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姬


對于三大傳統運營商時代的“全家桶里吃不完不能退的雞腿”,中國內地的手機用戶在即將到來的170時代就可以拿回家“想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吃”——“流量月底不清零”只是170號段的眾多賣點之一,免卡、0月租、無套餐和2小時上門服務等各大虛擬運營商的差異化服務才是殺手锏。
目前,已有19家民營企業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下發的前兩批虛擬運營商牌照,專屬號段170也將在今年5月進入密集發布放號時段。據悉,第三批虛擬運營牌照即將發放,更多的170產品將進入我們的視野。那么,170號段產品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讓用戶選擇換號呢?
“批發商”倒逼“三巨頭”
國內的虛擬運營商,說白了就是從工信部獲得資質的“批發商”,它們從三大基礎運營商——移動、聯通和電信——批發購買話音、短信、數據等服務,再零售給消費者。根據工信部規定,170號段為虛擬運營商專屬,其中,1700號段為電信轉售、1705為移動轉售、1709為聯通轉售。
問題是,為什么老百姓從“二道販子”那里購買服務要比直接從三大運營商消費更便宜呢?原來,虛擬運營商向三大運營商獲得話音和流量資源是“批發價”,比如從中國電信獲取一般是4-4.5折,而從聯通則是6-6.5折。
其實,虛擬運營商注重的OTT業務,即越過運營商,發展基于開放互聯網的各種視頻及數據服務業務。虛擬運營商聯盟秘書長鄒學勇指出:“虛擬運營商業務是面對小眾的。可以用自己的其他業務收入來貼補通信服務,來為用戶提供整合后的服務。虛擬運營商不同于三大基礎運營商的理念就在于粉絲經濟,粉絲經濟將把大眾社交變成垂直化社交,以渠道和手機號碼為標志的隨時化社交網絡將會出現。”
也就是說,在業務初創階段,不排除虛擬運營商“虧本賺吆喝”,如同此前的打車軟件貼錢競爭。對于虛擬運營商來說,只要消費者用了它的170號段,后續服務才是盈利的關鍵。
170號段最吸引消費者的,就是“流量不清零”。京東、蘇寧、國美均表示,將靈活處理用戶每月剩余流量,或許用戶用不完的流量還可以轉贈他人;阿里通信則透露,它的170號碼將采用“懶人計費”模式,會根據每個月用戶實際使用量提供最優惠的資費方案;蝸牛移動的“免卡”,除了半年內語音免費之外,還贈送3GB全國流量,并且承諾兩年流量不清零。
虛擬運營商靈活的流量處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三大運營商進行流量“改革”。近期,電信、移動以及聯通在部分區域都已推出了流量季度包、半年包等業務。
行業大洗牌?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規劃設計研究所市場經營研究部主任許立東指出,從國外虛擬運營的經驗來看,國內的虛擬運營商可以通過跨行業的資源整合,推出涵蓋諸如購物、旅游、訂票等內容的整合服務產品,方便用戶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用戶服務感知水平。
國際上絕大部分的虛擬運營商并非只開展移動虛擬運營業務,在其成為虛擬運營商之前,大多企業已經在其他行業取得成功。如英國維珍移動(Virgin Mobile)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利用其在飛機、火車、經濟、軟飲料、音樂、假日休閑、汽車、酒類、出版物以及新婚服飾等領域的市場影響力,與電信運營商、終端供應商、軟件及內容提供商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根據市場需求開發各種有Virgin品牌特色的服務產品。“這不僅僅是一部移動電話”是Virgin的服務理念,這使得Virgin Mobile用戶可以不斷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優質服務。
鄒學勇認為,至少有八大行業將因為虛擬運營商的出現而受到顛覆:以巴士在線為代表的新媒體行業,以京東商城為代表的電子商務行業,以蘇州蝸牛與北緯通信為代表的移動游戲行業,以天音通信、話機世界、樂語通訊、迪信通、愛施德、國美、蘇寧為代表的終端渠道行業,以分享在線、華翔連信、遠特通信為代表的行業應用行業,以萬網志成、三五互聯為代表的云計算行業,以中期集團、長江時代為代表的物流行業,以連連科技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行業。
這些虛擬運營商們已經在行動。如蝸牛移動在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后第一個動作就是推出了免流量下載平臺——免商店,為用戶提供游戲百分百免流量下載的服務。蝸牛副總裁兼蝸牛移動執行副總裁孫大虎表示,未來,玩家手中的蝸牛移動170手機號,可能就將是他在游戲賬號,并能因此享受游戲特權。而分享通信已經與銀行、保險公司建立合作,消費者今后可以在銀行營業廳辦理其通信業務。分享通信集團執行總裁康志斌表示,分享通信將“批發價格”、成本價格公示,消費者根據自己的需求定制套餐。
虛擬運營商們對傳統運營商服務痛點的大膽創新,給了消費者N個換號的理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