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應蓮
摘 要:信心、愛心、齊心、耐心是打開后進生心靈的幾把鑰匙。
關鍵詞:信心;愛心;齊心;耐心
他們,確實不如別人優秀;他們,確實沒有別人能干;他們,確實讓教師大傷腦筋,但他們同樣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他們同樣應該得到尊重,或許他們比別人需要更多……在學校,后進生的存在是一種普遍現象,每個班都有,教育轉化后進生是每個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以自己多年的班主任體會,淺談如下:
一、信心培養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培養人,就是培養他對前途的希望。”后進生由于受家庭、學校、社會及自身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班主任要關心愛護后進生,就要以自身的朝氣、心和熱情來感化他們,帶動后進生樹立自信心。后進生并不是不想成功,而是缺乏成功的信念,當后進生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安慰和鼓勵他們,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使他們從自身懷疑的困境中解脫出來。教師只有接受他們的失敗,才能使他們從中獲得繼續前進的信心和勇氣,增強自信心。
二、愛心感化
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作為班主任就應該真心地愛護每一位后進生,對他們傾注更多的愛心。首先要做到思想上正確引導,讓他們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還要在生活上特別關心后進生,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和同學給予的溫暖,促使他們奮發向上,努力進取。當然,愛不是一朝一夕的沖動,它應是涓涓細流,一點一滴地、經久不衰地浸入學生的心田。同時愛要有度,愛要嚴格。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對學生嚴格要求、嚴格訓練,養成刻苦鉆研和堅毅頑強的學習態度。愛是出發點,嚴格是手段,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使后進生愿意接受教育,又能將這種愛轉化為自身進步的動力。
三、齊心協力
齊心協力是指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結合教育,充分利用教育合力的優勢轉化“后進生”。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自我控制、自我意識差,他們一般不可能自覺地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習慣,學習生活的空間一半在學校,另一半在校外。社會現象、社會環境的干擾不同程度地使他們受到一些不健康東西的浸染。因此,學校、家庭、社會教育都是轉變后進生不可缺少的力量,忽視家庭和社會教育,會失去學校教育的優勢。只有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結合,同步教育,才是轉化后進生的有效措施。
四、耐心提高
后進生的形成非一天兩天,而且有著各種各樣的形式。“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師解凍之法再高明也得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要用自己的愛心暖流去融化學生那心目中的“堅冰”,激發他們內在的前進動力。耐心是良好的師德體現,不論在任何情況下教師都要自覺控制無益的急躁和沖動,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來處理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的各種矛盾,急躁往往會造成矛盾激化,不僅失去了最佳的教育時機,造成學生內心的傷痕,還給今后的教育工作增加更多的障礙。因此,轉化后進生是一件長期的、反復的教育過程,耐心是我們必須采取的科學態度。
幾年來,我采用上述方法做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后進生的轉化率不斷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進一步努力,使后進生的轉化再上一個新臺階。
(作者單位 青海省大通二中)
編輯 喬建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