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政+堯遙

腐爛行尸、四濺血漿、斷魂黑獄、一槍爆頭……如此驚悚甚至讓人反胃的場景,在無數《行尸走肉》迷看來,早已經見怪不怪。日前,這部大熱美劇的第四季上演大結局,綜合收視人數高達1570萬,比第三季大結局創下的最高紀錄更高一籌。
作為近年來“重口味”美劇的代表,《行尸走肉》奉上這樣的數據并不讓人意外。人們的看劇口味一年比一年重——《邪惡力量》、《嗜血法醫》、《真愛如血》、《美國恐怖故事》、《冰與火之歌》、《驚魂序曲》、《漢尼拔》……每一部都著實讓一些人心驚肉跳、欲罷不能。必要的監管與過濾也因此成為題中應有之意。
重口易調
重口味,若要給它們貼標簽,可以是暴力、血腥、虐殺、情欲、裸露、濫交、亂倫、解剖、食人、異形……這些字眼一出,注定俘獲眼球。
重口味電視劇大多選擇懸疑、犯罪、驚悚、動作、奇幻、史詩等主題。拿AMC出品的《行尸走肉》來說,它改編自同名漫畫,是美劇史上第一部正宗的僵尸劇。播映期間,一路領跑收視,第一季大結局就吸引了600萬觀眾,成為當時美國18-49歲年齡段收視人數最高的有線臺劇集。2012年更是“一路開掛”,超越同時期炙手可熱的《生活大爆炸》、《摩登家庭》以及真人秀《美國之聲》。到了第三季,單集收視人數還首次突破1000萬大關,讓美國有線網原有的收視紀錄輕松作古。
登陸中國以來,《行尸走肉》火速鎖定國內各大字幕組和下載榜單的頭把交椅,并長時間占據各大視頻網站的點擊首位,刮起一陣猛烈的“僵尸風”——英劇《神探夏洛克》基情再火,也只火到了第二名,冠軍寶座仍然要讓位于它。叫座之余,《行尸走肉》在大大小小各種頒獎禮上同樣大放異彩,堪稱眾多重口劇中史無前例的大贏家。
素以“重口”聞名的HBO電視網不甘人后,《冰與火之歌》也用令人血脈僨張的鏡頭語言贏得了高收視。僅在首集,我們就看到5個裸女、4次斬首、2個性愛鏡頭。這部中世紀史詩奇幻題材劇,成為HBO有史以來制作費用最貴的一部,但它在全球范圍內收獲的回報,絕對對得起昂貴的制作成本。就在今年,它還將被改編成一款手機游戲。
撇開畫面動作的“硬暴力”,語言和觀念上的“軟暴力”同樣不可小覷。作為家庭劇,Showtime出品的《無恥之徒》始終以“秀下限”為目標,另辟蹊徑大膽演繹“很黃很暴力”。有網友調侃:“即使看破生活,面對劇中三觀碎地的情節你會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還這么有節操……”
眼看《行尸走肉》屢破紀錄,《吸血鬼日記》長盛不衰,《破產姐妹》多產葷段,《絕命毒師》拿獎手軟……美國各大電視臺紛紛痛下賭注,國內一些視頻網站也看到了無限潛力,無一例外地重金推廣,“重口味”才是生活中真正的“大爆炸”,劍指美劇大軍中流砥柱之席。
知道了吧,把平板電腦完全交給未成年孩子是不合適的。這些重口味原本就不應該是他們的菜,家長真的不能偷懶。
為什么有人愛重口味?
從產業角度看,有線電視網需要靠它來吸引用戶。在美國,公共電視臺往往受限于題材的敏感、觀眾的年齡、接受程度,有線電視網卻因為提供付費服務而能百無禁忌。
盛產重口味的HBO就是一個劍走偏鋒的典型代表,它和它的姊妹電影頻道幾乎占到美國付費電視頻道市場的90%。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HBO就制作了《監獄風云》、《欲望都市》等大量收視與口碑雙豐收的重口劇。
但過于“大尺度”,有時也會讓觀眾無法接受。因此,拿捏重口味的“度”,成了主創們的必修課。拿美劇來說,編劇事先會進行相關調查,掌握什么樣的情節是可接受的、什么樣的畫面又是須要避免的。《行尸走肉》的編劇羅伯特·柯克曼曾說,對于一些過于血腥的橋段:“拍攝是一回事,最終有多少能上電視是另一回事。”制片人格里高利·尼克特洛也談到,主創會仔細考慮每一季的走向,哪些情節需要忠于原著,哪些得脫離小說進行再加工,“脫離的部分將會十分重要,我們既要它有戲劇性,又會在原基礎上下點猛料。”
從接受角度來說,那些觀眾愛重口劇不是沒有道理的——眾多心理訴求,都在支持我們左鍵、雙擊,打開一部重口劇。
根據英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貝里尼的“喚醒理論”,重口劇能在短時間內讓人腎上腺素一路狂飆,并在“亢奮性”下退時獲得一種解除緊張的落差式愉悅感,以避免生活中的過度單調。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趨向毀滅和侵略的“死亡本能”,一種要摧毀秩序、回到前生命狀態的沖動。就像我們明知道會被嚇得魂飛魄散,仍然會去坐過山車,去蹦極,去體驗一種“瀕死感”。
而美國心理學家霍蘭則認為,虛構的恐怖既可產生快感,觀眾又不用對情緒刺激采取具體行動。這與社會學家所說的“恐怖片產生快感的關鍵在于審美的距離”如出一轍——觀眾既能對故事中的角色感同身受,同時又能意識到自己是安全的。如此一來,看重口劇就成了一種“偷懶”,它節省了我們很多的心理能量。
心理學研究還發現,人會主動尋求驚悚、恐懼、悲傷等情緒體驗。如果一個人一直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他對美好事物的敏感性就會降低,而這些負向的情緒,可以幫助他尋回對美好生活的敏感。這大概解釋了“花錢買虐”的合理性。
走出熟悉的生活空間,重口劇能讓人在短時間內陷入從未接觸過的生存環境。劇中看似虛構的情節,往往會影射出現實社會的某些問題,反映出人們潛意識中深藏的恐懼與需求。它用的是一反常態的手法,瞄準的卻是最真實的人性。《行尸走肉》的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就在僵尸的野蠻殺戮中,拿人心和人性大做文章。當災難來臨,我們是從道德邊緣自我墮落,還是堅守本真的陣地?屏幕前雖然沒人監考,你卻也無法作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