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健,周詠梅
(浙江省平湖市第一人民醫院藥劑科,平湖 314200)
門診哺乳期婦女安全用藥調查
沈健,周詠梅
(浙江省平湖市第一人民醫院藥劑科,平湖 314200)
目的 了解平湖地區哺乳期婦女安全用藥的認知情況,為提高哺乳期婦女安全用藥提供參考。方法2013年7月~10月前來醫院就診的哺乳期婦女,以取藥時每人分發一張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現場發放現場回收。結果 共發出調查表528份,回收有效調查表518份(98.11%)。85.71%了解或基本了解藥物會從乳汁中分泌,76.25%了解或基本了解某些藥物可能對哺乳兒產生不良影響,90.15%了解或基本了解孕產及哺乳期用藥需特別對待。主動了解哺乳期用藥知識314例(60.62%),咨詢醫生或藥師后再進行用藥490例(94.59%),用藥前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500例(96.53%),經常會與其他人討論哺乳期用藥問題161例(31.08%),遇到用藥問題時,首先咨詢藥師56例(10. 81%),咨詢用藥問題時認為藥師的回答更為滿意49例(9.46%),認為醫院在哺乳期用藥方面的宣傳令人滿意236例(45.56%)。以干吞、飲料、咖啡、牛奶等不合理方式服藥109例(21.04%),過期藥品隨手扔掉338例(65.25%),生病后不會隨意自行用藥或就醫后遵醫囑487例(94.02%),不會隨意服用中成藥467例(90.15%),服藥后根據用藥情況選擇繼續哺乳425例(82.05%)。用藥出現不良反應立即就診309例(59.65%)。結論 應廣泛地開展哺乳期安全用藥知識的宣傳教育,有針對性進行科學的生育和健康教育宣傳,強化藥師藥學服務理念,提高哺乳期婦女安全用藥意識。
用藥安全;哺乳期;用藥認知度;用藥態度
眾所周知,母乳是最好的嬰兒食品。但是,哺乳期具有特殊的藥物排泄途徑——經乳汁排泄,大多數藥物都能通過被動擴散進入乳汁,這就導致某些藥物血藥濃度水平下降,而且經乳汁排泄的藥物可對新生兒產生毒副反應[1]。因此哺乳期婦女的用藥是需要十分注意的。但很多新藥上市后都缺乏相應的孕期和哺乳期安全資料或相關安全性教育未引起足夠重視[2]。哺乳期婦女是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的重要對象,其對安全用藥的知識、態度和行為可直接影響嬰兒的健康[3-4]。為指導哺乳期婦女安全用藥,筆者于2013年7月~10月對在我院產科門診就診的哺乳期婦女安全用藥認知情況進行調查。
1.1 調查對象 2013年7月~10月來我院就診的哺乳期婦女,以取藥時每人分發一張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現場發放,現場回收。
1.2 調查內容 此次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齡、文化、分娩方式、職業等;第二部分是哺乳期婦女用藥認知;第三部分是哺乳期婦女用藥態度。
1.3 數據分析 采用Excel 2003進行數據錄入、整理和分析,并且結合調查結果分析原因,探討解決方法。
2.1 基本情況 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28份,剔除無效問卷10份,共回收有效問卷518份,有效回收率98.11%。調查對象基本情況見表1。
2.2 哺乳期婦女用藥認知 ①是否了解藥物會從乳汁中分泌:了解270例(52.12%);基本了解174例(33.59%),很少了解53例(10.23%),不了解21例(4.05%)。②是否了解某些藥物可能對哺乳兒產生不良影響:了解222例(42.86%);基本了解173例(33.40%),很少了解94例(18.15%),不了解29例(5.60%)。③是否了解孕產及哺乳期用藥需特別對待:了解277例(53.47%);基本了解190例(36.68%),很少了解32例(6.18%),不了解19例(3.68%)。雖然哺乳期婦女用藥認知總的來說情況良好,但是為保障用藥安全仍需加強對她們的用藥指導。
2.3 哺乳期婦女用藥態度 518份問卷中,主動了解哺乳期用藥知識314例(60.62%),咨詢醫生或藥師后再進行用藥490例(94.59%),用藥前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500例(96.53%),經常會與其他人討論哺乳期用藥問題161例(31.08%),遇到用藥問題時,首先咨詢藥師56例(10.81%),咨詢用藥問題時認為藥師的回答更為滿意49例(9.46%),認為醫院在哺乳期用藥方面的宣傳令人滿意236例(45.56%)。咨詢醫生或藥師后再進行用藥和用藥前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的哺乳期婦女構成比較高,也表示她們這兩方面的用藥態度良好。但是會主動向醫護人員或者藥師了解哺乳期用藥知識的人卻只占60.62%。很多婦女表示由于藥物知識的匱乏或者沒有相同情況的人群存在等原因,所以很少會與他人討論哺乳期的用藥問題。

表1 518例患者基本情況
2.4 哺乳期婦女用藥行為 以干吞、飲料、咖啡、牛奶等不合理方式服藥109例(21.04%);只有五分之一的婦女表示偶爾會有以上不合理方式服藥。過期藥品隨手扔掉338例(65.25%),將藥品隨意丟棄不僅會給環境帶來污染,同時也會給安全用藥帶來潛在的危機,一些不法分子可能會將人們丟棄的藥品集中起來進行二次包裝,最后流入市場。絕大多數孕婦知道自己正處于一個特殊時期,隨意用藥不僅會對自身造成不利,同時也會影響嬰兒的健康,所以生病后不會隨意自行用藥或就醫后遵醫囑487例(94.02%)。不會隨意服用中成藥467例(90.15%)。服藥后根據用藥情況選擇繼續哺乳425例(82.05%)。用藥出現不良反應立即就診309例(59.65%),另外有些婦女表示如果只是普通胃腸道反應,她們會等這些反應消失之后再繼續服藥。。
3.1 加強醫院對哺乳期婦女用藥的宣傳 哺乳期婦女用藥不僅關乎到婦女自身的健康,也與嬰兒的生命健康密切相關。作為醫院應加強對哺乳期婦女及其家人的用藥宣傳,可以按照藥物類別向婦女宣傳:如禁用藥物包括抗甲狀腺藥物甲基硫氧嘧啶、抗病毒藥金剛烷胺、四環素和強力霉素等;忌用藥物包括氨基比林以及含氨基比林的藥品、硫酸阿托品,硫酸慶大霉素、硫酸鏈霉素等;慎用藥品包括青霉素族抗生素、左旋多巴、中藥炒麥芽、花椒和芒硝等[5]。宣傳形式也應多樣化,不要一味地采取發放紙質宣傳單(冊),可以在等候大廳為哺乳期婦女播放健康視頻或者在醫院走廊內放置展板等,這樣不僅增加婦女對這些內容的興趣,同時也能增加她們的理解及接受度。
3.2 定期舉辦哺乳期安全用藥講座 定期組織相關專家和藥學人員進行哺乳期安全用藥免費講座。除了部分職業是醫護人員的哺乳期婦女,其他婦女均是沒有接受過專業教育的普通人群,所以要盡量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來為她們講解藥物知識及其他與哺乳期相關的知識。可以由藥學人員負責藥物不良反應、藥物禁忌證及藥品適應證等內容的講座,這樣可以增加哺乳期婦女對藥學人員的信任度以及滿意度。
3.3 加強藥師相關培訓,提高藥學服務質量 定期開展藥師關于哺乳期婦女用藥的培訓,鞏固藥師對哺乳期婦女藥物和臨床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特別是加強如何與患者溝通的能力。同時應轉變藥師的服務理念,從藥學服務上給予哺乳期婦女更多的幫助,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藥學服務,可以增設哺乳期婦女安全用藥咨詢窗,專門為她們解答用藥疑問,以提高藥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
[1] 馬玉燕,馬麗娟,高凌雪.哺乳期藥物代謝特點[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6):462-464.
[2] 黃小萍,范潔,李明珍,等.哺乳期婦女安全用藥認知度調查[J].世界臨床藥物,2011,32(1):4.
[3] 韋潤蓮,楊玉芳,劉燕芬,等.兒童安全用藥認知度調查[J].中國藥物警戒,2007,4(3):154-157.
[4] KIMBERLY G L.Lactation and drugs[J].Paediatr Child Health,2007,17(2):68-71.
[5] 張華.哺乳期的婦女忌用哪些藥物?[J].肝博士,2010,8 (4):53.
DOI 10.3870/yydb.2014.06.037
R969.3
B
1004-0781(2014)06-0817-02
2013-12-08
2014-03-13
沈健(1971-),男,浙江平湖人,副主任藥師,主要從事醫院臨床藥學工作。電話:0573-85301633,E-mail:1380672102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