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維勤
在大力提倡創新學習的素質教育下,美術的創新活動又如何開展呢?良好的學習環境、輕松的學習氛圍、開放式的學習等對學生的創新意識有一定的影響。我認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大致有四個方面: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美術的學習環境有室內、室外,其中室外更為廣泛。首先,室內學習環境應注重“美”??梢栽诮淌业膲ι腺N一些畫家的畫,如中國畫家齊白石、徐悲鴻等的作品,西方大師畢加索、馬蒂斯的作品,還可以貼一些市、縣、校的優秀兒童作品,特別是讓學生在這些作品的熏陶下,引發聯想,大膽創作。室內的布置還要根據每節課的內容而定,盡量與之相關。其次,室外環境就更加有利于創新培養,讓學生在美麗的大自然中去發現美、體會美、創造美,激發學生的創新情感。這樣學生置身于良好的環境氛圍中,感受到濃濃的藝術創新氛圍,培養創新意識。
二、提倡開放式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傳統的美術課是“秧田”式座位,我們要打破這一過于強調坐姿、整齊、安靜的常規。首先是改變座位形式,如“○”型或“□”型;其次是將集體學習改變為分組學習,組內成員互相觀看交流、討論,談談自己的見解,組內交流與組外觀摩相結合,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交流,激起新的觀點。通過這種互助合作學習,可以讓不敢畫或不知畫什么的學生有靈感,敢于表現。例如,創作《一棵樹》,有的學生難以動筆,有的畫“百果樹”,通過觀看,交流學習,學生展開了想象,畫“百鳥樹”“百葉樹”“百糖樹”……在這種小組交流中動靜結合,“形散而神不散”,讓學生輕輕松松地去想、去畫,在交流中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學習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人格,課堂教學講民主,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讓學生大膽主動地動手、動腦、動口,在愉悅輕松的環境下學習。由于在這種輕松的學習氛圍下,學生敢于想象、創作,把自己所想的大膽畫出來。有的學生還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老師應及時給予鼓勵和點頭;有的畫一部分就給老師看,問“這樣畫行嗎?”教師應給予肯定、親切的笑臉和鼓勵的目光,尊重他的個性,讓學生更有信心。例如,在畫《魚》時,有位小朋友畫了一條龍,問“老師,這樣行嗎?”教師不能訓斥他,應和顏悅色,首先肯定他的龍畫得好,再從側面引導如何畫各種各樣的魚。因此,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創設音樂環境,有利于激起學生的創作靈感
在美術創作活動中,適當配以相應的音樂,會給學生帶來愉悅的心情。在音樂的熏陶下,學生大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作出有新意的作品。學生在富有音樂美感的環境下,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挖掘他們的創新能力。例如,在教學《泥塑——小動物》這一課時,學生在動手操作、創作作品時,伴以音樂《小泥巴》這一曲子,讓學生在音樂的感染下,激發創作的積極性。
總之,學習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在創新學習的時代環境下,我們更應該注重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作者單位 重慶市綦江區高廟學校)
編輯 郭曉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