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榮
摘 要:結合教學實踐經驗,試就“新課改理念指導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理念;初中思想品德;思想理念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價值觀念逐漸形成的關鍵時期,急需學校對其進行系統而專業的思想品德教育。筆者執教初中思想品德多年,愿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試就“新課改理念指導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一、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實施思想道德教育
《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者應密切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在開發和利用學生原有社會生活經驗的基礎之上,實施具體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這一理念有著非常深刻的內涵: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開展教學,一來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二來有利于幫助學生加深對于所學知識點的深刻認識與理解,有利于高效率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以及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思想道德成長。
對此,我有著深刻的體會。例如,在教學“我國的人口狀況”這部分知識時,我就引導學生認真回憶日常生活中人口數量眾多帶來的種種不便。這樣一來,就為學生更好地理解“計劃生育”這項基本國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道德踐行的能力
《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倡導“社會活動實踐”的道德學習方式,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師積極為學生提供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促使他們通過親身經歷與實踐感悟,獲得深刻的道德認識,并進一步提高自身的道德踐行能力。
通過對新課標精神的認真學習與研讀,我將這一理念靈活運用到了自身日常的教學活動之中。如,學習完“我與國家和社會”這部分內容之后,我便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幫助各個社區內的殘障人士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并以此為基礎向社區管理部門提出改善的建議。如此一來,不但幫助學生加深了“我”與國家及社會這三者之間關系的正確認識,而且這一社區公益活動又著重對其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精神進行了培養與發展,真正起到了一舉兩得的良好教學效果。
新一輪的課程標準改革為初中思想品德明確了前進的道路與發展方向,這就要求我們初中思想品德老師必須將新課標所提倡的先進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模式靈活運用到自身日常的教學實踐活動之中。唯有如此,才能切實推動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更好發展,進而為初中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正確思想觀念的形成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作者單位 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古韓中學)
編輯 馬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