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沖沖

民國時期的地方貨幣,浩如煙海,混亂程度無法形容。不只是中央、省市縣鄉逐級發行紙幣,幾乎一村、一店、一廠、一鋪皆有紙幣發行。可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紙幣;各村各鎮,村村有私鈔。這給當時的老百姓帶來了極大的麻煩與不便。但到如今,卻給我們這些民國紙幣收藏者帶來了無限的收藏空間。
本文介紹的這枚紙幣,就是民國時期武漢地區發行的一枚私鈔。武漢自古以來就是九省通衢之處,商業發達,民國時期也是全國最重要的幾個大城市之一。地方上發行的貨幣也極具特色,這枚紙幣就具有代表性。發行的商號為“張和記”,位于新洲河街,為武漢的郊縣之一。寬68毫米,長125毫米,四邊有面值“5”,在武漢地方票中屬中小型鈔票。鈔票雖小,五臟俱全,更具有其他鈔票所沒有的特殊性。從正面來看,除了有發行地區和商號名稱外,還有面值“伍伯(百)”。更有專業的提示語句:“過細驗明,另換新版”。正面的特殊就是在中間的建筑,這可不是一般的建筑,而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后的政府所在大樓,現位于武漢市武昌區閱馬場廣場北端,是紀念辛亥革命的專題性博物館。
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的前身是清末湖北諮議局,始建于1909年,1910年建成。湖北諮議局舊址自成一個規整的院落,其主體建筑諮議局議場是一幢磚木結構二層紅色樓房(俗稱“紅樓”),其建筑形式完全依照近代西方國家議會大廈,風格典雅莊重。1911年10月11日,取得武昌起義勝利的革命黨人,在這里組成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推舉黎元洪任都督,宣布廢除清宣統年號,號召各省響應武昌起義,推翻滿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從而開啟了劃時代的“民國之門”。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因其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武漢當地的紙幣上出現這個建筑,應該不意外,不過非常特殊,因為一般的鈔票都沒有。
從紙幣背面看,更像是這家商號的廣告。張和記號,商號的名字不會少的。特別用紅顏色印刷了:“本號經理,各種香煙;罐頭食品,香露雜糖”,讓使用者一看便知商號的經營范圍。為了提高信譽,還注明:“市票銀洋,一律照兌”,顯示出商號的經營者還是極重視信譽的。下面還有一行橫字,英文:“5color 和記 sheets”。按理說,英文應該從左往右念,不過從這張鈔票上看,英文還是從右往左念為好,估計是鈔票的設計者按民國時期中文的寫法寫的英語,這在當時也屬正常,5color 和記 sheets,英文的意思是5色紙,中間加了兩個漢字,是否可以理解為5色和記紙,對錯與否,就看理解了。紙幣的最下面有一行印刷廠銘:“新洲慶生福石印”,印刷廠也難得做了一次廣告。背面的重點當然都不在這些,還是在紙幣的中間,用醒目的紅色印刷了國父孫中山的標準肖像,這才是這張紙幣的靈魂所在。鈔票上有孫中山像的不特殊,但是在商號票上出現孫中山像的實屬罕見,這也是這張紙幣的特殊之處。正面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后的政府所在大樓,背面是國父孫中山肖像,正反呼應。看來設計者也是動了一番腦筋的。
整張鈔票主題鮮明,帶有紀念性質的設計,更為鈔票增色不少。顏色鮮艷,色彩分明,印刷精美漂亮,作為一個地方私鈔能印刷到這種程度,實在難能可貴。惟一遺憾的是,沒有印刷時間,不過從印刷、設計上判斷,應該是民國中早期券,目前為僅見,能流傳至今,更是珍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