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楊劉佳付艷軍(.河南省黃淮學院體育系,463000;.河南省駐馬店市第二十一小學,463000)
學練盤踢毽子的常用方法
楊楊1劉佳1付艷軍2
(1.河南省黃淮學院體育系,463000;2.河南省駐馬店市第二十一小學,463000)
國標項目:提供基本教法 實施有效鍛煉
河南楊楊
以左腳支撐右腳踢毽子為例。預備姿勢:直立,屈右臂右手掌心向上平托毽子于腹前約一拳距離。動作過程:右臂肱三頭肌略微緊張發力,帶動腕部瞬間抖動,手心向上,上臂用力輕拋毽子沿身體中線向上直線飛行,目測毽子下落至眼睛前方時,右腿屈膝抬起與地面平行,大小腿自然彎曲,大腿肌肉用力外擺使膝關節向外頂出,同時小腿順勢抬起,踝關節瞬間發力帶動腳內側迎踢直線下落的毽子底座。毽子底座受力后,沿身體中線向上呈直線運行,完成一次完整的踢毽子動作。
學生在初步學習盤踢技術動作時,錯誤動作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單手上拋毽子時,毽子出手瞬間手心未與地面平行,毽子出手后運行軌跡非直線上升,向身體兩側或者前方高處斜線運行,在最高點自由下落后,其落點偏離上拋前的原點;迎踢毽子底座時大腿抬起高度不夠,倉促間迎踢毽子底座時,踢毽腳內側未與地面平行,而是對著身體側面或者前方,使毽子底座受力后的飛行軌跡偏離身體中線。這兩個錯誤動作產生原因是共同的,均是學生身體變向和位移后,勉強用腳內側迎踢毽子導致練習中斷。
(一)單手向上直線拋、接毽子練習
初學者易出現上拋毽子時運行軌跡偏離身體中線,分析其原因是上拋毽子前,手心托毽子沒有對正上方,上臂肱三頭肌沒有主動發力,只是單純用手的力量,瞬間抖腕動作不明顯。導致其上拋后運行軌跡偏離身體中線。因此,可指導學生在上臂和肋骨之間夾著用過的作業本或者折疊后的報紙,面對墻壁站立進行直線拋、接毽子練習(見圖1)。此方法還可以變化為:引導學生拋毽子時上臂內側夾物,面對樹干和立柱練習。結合墻體、樹干、立柱等自然資源,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上拋毽子動作呈直線運動軌跡的本體感覺。
圖1-1
圖1-2
(二)踢毽腿專門性練習
1.靜力性練習。預備姿勢:直立。動作一,右腿抬起與地面平行,雙手十字交叉抱膝(見圖2-1);動作二,右腿抬起與地面平行,雙手十字交叉搬腳外側于腹前一拳距離(見圖2-2);動作三,右腿抬起與地面平行,同側手抬起腳內側,異側手也可按著膝關節外側(見圖2-3)。
圖2-1
圖2-2
圖2-3
練習要求:每個動作練習時間15~20秒,兩腿輪換練習。
2.動力性練習。預備姿勢:直立。1×8拍,節拍1右腿高抬 一次(見圖3-1),節拍2左手拍擊右腳內側(見圖3-2),節拍3右手觸拍右腳外側(見圖3-3),節拍4還原直立,節拍5~8同1~4動作相同方向相反;2×8拍,節拍1屈左腿從右腿后向身體右側伸出,右手觸拍左腳內側(見圖3-4),節拍2還原為直立。節拍3~4同1~2,動作相同方向相反(見圖3-5),5~8同1~4。
圖3-1
圖3-2
圖31-32
圖3-4
圖3-5
練習要求:先慢后快,動作到位。
(三)巧用標記貼、自然資源輔助練習
當學生掌握了直線上拋毽子和盤踢動、靜結合專門性練習后,就可指導學生進行單次拋、踢、接的盤踢練習。為了讓學生能準確地用腳內側踢擊毽子底座,指導學生踢毽腳內側粘貼醒目的彩色標記貼(見圖4-1)。也可利用校園內的立柱(見圖4-2),進行單次拋、踢、接毽子練習。為了增加學生練習的興趣,立柱可以替換為樹干或者墻體進行練習。
當學生能運用自然資源進行多次拋踢練習后,就可在空地上獨立完成多次盤踢動作練習。
圖4-1
圖4-2
圖4-3
(四)毽子底座增重練習
在練習中,筆者還觀察到有些學生存在腳內側發力時重心不穩定的現象,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體驗準確的腳內側發力,引導學生采用毽子底座增重法練習,即在毽子底座墊一個墊片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墊片,采用前文中制作毽子步驟2~6的方法。當毽子增重后,可引導學生嘗試加重毽子輕踢、重踢相結合的方法,體驗準確的腳內側向上發力踢毽子的感覺。
(一)體側拋毽,上一步體側盤踢
預備姿勢:直立,屈右臂手持毽子于身體右側。動作過程:右手向上拋起毽子下落至肩部時,邁右腳前上一步屈腿支撐(見圖5-1)。毽子即將下落至腰部時(見圖5-2),左腿呈盤踢動作,經右腿下方向體側積極伸出,用腳內側向上用力踢擊毽子底座(見圖5-3)。
(二)體側拋毽子,單腳起跳后空中體側盤踢
預備姿勢:直立,屈右臂手持毽子于身體右側。動作過程:右手向上拋毽子下落至肩部外側時,右腿抬起(見圖6-1),當毽子落至腰部外側時,左腳蹬地躍起騰空(見圖6-2),左腿呈盤踢姿勢經右腿下方向身體右側積極伸出,踝關節主動用力帶動腳內側踢擊毽子底座(見圖6-3)。
圖5-1
圖5-2
圖5-3
圖6-1
圖6-2
圖圖61--32
(三)體前拋毽子,單腳起跳后雙腿交叉盤踢
預備姿勢:直立,屈右臂手持毽子于腹前。動作過程:右手向上拋起毽子下落至腹前時,左腳蹬地身體躍起,當毽子即將落至兩腿之間時,右腿抬起向前繞過毽子(見圖7-1),左腿順勢成盤踢動作,在空中兩腿交叉瞬間用左腳內側踢擊毽子底座(見圖7-2)。
圖7-1
圖7-2
以上三種花樣練習均是在基本盤踢技術演變而來,從上一步屈腿支撐到躍起騰空盤踢毽子,動作難度由易到難,達到技巧與力量完美結合的視角效果,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深層次感知與體驗傳統體育的文化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