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鵬云++于云龍
摘 要:城市公共交通是一項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公用事業,作為公益性行業,既具有公共福利的“公益性”,又具有企業的“盈利性”,是一個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全局性、先導性影響的基礎行業。作為城市公共交通高度發達的典型代表,日本東京的公共交通發展狀況及其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所采取的措施,對于我國首都北京發展公共交通事業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關鍵詞:北京;東京;公共交通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群、都市圈漸成城市空間發展新趨勢。隨之而來的大城市交通問題日益成為制約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縱觀世界,與中國發展條件較為相似且公共交通建設比較成功的國家,當屬日本無疑,而東京最為典型。
一、東京城市交通概況
日本是一個狹長的太平洋島國,面積僅有37.8萬km?,在1.23億人口中,有80%居住在城市。首都東京人口約4090萬,是日本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是日本最大的交通樞紐,全國高速鐵路干線的匯合點。經過多年發展形成由東京首都圈、東京交通圈、東京都、東京區部4部分組成的東京大都市。北京的城市規模遠遠小于東京。北京和東京交通圈面積相當,而北京的人口只占東京交通圈的一半,因此北京的人口密度遠遠不如東京交通圈大,然而北京的交通擁堵問題比東京更嚴重,主要是由于70%的人口集中在五環內,然而城市交通無法滿足其需求。
東京軌道交通根據服務區域分為三大系統:
1、服務于城市化地區(主要是區部)的地鐵系統。地鐵系統由13條線路組成,其中,環線1條,放射線12條,總長度約290公里,運營時速30~35公里,站距1公里左右。主要覆蓋東京都建成區,即區部。
2、服務于近郊區(山手線外一都三縣地區)的私營鐵路系統。私營鐵路以國鐵JR環線山手線為終點,向外圍輻射,由20家私營鐵路公司運營管理,長度接近1000公里,運營時速40~45公里,站距2公里左右,覆蓋于東京首都交通圈外的其他地區。
3、服務于首都圈的國鐵JR系統。國家鐵路JR承擔了東京首都圈內市際間及市內的交通出行,總長度近900公里。JR由兩條環線及若干放射線組成,以東京站為中心向首都圈其他地區輻射。JR市際鐵路站間距5~6公里,運營時速50~60公里;JR的新干線站距30~50公里,運營時速120~130公里。
二、東京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方法
(一)發達的公共交通網絡
1、高效發達的區域公共交通網絡體系
在東京首都圈內,由17條國鐵JR線(新干線)、13條私營鐵路系統構成的巨大的鐵路及軌道交通網絡骨架維系著東京首都圈、東京交通圈城市帶,利用軌道交通和鐵路的快速和大容量,整個區域交通系統年運送乘客約158.5億人次。外部和城際市民通過區域公共軌道交通網絡體系進入東京都和區部城市中心或山手環線的綜合換乘樞紐.然后利用東京都和區部的地鐵系統及地面公共交通到達城市各個片區.滿足了大量乘客的需求。
2、方便快捷的中心地區地鐵線網及地面公共交通網絡體系
地鐵線路系統由13條線路組成,其中環線1條(也稱山手環線,有內環和外環之分),繞東京區部市中心運行,連接東京市的東京、上野、池袋、新宿、澀谷、品川等32個綜合樞紐站:放射線12條,主要覆蓋東京都區部,總里程超過280公里。
城市道路中劃出了大量公共汽車專用道,保障地面公交體系的優先權,也確保了地面公交的發達、快捷、準確和高效。地面公共交通系統以公共汽車、出租車為主,與軌道交通站點、城市交通樞紐、對外交通樞紐銜接緊密,換乘距離短,服務水平高,分布密度大,指示清晰。
(二)完善細致的各類公共交通管理設施
清晰、合理、完善、精細的交通標志、標線,讓地面上任何車輛都能夠沿著指引路線順利通過。提高了行車效率。東京具有相當先進和完善的智能交通管理設施,東京的交通信號采用了智能化設計實現了交通信號中心協調自動適應控制,同時,系統還提供以電話、手機、傳真等形式的交通信息查詢功能。
三、對北京公共交通管理體制的建議
政府在公共交通行業的主要職能包括規劃、協調、立法、監管、政策引導及服務。
(一)建立統一協調的“大交通”的理念
在全市范圍內建立統一、強有力的交通指揮體系。市交通委員會應在立足國內現實、借鑒吸收國內外大中城市交通行政管理經驗基礎上,確立北京市公共交通管理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強化市交通委綜合協調工作的力度和權限,把地面常規公交、地鐵等部門整合起來。
(二)管理機構、中間機構和運營企業共同發展公共交通
把管理機構和運營企業分離開來,雙方通過招投標,締結委托代理合同,同時引入中間協調機構,共同管理和運營城市公共交通事務。
(三)制定整合協調的政策法規
公共交通系統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倡導、支持和協調,如公共交通優先政策、市場競爭政策、公交補貼政策等。為了使軌道交通和地面常規公交能夠得到更大的發展,并在北京城市交通中占據主體或基礎地位,使有限的交通資源能夠得到合理配置,必須對公共交通實行優惠和優先政策。
參考文獻:
[1] 郝瑤.巴黎、倫敦、紐約和東京四大城市的交通政策發展動向.首都經濟雜志[J].2002,9
[2] 張壯云.城市公共交通優先體系建設.城市[J].2007,11
[3] 王郁.東京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投融資體制淺析.日本學刊[J].2007,5
[4] 劉龍勝.東京都市圈軌道交通發展及其啟示.交通標準化[J].2008,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