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紅霞
摘 要 幼兒教師對幼兒行為所作的評價是最真實、最貼近生活、最與幼兒情緒情感、認知、自我等發展狀態息息相關的,來自重要他人的評價塑造著孩子的自我和個性,決定著孩子的未來。幼兒教師進行日常評價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 幼兒園教學 日常評價 行為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Talking about How Teachers Make Children's Everyday Evaluation
YUAN Hongxia
(Kindergarten of Tieling Normal College, Tieling, Liaoning 112000)
Abstract Evaluate the behavior of young children by preschool teachers is the most real, most close to life, with children the most emotion, cognition, self and other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 the evaluation from significant others to shape a child's self and personality, determine the child's future . Put forward several strategies on daily preschool teacher evaluation.
Key words kindergarten teaching; daily evaluation; behavior
幼兒教育的日常評價行為是指幼兒園日常活動中,幼兒教師對幼兒行為所做的即時性的言語和非言語的評價行為。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表明,幼兒正處于自我概念建立的初級階段,缺乏自我評價能力,對重要他人——父母和教師的評價反饋依賴性較強。幼兒教師在日常生活和教學活動中的各種評價行為盡管是隨機的、即時的,不如正式評價那么具有計劃性、目的性和系統性,卻是最真實、最貼近生活、最與幼兒情緒情感、認知、自我等發展狀態息息相關的。教師積極的評價會帶來幼兒對自我的積極評價,反之則會造成幼兒對自我的消極評價。
1 幼兒園教師評價孩子行為的常用語態
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們會使用表揚、鼓勵、贊賞的語言,比如“嘿、嘿、你真棒!”、“xx,頂呱呱”這類語言經常會出現在幼兒園的各個角落。哪怕是幼兒在集體教育活動中搗蛋、擾亂紀律,我們也常常是用“我最喜歡xx小朋友,他坐的最端正!”來代替批評和訓斥。美國心理學家艾伯特·梅拉賓(1968)通過實驗提出了一個公式:交流的總效果=7%的詞語+38%的聲音+55%的人體動作和面部表情,也就是說在很多時候我們怎么說比說什么更為重要。當我們空洞地說出“你真棒!”的表揚語后,有多少孩子是真正感受到被認同、被贊賞的愉悅感呢?在我們可見的語言背后,那些非言語的評價行為有多少已悄悄地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靈?老師的大量非語言評價經常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2 來自重要他人的評價塑造著孩子的自我和個性
一個人的自我評價是最核心的,如果一個人對自我評價比較積極、比較自信,那么這個人的自我是健康的、積極的,會形成一個孩子樂觀、向上、樂群、高于挑戰性這些優良的品質;如果一個人不健康、消極的自我,會塑造一個孩子退縮、自卑、不敢接受挑戰等不良的個性。如:孩子們在畫自愿畫,大多數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畫出太陽、小草、云朵、小朋友等等,童童拿著彩繪筆還在涂鴉,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怯怯地看著我,我走過去說:“童童,你畫得好特別呀,跟我說說你畫的是什么?”童童的眼睛一亮,他的臉由緊張變得驚喜,說:“我畫的是龍卷風。”邊說邊拿起筆大膽地畫起來,變畫邊說:“龍卷風老大了,把樓房都卷走了。”還給龍卷風涂上了顏色。晚上,媽媽來接他的時候,他興致勃勃地給媽媽講他畫龍卷風。老師對幼兒日常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來自重要他人評價塑造著孩子的自我和個性,如果一個人對自我評價比較積極、比較自信,那么這個人的自我是健康的、積極的,會形成一個孩子樂觀、向上、樂群、勇于挑戰等優良的品質;如果一個人不健康、消極的自我,會塑造一個孩子退縮、自卑、不敢接受挑戰等不良的個性。
3 幼兒教師進行日常評價的策略
3.1 幫助孩子面對自己的感受
記得帶小班的時候,我領孩子們光著腳丫,利用各種水粉顏料進行著創造性的玩顏色活動。皓皓十分專注地投入其中,她用棉簽蘸上顏料,給自己的小手、小腳涂上了“手套”、“襪子”,還和小朋友們發明了“炸畫”——將棉花充分浸入顏料中,再將其取出使勁地扔向地面的畫紙,就能炸出一朵朵美麗的“炸彈花”。正當皓皓玩得興起的時候,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由于畫紙上濕漉漉的,皓皓一不小心一屁股坐在了畫紙上。皓皓很快地站了起來,憑我長期以來對她的了解一場大哭馬上開始。看著她“五彩”的褲子,我靈機一動,說“哎呦!皓皓,你又有一條新褲子了!這條新褲子可是外面買不到的!我太羨慕你了!”接下來的幾秒鐘里,我觀察著皓皓的反應。“新褲子,我又有一條新褲子了!”皓皓臉上的沮喪一掃而光,又繼續玩紙上游戲了。第二天早上,皓皓媽媽告訴我說,前一天晚上皓皓一看見她就高興地說“媽媽,我又有一條新褲子了!外面買不到的。”皓皓媽媽很驚喜,因為以前碰到這樣的事情,皓皓從沒有這樣的表現。
3.2 學會欣賞孩子,真誠地贊賞孩子
首先教師要客觀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幼兒,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要用一雙慧眼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將其放大,使孩子樹立自信心。其次,面對性格內向的孩子時,教師在評價時應特別謹慎,注意方法的運用。最后,教師對常常“被忽視幼兒”,更應多加關心,并且創造機會幫助這些幼兒多參加集體活動,讓他們勇敢地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時間長了,其他幼兒就會漸漸地關注他,喜歡和他交往,使他逐漸走出自己的小天地。
3.3 多使用鼓勵性語言和非言語表達
孩子有獨立的人格、自尊心,他們渴望成功,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注、表揚。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多采用描述性的語言、簡單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期望。對于不同孩子和狀況,教師始終采用積極的方式代替懲罰,做到一視同仁、表里如一。當幼兒有進步時,教師要及時予以稱贊,孩子們會感到很滿足,心情會變得很愉悅,會變得信心十足地做這件事情,而且,在以后做事情的時候,還會更加努力,會得到老師的再次稱贊。另外,老師還要關注那些膽小、性格內向的幼兒,要經常摸摸他的頭,給一個微笑,多給一些關注,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溫暖、關愛和信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會隨之增強,漸漸地,孩子會和你越來越親近,會關心你,會照顧你。所以說,非言語方式,特別是親密的身體接觸在教師評價中尤為重要。
3.4 評價的方法要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
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心理發展特點是不一樣的,小班的孩子得到一朵大紅花,他會非常高興,他會把這件事告訴爸爸媽媽,自己感到非常滿足。到了中、大班,孩子并不滿足于一朵紅花的魅力,可以采用積累粘貼的辦法,獲得獎勵。獎勵的方式要多種多樣,避免使用一種獎勵方法,失去了對孩子的吸引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別讓孩子為了得到獎勵而變得很功利,這樣的獎勵就會失去意義了。
3.5 評價要符合客觀性的原則
教師應該看到每個孩子的進步,當孩子在不同方面取得進步的時候要給出準確的評價。在這里教師應該注意:孩子的行為是個體的行為,不能把孩子放入群體中與他人進行比較,也不能把孩子的缺點和其他孩子的優點進行比較。老師要時時刻刻地看到孩子的進步之處,相應的,孩子在各種場合都會得到教師的表揚和鼓勵。另外,要慎重在同伴面前評價孩子,孩子們不大愿意和一個經常被教師批評的孩子一同玩耍,相反,他們很愿意和一個經常受到教師表揚的孩子作朋友。
教師的評價行為追根到底來源于對孩子真誠的愛。評價就像一門藝術,其藝術力量在于達到對孩子的激勵作用,這就需要教師和幼兒之間真誠地交流。“放慢腳步,用心教育”,不能說一兩次恰當的評價能夠對幼兒的人生造成多么大的影響,但是只要能為幼兒自信心的樹立、獨立個性的養成有著哪怕一絲的貢獻,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有價值的。
參考文獻
[1] 葉平枝.幼兒教師日常教育評價行為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學前教育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