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敏,劉惠蓮,林順蘭,申長志,吳珊,徐珽
(1.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藥劑科,成都 610041;2.成都市藥學會,成都 610045;3.成都市武侯區機投鎮人民政府,成都 610045)
城鄉結合部高血壓與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分析
羅敏1,劉惠蓮2,林順蘭2,申長志3,吳珊1,徐珽1
(1.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藥劑科,成都 610041;2.成都市藥學會,成都 610045;3.成都市武侯區機投鎮人民政府,成都 610045)
目的 調查成都市城鄉結合部某區高血壓與糖尿病用藥依從性及影響因素。方法對240例高血壓與糖尿病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回收有效問卷229份,回收率95.42%。高血壓與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率為34.10%,影響藥物依從性的因素主要有患者的年齡、職業、文化程度、月收入、運動持續時間、就醫方便度、復診頻率、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疾病了解程度、自覺疾病嚴重程度、壓力、生活滿意度、服藥品種數、每日服藥次數、受藥品廣告影響、堅持用藥是否經濟困難、服藥不良反應、自我監測頻率等。結論多種因素可影響成都市城鄉結合部高血壓與糖尿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需要逐步探索提高依從性的方法。
用藥依從性;高血壓;糖尿病;城鄉結合部
高血壓及糖尿病是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的兩類疾病,嚴重威脅著國民健康,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對疾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都很低[1-4],如何降低發病率、致殘致死率,增加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是國家公共衛生事業的重中之重。針對當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高發且向低齡化發展趨勢,有關專家提醒,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改變吸煙、酗酒、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能有效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展進程,從而增加控制率。此問卷調查的目的是探索成都市城鄉結合部成年人中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與影響因素,以便尋找最佳干預方法和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發生發展的模式。
調查地點為成都市城鄉結合部機投鎮。機投鎮為成都以房地產為主的經濟開發區,居住人員組成多樣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調查對象為機投鎮8個居民社區患高血壓或糖尿病的30歲以上常住人員,采用單純隨機抽樣方法抽取,每個社區抽取30人。課題組為每個居委會培訓一名調查員,采用自制問卷,入戶面對面詢問調查,必要時電話調查。問卷調查內容:①人口學特征,②生活方式,③疾病病情,④疾病就診情況,⑤疾病知識了解程度,⑥信念及社會因素,⑦用藥情況,⑧用藥依從性。采用Excel錄入數據,SPSS 18.0版統計分析軟件包進行Pearson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問卷主要調查患者服藥依從性及影響依從性因素。參考Morisky推薦評價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8個問題[5],自制問卷,共12個問題,問卷在Morisky基礎上增加4個問題“①您是否在血壓或血糖不正常時才堅持服藥?②您每天是否按醫囑規定的次數服用藥物?③您覺得服用藥物的劑型(如膠囊、片劑、顆粒劑、口服液等)對您堅持用藥有影響嗎?④您每次服用藥物需要家人提醒嗎?”。依從性程度:①≤6分,依從性極差;>6分且≤8分,依從性差;>8分且≤10分為依從性中等;>10分且≤12分為依從性好;>12分且≤13分為依從性極好。②≥9分為依從,<9分為非依從,計算依從率。依從率(%)=依從例數/總例數×100%。
共調查240例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有效問卷數229份,問卷回收率為95.42%,其中男116例,女113例;年齡31~84歲。依從性高低情況見表1。依從率為34.06%(78/229)。患者自訴不能遵醫囑規律性服藥的主要原因為忘記服藥、自覺癥狀好轉、自認不需要治療等,見表2。由此推測,若提高患者對藥物持續規律使用的重要性的認識程度,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3.1 患者一般情況與患者用藥依從性的關系 結果見表3。由表中可見年齡、職業、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及每日運動持續時間的差異與用藥依從性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用藥依從性分布情況

表2 患者自訴不遵醫囑規律服藥的主要原因
3.2 患者疾病病情與用藥依從性的關系 調查中共201例患者患有高血壓,其高血壓病情與用藥依從性的關聯分析結果見表4。由表4可見,高血壓癥狀、并發癥、合并癥及家族史的差異與用藥依從性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調查中共83例患者患糖尿病,但由于樣本量小,結果未發現病情指標的差異與用藥依從性有統計學意義。

表3 用藥依從性與患者一般情況的關聯

續表3
3.3 患者疾病就診情況及疾病知識了解程度與患者用藥依從性的關系 分析結果見表5。由表5可見,就醫方便度、復診頻率、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疾病了解程度4個方面的差異與用藥依從性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 患者信念及心理社會因素與患者用藥依從性的關系 結果見表6。由表6可見,自覺疾病嚴重程度、壓力、生活滿意度的差異與用藥依從性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5 患者用藥情況與患者用藥依從性的關系 結果見表7。由表7可見,服藥品種數、每日服藥次數、受藥品廣告影響、堅持用藥是否經濟困難、服藥不良反應及自我監測頻率的差異與用藥依從性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4 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與患者疾病病情的關聯

表5 用藥依從性與就診情況及疾病知識了解程度的關聯

續表5

表6 用藥依從性與患者信念及心理社會因素的關聯
4.1 患者一般情況對用藥依從性的影響 年齡≥65歲的患者用藥依從性好,主要是此年齡段的患者退休或者是參加勞動少(城鄉結合部的土地占用多)、時間充足、生活規律有一定的關系,這也和職業項目下離退休人員依從性高是相匹配的。與以往的一些研究不同,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患者的依從性好,這與臨床實際工作中觀察到的情況相一致,學歷越低對醫生的信任度可能就越大,進而堅持規律用藥。人均月收入500~1 000元的患者依從性較好,推測是因為收入在此區間的患者能夠買得起藥品但是又不會浪費有關系。每日持續運動時間超過60 min的患者用藥依從性較好,能堅持規律用藥。關于支付方式,慢性病用藥依從性相關研究多數提示社會醫療保險及商業健康保險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較好[8],但是此研究分析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是使用社會醫療保險的患者用藥依從性仍顯示出相對于自費等支付方式的優越性。

表7 用藥依從性與患者用藥情況的關聯
4.2 疾病病情對用藥依從性的影響 癥狀越多、并發癥及合并癥越多,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關注度越大,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較好。雖然高血壓分級差異對用藥依從性差異影響無統計學意義,但是高血壓3級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仍較1,2級高血壓患者高。糖尿病患者疾病病情與用藥依從性的分析結果無特殊性,但是由于樣本數量偏少的原因,無法下結論。
4.3 患者疾病就診情況及對疾病的了解程度與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 定期復診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因為復診時醫生會及時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或者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療效的不確定等對藥物方案進行調整,同時會對患者進行用藥教育及指導,提高了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也是影響依從性的顯著因素之一,患者越信任醫護人員,對其開具的醫囑及用藥指導的依從性就越好。最后,若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越大,知曉疾病的危害性及防治的重要性,其用藥依從性越好,存在一定的線性關系。
4.4 患者信念及心理社會因素對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 由分析結果可知,患者自覺疾病嚴重程度輕或者極重兩種情況患者的依從性均不佳,只有當患者自覺嚴重但不是“太嚴重”而備受壓力時,依從性才能得到保證,這與壓力項目的分析結果高度一致。生活滿意度的差異與用藥依從性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越滿意依從性越高。對疾病的重視分析結果雖然無統計學意義,但是隨著重視程度的增加,用藥依從性有相對增加的趨勢。
4.5 患者用藥情況對用藥依從性的影響 當服藥品種數越多時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越好,這與以往的研究不一致[8-9],需要進一步調查研究。同時受藥品廣告的影響越小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越好,故糾正患者對于藥品廣告的不正確認識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定期(每周)測量一次血壓/血糖值的患者用藥依從性較好,故可以通過用藥教育指導患者正確規律地測量血壓/血糖來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綜上可知,用藥依從性與多種影響因素有顯著相關性。而影響因素中主觀的可以通過一定的措施改進的因素有運動持續時間、復診頻率、對疾病知識的了解度、壓力、服藥品種數、每日服藥次數、藥品廣告的影響、及自我監測頻率等。為了更好地提高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確保治療效果,醫、護、藥等臨床工作者以及相關的學術團體、社會組織應當與工廠、街道和鄉鎮加強聯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和有利條件,深入工廠、街道和鄉村,直接面對社區群眾開展健康教育、用藥指導,提高公眾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的意識。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3.
[2] 那開憲,朱建國.談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J].首都醫藥,2008,15(10):12-14.
[3] 衛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0 [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1:17-39.
[4]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1-4.
[5] MORISKY D E,ANG A,KROUSEL-WOOD M,et al.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medication adherence measure in an outpatient setting[J].J Clin Hypertens,2008,10(5):348-354.
[6] 王增武,王馨,李賢,等.中年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及控制狀況的演變趨勢[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8,16(11):1033-1036.
[7] 武陽豐,謝高強,李瑩,等.中國部分中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現況調查[J].中國流行病學雜志,2005,26(8):564-568.
[8] 趙生俊,范芳芳,姚莉.慢性病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藥學服務與進展,2011,11(2):130-133.
[9] 孫慧,劉寧,趙麗,等.集體運動聯合家庭跟進式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4,29(6): 19-21.
DOI 10.3870/yydb.2014.11.015
R95
B
1004-0781(2014)11-1455-07
2013-03-08
2013-04-12
羅敏(1986-),女,四川成都人,藥師,學士,研究方向:臨床藥學。電話:028-85422965,E-mail:it200703@ 126.com。
徐珽(1973-),男,四川鹽邊人,副主任藥師,碩士,研究方向:醫院藥學。E-mail:tingx200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