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 菲,馮弘毅
(沈陽師范大學 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
自我控制是個人對自身的心理與行為的主動掌握,是個體自覺地選擇目標,在沒有外界監(jiān)督的情況下,抑制沖動,抵制誘惑,延遲滿足,控制、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為,從而保證目標實現(xiàn)的一種綜合能力[1]。自我控制能力具體包括自制力、自覺性、堅持性和自我延遲滿足四個方面[1]。幼兒自我控制能力是幼兒成功適應社會的核心和基礎,它直接影響幼兒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人格品質(zhì)等方面的發(fā)展,也是幼兒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實現(xiàn)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證,對幼兒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Anita發(fā)現(xiàn),幼兒期自我控制能力強的個體,成人以后更能抵制誘惑,有較強的抗挫折能力,并且能更為成熟地應對人生的各種危機[2]。June等研究發(fā)現(xiàn),自控能有效預測個體良好的調(diào)節(jié)能力、較高的成績、和諧的人際交流能力和更少的病理表現(xiàn)[3]。但如今,生活在家人和老師高控制下的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卻發(fā)展不足,直接影響了幼兒的健康發(fā)展,因此,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成為研究者關注的焦點。但菲等人選用不同類型游戲?qū)?-6歲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進行了成功的干預[4];方芳嘗試了在區(qū)域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5]。雖然目前還沒有學者采用團體箱庭的形式對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進行干預,但團體箱體是以一種游戲的方式進行的,對幼兒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具有干預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可能性。
箱庭療法(sandplay therapy),國內(nèi)又稱沙盤療法或沙盤游戲療法,是指在治療者的陪伴下,來訪者從玩具架上自由挑選玩具,在盛有細沙的特制箱子里進行自我表現(xiàn)的一種心理療法[6]128。20世紀80年代,迪·多美尼科率先將箱庭療法運用于團體,開創(chuàng)了團體箱庭療法。1998年,張日將箱庭療法引入中國,進行了以促進團體成長為目的的團體箱庭研究。從實施的效果來看,團體箱體對于促進團體及個體的心理成長具有積極的意義[6]168。
采用教師提名法選取某公立幼兒園大二班和大三班每班各3名幼兒,每班3名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分布情況為自我控制能力好的幼兒1名,自我控制能力中等的幼兒1名,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幼兒1名。幼兒平均年齡5.68歲。根據(jù)家長填寫的《幼兒基本情況調(diào)查表》排除器質(zhì)性因素對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影響。
1.工具
內(nèi)側(cè)尺寸為57cm×72cm×7cm的標準沙盤一個,干凈無雜質(zhì)的細沙若干,人物類、動物類、植物類、建筑類、交通工具類、家具類、用品類、食品類、自然景觀類等玩具700余件,水罐1個,數(shù)碼相機1部,箱庭過程記錄表24份。評定工具采用《幼兒自我控制教師評定問卷》,該問卷共有22個題目,采用5等級評分。經(jīng)過探索性、驗證性因素分析以及實驗驗證,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夠有效地測量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1]。
2干預過程
在對6名幼兒正式干預之前,運用《幼兒自我控制教師評定問卷》對6名幼兒進行前測,具體分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6名幼兒《幼兒自我控制教師評定問卷》前測得分
結(jié)合考慮做團體箱庭幼兒人數(shù)需≥3人,與大班幼兒活波好動的特點,將6名兒童進行《幼兒自我控制教師評定問卷》得分進行順序排列,前兩位為高分組,中間兩位為中分組,后兩位為低分組,并隨機選取高中低組各一人組成A組和B組,分別對A、B兩組成員進行12次團體箱庭干預,各小組成員均按事先的抽簽順序進行輪換的箱庭制作,頻率為每周一次,每次為1小時,并采用團體箱庭記錄表對小組成員的箱庭制作過程進行記錄。在征得小組成員同意的情況下,在單次團體箱庭制作結(jié)束后,用數(shù)碼照相機對其進行拍照,以便進一步地整理與分析。待兩小組12次團體箱庭干預結(jié)束后,三個月之后運用《幼兒自我控制教師評定問卷》對6名小組成員進行后測。
使用SPSS13.0軟件對干預前后的《幼兒自我控制教師評定問卷》結(jié)果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由于6名幼兒《幼兒自我控制教師評定問卷》的得分不呈正態(tài)分布,所以對數(shù)據(jù)進行了兩配對樣本非參數(shù)檢驗。總分前后測檢驗結(jié)果為Z=-1.992,P=0.046<0.05,即說明團體箱庭對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干預有效。四個維度中,自覺性、堅持性、自制力和自我延遲滿足前后測檢驗結(jié)果P值均小于0.05,即說明團體箱庭對以上四個維度的干預均有效。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2。
1.團體箱庭作品由無主題到主題明確
(1)組A
第1次至4次箱庭,呈現(xiàn)了一種混亂無序的狀態(tài),沒有統(tǒng)一的主題,每個成員都各自為政,有屬于自己的領地,不與他人合作,也不希望受到他人的干擾。
第5次與第6次箱庭,開始由無序向有序轉(zhuǎn)化,雖然箱庭作品從整體上看依然是“分裂”狀態(tài),但小組成員均能把自己的領地弄得井然有序。
第7次箱庭,出現(xiàn)了兩人的合作行為,一個小組成員拿僵尸,另一個小組成員拿植物,兩人配合著玩“植物大戰(zhàn)僵尸”的游戲。
第8次箱庭,箱庭有了明確了主題“奧特曼一家”,此次箱庭開始的前12分鐘,各小組成員依然各自為政,取自己喜愛的玩具玩,但當一個成員拿了一個圓形的桌子擺在沙箱中央偏左的位置后,另外兩個成員隨后分別取來椅子,圍擺在桌邊,又取來一個大的奧特曼和三個小奧特曼放在椅子上。
第9次箱庭,主題為“奧特曼一家度假”。
第10次箱庭,主題為“城堡”。
第11次箱庭,主題為“攻占領地”。
第12次箱庭,主題為“遠航”。
(2)組B
第1次至第7次箱庭,呈現(xiàn)了一種混亂無序的狀態(tài),沒有統(tǒng)一的主題,每個成員都各自為政,有屬于自己的領地,不與他人合作,也不希望受到他人的干擾。
第8次箱庭,開始由無序向有序轉(zhuǎn)化,雖然箱庭作品從整體上看依然是“分裂”狀態(tài),但小組成員均能把自己的領地弄得井然有序。
第9次箱庭,出現(xiàn)了三個人的合作行為,一個小組成員拿小車,另外兩個小組成員拿石子為小車鋪路。
第10次箱庭,有了明確的主題“修路”,小組3名成員均參與到道路的修建當中,一起用彩色石子鋪了一條由左下通往右上方的路。
第11次箱庭,主題為“大動工”。
第12次箱庭,主題為“家園的建設”的箱庭。詳見圖1。
2.小組成員從不碰沙到用沙來塑形
(1)組A
第1次箱庭,小組成員未碰沙,只把微縮玩具模型擺放在沙子的表面上。

圖1 團體箱庭主題變化過程
第2次至第8次箱庭,小組成員喜愛將干沙子灌入水壺或卡車內(nèi),再倒出,或?qū)⑸匙尤鲈谕婢叩谋砻妗?/p>
第9次箱庭,一名小組成員,用挖土機在盤內(nèi)中間偏下的位置挖了一條兩指寬、35cm長的小河。
第10次箱庭,3名小組成員共同合作,在中央挖出了橫向24cm、縱向41cm的湖泊,湖底非常干凈,一絲沙也沒有,另外兩個小組成員共同合作用挖出的沙在左下方堆起了一座山,另外一名小組成員取來梯子放在山坡上。
第11次箱庭,一名小組成員把很多“寶石”埋在沙子的下面。
第12次箱庭,小組成員共同努力將盤內(nèi)的所有沙子匯聚于左下堆起了一座高山。
(2)組B
第1次箱庭,小組成員均未碰沙,只把微縮玩具模型擺放在沙子的表面上。
第2次至第9次箱庭,小組成員喜愛將干沙子灌入水壺或卡車內(nèi),再倒出,或?qū)⑸匙尤鲈谕婢叩谋砻妗?/p>
第10次箱庭,一名小組成員在中間偏左的位置挖了一小塊形狀不規(guī)則的水域。
第11次至第12次箱庭,均有將沙子挖開推起的動作,但最后均未成型。詳見圖2。

圖2 團體箱庭動沙情況
3.團體箱庭的制作節(jié)奏由快到慢
(1)組A
第1次箱庭,非常擁擠,整個沙箱被小組成員堆放得滿滿的,制作箱庭的整個過程節(jié)奏非常快,共進行了20次輪換,取放玩具60件。
第2次箱庭,節(jié)奏略有下降,進行了17輪,取放玩具51件。
第3次至第7次箱庭,小組成員取放玩具的目的已經(jīng)不再是簡單的占有,而是對玩具本身開始感興趣,小組成員拿到玩具后,會把玩一會兒,還會看看其他成員取了什么樣的玩具。
第8次至第12次箱庭,小組成員對于玩具本身不再感興趣了,開始試探著用各自所取到的玩具勾勒有故事情節(jié)的箱庭,箱庭的節(jié)奏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需要而加快或減慢。
(2)組B
第1次箱庭,非常擁擠,整個沙箱被小組成員堆放得滿滿的,制作箱庭的整個過程節(jié)奏非常快,共進行了23輪,正常取放玩具69件,但在箱庭結(jié)束的時候,一名小組成員突然跑回玩具架抓了兩把士兵和小汽車扔進沙箱,另一名成員見狀也開始興奮,也跑回去拿士兵和汽車扔進沙箱內(nèi),當被告知下周還可來箱庭室時,他們停止非正常的取放行為。
第2次至第8次箱庭,小組成員專注于玩具的本身,節(jié)奏較初始沙盤慢了許多。
第9次至第12次,小組成員對于玩具本身不再感興趣了,開始試探著用各自所取到的玩具勾勒有故事情節(jié)的箱庭,箱庭的節(jié)奏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需要而加快或減慢。詳見圖3。

圖3 團體箱庭制作節(jié)奏變化情況
本研究證實了團體箱庭對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發(fā)展有積極的影響。箱庭療法是在一個自由、安全、受保護的環(huán)境內(nèi)以一種游戲形式進行的,但菲[4]、韓妍容[7]等人的研究均證實了游戲?qū)τ變鹤晕铱刂颇芰τ蟹e極的影響。游戲?qū)τ谟變憾跃哂刑烊坏奈Γ變旱挠螒虿粌H僅是單純的玩耍,也是他們的工作,是他們每天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幼兒進入箱庭室后,不需要任何外界壓迫的力量,幼兒便會沉浸于中。排除生理因素對自我控制能力的影響,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多受外在的環(huán)境所影響。由于社會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現(xiàn)在的幼兒多處于高控制之下,在家是父母對其的高控制、在幼兒園是老師對其的高控制。但長期生活于高度他控環(huán)境之下的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并沒有因為嚴格的管教與約束而發(fā)展的越來越完善,反而越來越弱,依賴性也越來越強。箱庭以一種游戲的方式還給了幼兒一個重新掌控、發(fā)展自己的機會。在團體箱體中,小組成員通過玩具間的聯(lián)系而建立了溝通合作的關系,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在維系這種關系的同時,也得到了發(fā)展。
蒙臺梭利認為:真正能夠自我控制的人應該是一個能夠按照自己的內(nèi)在準則來調(diào)節(jié)自己行為的人,而“聽話”的人則往往只是根據(jù)權(quán)威的準則來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為,一旦失去權(quán)威的指導,他也就失去了對自身行為的決斷能力,因此也就很難根據(jù)情境要求做出恰當?shù)男袨閇8]。團體箱庭會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完全自由的空間,在這個空間內(nèi)的任何物品幼兒都可以隨意地擺弄,組織者也不會對幼兒制作箱庭的過程進行任何的干涉,在這個空間內(nèi),幼兒會感到他們是被信任的、被接納的,這種被信任的感覺會激發(fā)幼兒自我成長的欲望。團體箱體的外部規(guī)則雖然較少,只要小組成員按照事先約定好的次序,輪班取放玩具即可,但其中蘊含著很多微妙約定,例如,小組成員的箱庭作品只能在沙盤這個長72cm、寬52cm、深7cm的有限空間內(nèi)呈現(xiàn),而箱庭室內(nèi)的玩具上百種,千余個,怎樣在這個狹小的空間內(nèi)呈現(xiàn)自己所想表達的內(nèi)容,又不影響同伴,對幼兒的多種能力都是一個考驗;團體箱體的設置不同于個體箱體,幼兒取放玩具是輪換交替進行的,每一輪一名小組成員只能取一個玩具,如果要想挪動其他成員的玩具,就必須放棄此輪取新玩具的機會。單次的團體箱庭游戲時間也是有限的(約為50-60分鐘),無論幼兒玩耍的是否盡興,陪伴者都會在游戲結(jié)束前的5-10分鐘提醒幼兒,時間一到幼兒應停止游戲。團體箱庭實施的輪換設置與對游戲時間的規(guī)定,對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都是一個考驗,所以完成一系列的團體箱庭制作,對幼兒是一個挑戰(zhàn),但同時也是一個成長的契機。
團體箱庭可以有效干預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團體箱庭對自我控制能力的四個維度自覺性、堅持性、自制力和自我延遲滿足的干預前后差異顯著。
[1]楊麗珠,宋輝.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發(fā)展的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1):51-56.
[2]Anita Sethi,Walter Mischel,J.Lawrence Aber,et al.The Role of Strategic Attention Deploymentin DevelopmentofSelf-Regulation:Predicting Preschoolers’Delay of Gratification From Mother Toddler Interaction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0,(6):767-777.
[3]June T.P,Roy B.F,Luzio B.A.High self control predicts good adjustment,less pathology,better grades,and interpersonal success[J].JournalofPersonality,2004(2):271-324.
[4]但菲,楊麗珠,馮璐.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實驗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5(11):13-15.
[5]方芳.區(qū)域活動中幼兒自控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C]//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北京: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07:242-245.
[6]張日 .箱庭療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7]韓妍容.利用游戲策略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J].教育探索,2010(2):59-61.
[8]蒙臺梭利.蒙臺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M].任代文,譯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12.
【責任編輯 趙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