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聲振
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過去那種“填鴨式”的落后模式。尤其是語文課,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深入挖掘,在課堂上獲得理想效果。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深入研究每一節課的每一環節,而對于“導入新課”這一首要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些教師認為:初中生,他們年齡大了,知道學了,不必在浪費時間去研究如何“導入課題”其實不然,現在的中學生,在上課3—5分鐘內,大部分學生仍處于下課時的興奮狀態。他們很難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如“導入”工作做的好,可以引導他們逐步調整自己,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導入”工作做的好,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效果明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如何“導入新課”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
一、生活導入法
學生都喜歡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越是貼近生活的,越是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越容易被學生接受。由于個人閱歷與經驗問題,不能讓學生去理解與他們生活相隔太遠的東西,他們是無法理解的,因此在語文課堂中我們應盡量將課文中離他們距離較遠的事物用他們較容易接受的方式聯系起來,方便課堂教學。
比如說在上老舍《濟南的冬天》時,我在上正課之前便給了幾分鐘時間讓學生總結南昌的冬天在他們心目中的印象,再談談他們心目中北方的冬天是怎樣的。人們總是很喜歡談論天氣,因為這是一個大家都知道,大家都有話可說的話題,學生亦是一樣,所以,在聊天氣的時候,學生也很樂意將天氣的感覺與大家一共分享。學生紛紛談及北方的冬天在他們心目應該是寒冷異常的,這時我再引入濟南的冬天其實不是大家所想象的樣子,如若想更深地了解濟南的冬天,那么就一起來進入老舍筆下的《濟南的冬天》吧,這樣導入,自然而親切,與課文聯系較為緊密。
二、故事導入法
故事對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為它本身具有生動的情節、豐富的內涵。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故事或事例來感染學生,從而順利、生動地導入新課。如在上《丑小鴨》就從以丑小鴨的故事或是青蛙變王子的故事進行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順利導入,讓學生明白勵志的重要,自然就掌握了課文的內容及主題了。
三、懸念導入法
在課堂教學上,教師有意識地設置懸念,引發學生追根朔源的心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思維處于一種激活狀態,產生一種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而后自然導入新課學習,這樣設置懸念導入能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疑”是學習的起點,有“疑”才有問、有究,才有所得。當學生面臨問題時需要新知識來尋找答案時,他們才產生積極的學習活動。因此教師在導入新課時,應向學生巧妙地設置懸念,有意使學生暫時處于困惑狀態,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揭開“謎底”中來。這樣不僅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注意力聽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
四、歌曲導入法
這種導入方法屬于情境導入,先把學生帶入到歌曲所營造的氛圍當中,進而可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雖然這是一種較為普遍的導入方法,但同時亦是最為快速地讓學生投入課堂的方法。比如說在剛進入初中時,第一篇課文便是王家新的《在山的那邊》,這是一首現代詩,詩歌其實不大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這就需要運用較為生動的導入方式。我在上這篇課文時首先便給學生放了范瑋琪的《最初的夢想》,但從題目看似乎與課文沒有半點聯系,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點,便是對夢想的追求與堅持。
欣賞完歌曲我便由歌曲引出夢想,向學生發問,你們現在的夢想是什么,這時,學生的興趣便上來了,紛紛舉手告訴我自己的理想,課堂氣氛一下子便熱烈起來了,這對于剛剛進入初中課堂的學生們來說其實是件較不容易的事情,然后我們再由個人自己的夢想導入到課文文本內容,談談實現夢想所需經歷的挫折與困難,談談實現夢想所需的堅持,這樣學生就很容易理解這首詩的主題內容,下面的講課很快便進入狀態,課堂效果出乎意料得好。
但是必須提及一點,這種課堂導入方式亦是一把雙刃劍,所以在選擇歌曲時必須挑選適宜課堂教學的,不要很容易便把學生注意力吸引到別的地方去了,另外,歌曲長度控制在2到3分鐘適宜,不宜太長,避免出現學生出現心理疲憊。
五、媒體導入法
電教設備是課堂教學的有力助手,一直以來,電化教學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近年來,課堂上多媒體的運用,受到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因為平時很難的問題,運用媒體卻輕松地解決了。尤其是有些語言表達的東西,如“意境”,而運用媒體,這些問題卻迎刃而解。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媒體,解決疑難問題,從而很好導入新課。如河南鄭州的仇杰老師在教授《安塞腰鼓》一課時,就充分利用了多媒體。她首先播放有關擊打腰鼓的錄象片。激躍的畫面,雄壯的鼓聲。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如果只憑簡單的語言是很難達到如此效果的。
當然,課堂導入有法,但無定法。語文課課堂導入的方式方法很多,立足文本可設置懸念導入,也可描述人物形象導入,也可由風光景色導入,也可由引發矛盾導入,也可由誘發想象導入,還可由設計練習導入……但切記不管運用什么方法,都是為課堂教學服務,不可喧賓奪主,讓導入代替課文教學本身。總之,導入是課堂上要走好的關鍵的一步,是氣氛的調和劑,是整堂課情緒感染的開始。導入應以學生為主,因時而變,因勢而改,因文而生,讓語文課堂的導入如春天那怒放的花,爭奇斗艷,萬紫千紅。
總之,想做一名好的語文教師,就要認真鉆研教材,深刻體會當前教學的指導思想,精心設計導入,明白導入是沒有固定模式的,要根據課文,根據學生去先擇最合適的導入方法,充分發揮導入導火線、催化劑、潤滑劑的作用。同時,還要將教學過程各個環節處理好,使之成為一個緊湊的、有機的統一體,課堂教學才能取得成功。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康市龍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