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榮汶雷細娘(.福建省上杭縣實驗小學,36400;.福建省上杭縣太拔中心小學,36400)
攀爬肋木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安全問題
羅榮汶1雷細娘2
(1.福建省上杭縣實驗小學,364200;2.福建省上杭縣太拔中心小學,364200)
教學有道:探討教學規律 感受教學樂趣

福建羅榮汶
為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攀爬能力,筆者對利用肋木提高學生的攀爬能力應注意的幾個問題進行了研究,現總結如下。
由于肋木平時擺放于室外,風吹日曬,時間久了導致外漆脫落,特別是肋木底部,底柱部分非常容易生銹,學生在肋木上練習時容易發生危險;另外由于外漆脫落造成銹跡斑痕,學生練習時銹斑會染在衣服上,所以,學生的身體不敢貼近肋木。因此,體育教師應做到:
1.課前查看肋木的外觀,當發現掉漆或脫落現象時及時安排人員補漆,避免大面積掉漆。
2.定期安排人員挖松沙坑,保證學生練習落地時沙坑的松軟度。如果發現有積水現象(特別是雨季),應及時安排人員疏通。
3.練習時嚴禁學生攜帶堅硬或銳利的物品。
攀爬練習需要學生手、腳、眼及身體的協調配合,身體各部位多處肌肉參與其中。因此,學生在練習前必須做好準備活動,特別是各關節部位,入秋以后,由于氣溫下降,建議慢跑完后做各關節繞環的專門性準備活動,選擇跳雙人操、兔子舞、韻律操等一些節奏較快的一般性準備活動,力求身體充分活動開,然后再進行攀爬練習,從而避免由于準備活動不充分而造成肌肉拉傷的現象。
初次練習攀爬時,一些學生難免會出現恐懼心理,作為教師,除了用嫻熟的攀爬技術示范外,同時要讓練習者相信這些肋木是很穩固的,不必擔心肋木倒塌等,從而消除學生的恐懼感。要給學生講清往上攀爬和往下攀爬的技術要點。如,引導學生學會用雙手握住肋木架上的橫桿,按順序逐級攀爬。每爬一級,一只手先抓住高一級的架子,抓穩后另一只手再抓住同一水平的架子,然后腳再踩上去。下肋木時,應先下腳,腳踩實后,手再往下抓,依次循環往復。學生練習時還應注意:
1.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手臂的力量還不夠強大,剛開始練習時需要教師在旁邊做好保護和幫助,攀爬的高度不宜太高,一般高度在2~3米為宜。
2.多人練習時,要求學生從攀爬架的同一側開始爬,前后學生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后面的學生被前面的學生用腳踢到。
3.不比看誰爬得快,翻越肋木時,必須采用身體前傾、單腿后跨的方法。
4.攀爬架上學生之間要相互避讓,不要相互碰撞,一定要按順序下到最后一根橫桿后才可以落地,嚴禁在半途就直接往下跳。
俗話說:安全防患于未然。保護與幫助到位是避免不安全事件發生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學生練習前,要提醒學生注意在攀爬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和應對辦法,教會學生保護與幫助的方法和技巧。如,有的學生手臂力量不夠,出現膽小、恐懼、膽怯等現象,教師就應親自保護與幫助這些學生練習,讓他們有安全感。也可以讓攀爬能力強的學生引導攀爬能力弱的學生練習,形成“一帶一”的互助合作群體。有的學生由于較肥胖,上到一定高度時就膽怯,這時,教師要馬上爬上肋木,手護練習者的背部(見圖1),讓學生樹立信心,同時用語言及時鼓勵肥胖學生完成攀爬練習。
雖然無法避免危險事故發生,但體育教師要讓學生安心、家長放心地參與這些體育運動,就要有一份高度的責任感和愛心,把學生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促使學生健康快樂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

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