體育賽事,十分新穎有趣,測試起來也就不敢馬虎,因為智能儀器是不會說謊的。更讓學生感到有意思的是,測完后每人還可領一份運動處方,根據個人的綜合評價,在多個鍛煉目標中根據個體健康風險、運動鍛煉處方原則推薦鍛煉指導方案(包括運動項目、鍛煉要點、強度控制、頻率控制、項目注意事項等),并對不適合的鍛煉項目進行提示。
教育部官方微博“微言教育”8月1日發布消息,2014年北京將組織購買社會組織項目,引導優質的社會資源進入學校,支持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推行課外活動計劃。學生在校內的活動得到保證,課外活動的時間安排則涉及到家長擔憂孩子的安全、監督管理措施是否能跟上等問題以及家長是否具備“體育是鍛煉孩子人格健全的重要因素”等理念。把智能化國民體質測試設備提供給社區長期使用,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定期去測試中心檢測,既可通過詳盡的處方報告了解到體質健康的重要性,也可享受與健身俱樂部不一樣的樂趣,將整個社區的體育氛圍帶動起來。
圖1
圖2
“恒康佳業”與北京電視臺曾共同舉辦一個活動,即:在社區的繁華地帶給附近的居民提供測試機會,共測試四個項目: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臺階試驗。主動要求測試的人絡繹不絕,都想挑戰前面測試排在首位的人,結果也相當讓人出乎意料。就許多指標來講,老年人的合格率比青年人還高,而像坐位體前屈這種女性的優勢項目,一個學武術的男士取得了遠超150的成績(見圖3),被稱為“紙片人”的男生在肺活量測試中也取得了4435的高分(見圖4)。臺階試驗還引來了兩個大學生和一個小學生的較量,最后依然是看似弱勢的一方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圖3
圖4
在過去幾年,社會媒體對體質測試領域關注度較低,認為體育賽事的報導更有價值。事實上,無論我國在奧運會或各大世界錦標賽上取得了多么輝煌的成就,整體國民體質的下滑才是舉國要面對的現實。今年開始,網絡、電視媒體關于體質測試、體育中考的新聞報道量增加了許多,說明教育部近年來的幾大改革舉措引起了社會的關注。恒康佳業為了更好地擴大社會關注度,舉行了多個活動,并引來媒體的宣傳報道。例如:“恒康佳業”智能化實施體育中考流程引來了石家莊電視臺“中考體育請來電子考官激發了鍛煉熱情”、呼和浩特電視臺“電子考官讓測試更公正”詳盡的報道。未來的目標是搭建一個能夠為人人服務的體質監測平臺,實時反饋。同時,讓社會、大眾監督體育工作和體質測試,所有數據透明化,利用各種渠道將信息發布出去,使影響力逐級地建立起來。
(本專欄稿件由恒康佳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