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紅
【摘 要】當下英語課堂缺少靈動性與生命性,“導入·自讀·賞析·提煉”教學模式從真閱讀角度出發,以提升學生英語閱讀水平和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構建符合語言規律的教學方法。導入是鋪墊,自讀是基礎,賞析是提升,提煉是重點,四個環節相互聯系,又各自階段側重。
【關鍵詞】閱讀教學;模式;新視界
一、問題的提出
當下的英語教學功利性色彩嚴重,英語課堂作為語言教學的課堂,卻淪為習題的課堂、語法講解的課堂,其應有的趣味性、靈動性、生命性蕩然無存。文本資料中所擁有的大量充滿人文情懷、理想主義、人性光輝、自由平等、博愛等內容幾乎都被有意或無意地忽略。我們需要一次付諸行動的有實質意義且真正關乎人的發展的課堂教學變革。
閱讀教學無論從應試角度還是從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來看,都是當下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所在,構建合理的基于語言學習規律和人的發展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是實現新課程標準下三維目標的應然要求,是真正實現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舉措,更是在英語學科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實施途徑。
從筆者近十年的教學經驗來看,目前閱讀教學中的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
1.學生對所需閱讀的文本相關知識極度陌生,缺乏起碼的背景知識,閱讀者從一開始就處于與文本的對峙狀態,缺少應有的融合。因此,有效的基于材料的具有趣味性的課堂導入是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減少閱讀障礙的有效路徑。
2.閱讀目的的功利化。當前的閱讀教學只關注學生如何做對題目,不關注學生在閱讀中的個性感悟。閱讀課堂教學與平常我們教學中所說的閱讀理解不同,在學生為完成一套試卷進行閱讀時,快速而有目標的閱讀成為一種必要乃至唯一。
3.只在乎是否完成教學任務,缺少對閱讀應有的品味,對文本內容理解膚淺,只關注表象未能涉及本質。多年的教學實際表明,學生在對文本初步理解基礎上的深層次挖掘不夠,英語語言材料中所蘊含的大量人類所共有的精神上的東西沒有得到很好的運用,沒有體現新課標關于三維目標中關于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目標。
4.過多關注學生的錯誤原因,沒有對文本進行有效的整合與提煉,沒有注重學生有效信息的獲得。2014年高考英語考試說明中對學生在文本閱讀基礎上的對相關信息進行提煉的能力要求,不經意間契合了本文的關鍵詞“提煉”。如何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有效深加工,從而達到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版本的真正意義上的閱讀。
構建合理的基于語言學習規律和人的發展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是實現新課程標準下三維目標的應然要求,是真正實現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舉措,更是在英語學科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的最重要實施途徑。
二、“導入·自讀·賞析·提煉”教學模式概述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導入·自讀·賞析·提煉”模式針對現有閱讀教學存在的諸多弊端,依據語言教學規律,從提升學生英語閱讀水平和人的全面發展兩個層面出發,對當下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有一定指導意義。它符合當下高中學段對英語科測試中關于側重閱讀理解的基本要求,切合了新課標所提出來的三維目標中關于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要求,是真正實施在學科教育中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個有效路徑。
導入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承上啟下、溫故知新的必然途徑。在閱讀教學中自然、關聯、富有趣味的導入具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活躍的思維,降低新內容的學習難度、有效拓展文本等作用。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設計新穎、高效的課堂教學導入是一節優課的開端,能充分體現教師的基本素質和施教技能。
自讀是指在課堂上學生在教師有效導入的基礎上所從事的純個性化的閱讀,它可以是默讀、也可以是誦讀、是一種不帶任務的自我身心完全放松的閱讀,是去功利化的閱讀,是一種原生態的自我感悟過程。自讀環節的特點就是自主與能動。
賞析是指在學生課堂自讀,教師課前備課基礎上師生之間或生生之間就文本所展開的深層次對話。它可以是針對文本的一個詞的妙用,也可以是篇章結構的分析;可以是某段文字的富有節奏感,也可以是對整篇文章鋪墊和懸念的巧妙運用的拍案叫絕。賞析環節是進一步提升后續閱讀興趣和提升閱讀水平的重要環節。
提煉是指在師生或生生互動的基礎上,學生根據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從教師所提供參考的一些角度或自己所選擇的角度所進行的以口頭或書面形式所形成的對所讀材料的總結。它包括讀后感、主旨概括、書評等。該環節是學生自我創作的過程。
“導入·自讀·賞析·提煉”的教學模式中導入是鋪墊,自讀是基礎,賞析是提升,提煉是重點。四個環節相互聯系,又各有階段側重,前者為后者服務,后者是前者發展的必然結果。
三、“導入·自讀·賞析·提煉”教學模式操作簡介及其例
舉
導入是鋪墊。教師在文本內容以及學情分析的基礎上,依據不同課型,采取不同形式的導入方法。導入的基本原則是貼近文本,源于生活。如牛津版Module1 Unit1 School Life,以教師自身學校生活的回憶展開話題讓學生對即將開始的高中生活產生向往之情,從而產生閱讀文本的欲望。再如在教授牛津版Module10 Unit3 Protecting Ourselves 時,以網絡圖片形式展示艾滋病的危害讓學生充分了解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在教授牛津版Module3 Unit3 Back to the Past時以教師自身的旅游圖片展示國內外悠久的自然以及人文景觀,激起學生探索古代文明的欲望,讓學生產生一種迫不及待閱讀文本的欲望。該環節以5分鐘為宜。
自讀是基礎。是學生對文本的自我閱讀,在本模式中教師可以給出一些閱讀時主要關注的幾點,但不給出具體的閱讀任務,從而區別于以往的閱讀,具有去功利化的特點,閱讀的方式可以是默讀,也可以是誦讀,要求學生閱讀過程中記下個性化的閱讀感悟。如進行牛津版Module5 Unit3 The Perfect Copy教授時,教師只提醒學生閱讀時思考克隆技術帶來的利弊,至于細節問題在這個階段可以不過于關注,這樣學生能在閱讀中注重全面,拓寬了閱讀的視野。該環節約15分鐘為宜。
賞析是升華。是對文本的進一步解讀。這個過程的主要特點是師生共同參與,是學生自我閱讀感悟的共同分享,達到對文本的多元化解讀。如在教授牛津版Module8 Unit1 Appreciating Literature 時,學生在自我閱讀的基礎上,積極分享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識,對現有文本閱讀的感悟。有些人從文章的大意著手,有些學生很有見地的分析了文章的寫作特點,還有些同學從《遠大前程》的時代背景入手,指出小說的社會折射功能,很好地把語文課上的知識運用到英語課堂上。整個過程學生思維活躍,觀點獨到,真正達到閱讀的目的。該環節約10分鐘為宜。
提煉是重點。是以上三個環節的總結,是對文本的深度閱讀,是從淺任務到深任務的閱讀。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具體的閱讀表現,而是學生在自讀、賞析基礎上,教師根據文本特點所提出來的具體任務的完成,這個任務包括文本大意的概括,讀后感的撰寫,對文本中某個問題的自主思考,對文本故事情節的合理續寫等等。該環節約15分鐘為宜。
總之,從真閱讀的角度來說,閱讀是事關個體感悟的事件,是非標準化的個性閱讀。“導入·自讀·賞析·提煉”教學模式正是基于這一理念而設計的教學方式,是當下英語閱讀教學的新境界。毋庸諱言,在起始階段,這種模式會有許多的不適應,教師操作起來也覺得有難度,但假以時日,我相信英語閱讀教學必將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明天。
【參考文獻】
[1]李鎮西.《“人”的課堂》載《江蘇教育》.2013年第5期
[2]肖川.《教育的使命與責任》.岳麓書社.2008年8月第3次印刷
[3]邱玲.《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課堂導入》載《中學外語教與學》.2013年第5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馬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