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郵電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濟南 250031
為了進一步提升3G網絡規劃的準確性,做實做細網絡規劃,有效指導網絡建設,山東聯通提出一種基于用戶感知的3G網絡創新規劃方法,其創新點是提出一套對現網問題小區精確的評分標準,包含對現網3G已覆蓋區域及3G未覆蓋區域2G基站的評分;并通過對用戶速率感知、MR測量報告、路測數據、場景等級等多維度進行打分,精確定位網絡問題,進而有針對性提出規劃建設方案。通過規劃方法的創新并實施可以有效提高投資效益,能夠把規劃做實做細。本文首先就傳統規劃方法和創新的規劃方法進行了對比分析,并對創新規劃方法的確定、站址庫的選取以及規劃方案的制定進行了詳細說明。
傳統網絡規劃分析是基于網絡的KPI指標,一般分為話務統計類和測試指標類。話務統計類涉及接通率、掉話率、RAB建立成功率、資源利用率、擁塞率等指標;測試指標類是針對DT/CQT測試數據,涉及到RSCP、Ec/Io等關鍵指標[1]。傳統規劃方法所依據的關鍵指標是從覆蓋門限、資源利用門限方面進行問題分析的。
然而傳統的網絡KPI指標無法真實地反映用戶感知,比如話務統計指標是分段統計網絡信令面指標,對影響用戶體驗的網絡質量問題體現不足;而路測指標類是全程業務指標的抽樣測試(DT/CQT),對網絡質量全面性支撐不足,比如PS業務整體打包,不能區分數據各具體業務,針對性不足。
本文提出的創新網絡規劃方法在傳統規劃方法基礎上增加了用戶感知門限,從用戶感知維度進行網絡問題定位分析。用戶感知是指對某種具體業務的體驗,體現在諸如網頁打不開、網頁打開很慢、下載速率低、視頻播放不流暢等方面。本文應用了真正反映用戶感知的KQI體系,3GPP中對用戶體驗的定義是:終端用戶對應用和服務主觀上的可接受的程度。在此以網頁瀏覽業務為例,相應的KQI體系定義如表1所示。

表1 用戶感知KQI體系定義
上述用戶感知信息采集是從網絡側業務質量監控分析系統中獲取,通過外置探針抓包的數據采集方式;該系統能夠獲取到全網、全用戶、全業務的信息,能夠體現出全用戶真實體驗的網絡質量。
在業務質量監控分析系統平臺中通過業務類型分析用戶體驗情況,得出對應的KQI指標,再通過查找相應的信令流,可關聯到相應的KPI指標,諸如RRC建立成功率、PDP建立成功率等指標,進而可確定問題所在,有助于問題分析,以便制定基于用戶感知的網絡建設方案。
如圖1所示,傳統的網絡規劃方法是間接改善用戶感知,基于網絡的KPI指標,從覆蓋效果、業務流量、用戶數等因素綜合考慮分析得出規劃方案。

圖1 傳統規劃方法過程
如圖2所示,本文提出的創新網絡規劃方法是在傳統規劃方法基礎上增加了用戶感知維度,從用戶感知維度指導網絡建設,使得建設投資直接聚焦用戶感知,從而提升投資價值。

圖2 創新的規劃方法過程
基于用戶感知情況分析,對現網小區進行問題定位,查找真正存在的問題,通過優化、規劃、市場相結合的多維度方案解決用戶感知問題,進一步提升建設方案。
移動網規劃指標根據聯通集團下發的指導意見,綜合山東聯通實際情況,將集團二十類場景細分成五大類四十二小類場景,并提出各細分場景的規劃設計目標,主要分為覆蓋類指標、質量類指標及用戶感知指標,在此以市區場景為例展開說明,詳見表2。

表2 業務區域柵格劃分(市區)
由表2可見,通過對業務區場景類別的進一步細分,場景更精細化,并提出相應的設計目標,使得規劃能夠做細做實。
本文所提出創新規劃方法中的用戶感知指標是指單用戶平均速率,此指標的數據來源可通過山東聯通網絡性能和資源可視化系統(PRS)平臺系統中獲取。PRS分析平臺從網絡、業務、終端等維度提供移動寬帶可視功能,其中包含業務質量監控分析系統的功能。
在此對用戶平均速率解釋如下:單用戶平均速率=用戶綜合業務速率×單用戶并發業務數;用戶綜合業務速率是指每小區各類業務識別出的時長占比×該業務目標速率加權獲得;單用戶并發業務數是指每用戶并發業務數,基于抓包數據統計,典型值為1.62;各類場景區域按所屬的小區求平均,得到不同類別場景區域的單用戶平均速率。
隨著3G業務的發展,網絡規劃從之前的以覆蓋為導向轉變為以流量為導向,優先解決容量問題,重點保障容量需求,提升用戶感知。規劃站址庫的建立,我們從擴容、新建兩個方面考慮。擴容站規劃庫的篩選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規劃前一個月最后一周各場景單用戶平均速率;2)規劃前一個月最后一周連續七天網絡運行指標(如小區實際忙時無線資源利用率、CE利用率等);3)規劃期內預測小區下行吞吐率及HSDPA用戶數。對于上述指標只要有一條達到規定的門限即可納入擴容站址庫。
新建站址庫的建立需結合3G已覆蓋區域和未覆蓋區域綜合考慮。對于3G已覆蓋區域內的新建站址庫的選取,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指標:1)規劃前一個月最后一周各場景單用戶平均速率;2)規劃前一個月有效投訴及VIP用戶投訴條數;3)規劃前一個月最后一周MR數據,RSCP小于門限的MR采樣點所占比例;4)規劃前一個月最后一周MR數據,Ec/Io小于門限的MR采樣點所占比例。對于上述指標只要有一條達到規定的門限即可納入新建站址庫中。
另外,對于3G未覆蓋區域內的新建基站規劃庫的選取,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規劃期集團統一部署進行3G網絡覆蓋的區域;2)規劃期內新開通高鐵、動車及高速同步覆蓋;3)規劃前一個月3G用戶有效投訴及VIP用戶投訴條數;4)規劃前一個月2G基站日均數據流量;5)規劃前一個月2G基站承載3G終端呼叫占比;6)明確有市場發展需求的區域。對于上述內容只要有一條滿足或達到規定的門限即可納入新建站址庫中。
本文提出的規劃方法創新在于網絡問題定位方面,創新點可以總結為兩個方面,一是多維度的指標收集分析,重點關注用戶感知;二是對現網全部小區進行量化,通過評分體系對現網小區進行打分,進而確定問題小區,提高網絡問題定位的準確性。
現網小區評估分為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按照新建站標準進行打分評估,對于出現的問題小區采用新建站點的方式予以解決;另一方面按照擴容站標準進行打分評估,對于滿足擴容站條件的小區進行多載波擴容、CE擴容或者是功率擴容,以滿足容量需求,提升用戶感知。
1) 按照新建站標準進行評估。通過對現網數據的分析,找出潛在的問題小區并采用一套打分標準,從多個維度對全網的小區進行評分排序,對于得分高的小區進一步具體分析該小區可能出現的問題,采用合理的手段予以解決,如優化解決、新建站解決或是室內外協同解決等手段。打分標準如表3所示。

表3 按照新建站標準進行評估
2) 按照擴容站標準進行評估。對3G小區按照擴容站標準進行評估,具體標準如表4所示。
對于3G尚未覆蓋的區域通過對2G現網業務量分析,結合市場需求,查找潛在價值區域,一般通過以下兩方面考慮。
1)通過對2G數據流量分析,查找高數據流量區域。2)通過網優部門與市場部門的分析,對目前3G未覆蓋區域內,有市場發展潛力的區域進行重點關注。

表4 按照擴容站標準進行評估
針對擬新建3G基站周邊2G基站的分析,采用以下標準進行量化打分排序,如表5所示,從而得出哪些區域最需要進行3G基站建設。

表5 3G未覆蓋區域新建基站評分標準
通過進行多維度深入分析,以數據流量為導向,重視用戶感知,對上述區域的基站進行打分排序,精準定位網絡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市政規劃、市場需求等因素,提出滿足覆蓋和質量目標的解決方案。
網絡規劃應建立在現網充分優化的基礎上,對于發現的問題應優先考慮優化整改予以解決,如優化調整無法解決,則考慮新增站點/天線發射點或室內分布系統。優化整改措施包括參數調整、天饋線系統調整(如增減扇區、天線類型調整、天線掛高調整)、基站設備調整、站址搬遷、覆蓋增強技術應用等[2]。本文提出的創新規劃方法引入了打分排序標準,規劃優先級評分同時考慮經濟效益(業務量、VIP用戶等),質量效益(用戶感知、資源利用率、覆蓋范圍、投訴等)和社會效益(競爭信息、高等級場景),以經濟效益為重心,凸現價值及投資收益;充分體現了山東聯通堅持“先優化、后建設”的原則,統籌考慮了室內和室外規劃,合理配置資源,提升網絡質量。
參考文獻
[1] 高鵬,周勝,等.UMTS無線網絡規劃原理和方法[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61-67
[2] 郭莉,王鋼,等.UMTS無線網絡規劃與優化[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23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