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李妍婕
(責編:裴佩)
依法執政,要求以法治思維創新黨的執政方式,進一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治蜀興川,推進四川依法治省,更需要把黨和政府的活動納入法治軌道。

去年底,遂寧船山區直屬11 個鄉鎮建立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信息系統全部投入運行。圖/新華社

今年的四川“兩會”上,省人大代表、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劉才偉提交了一份《關于普遍建立省、市、縣三級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建議》。
劉才偉的另一個身份是廣安市和武勝縣人民政府的法律顧問。基于親身實踐,他提出讓法律顧問多角度、全方位介入政府決策和日常工作,這一建議與我省今年要在各地“全面建立法律顧問制度”相契合。
按照《四川省依法治省2014年工作要點》的要求,“以政府法制機構為依托,組建法律顧問團,為黨委、政府、部門和有關組織提供服務的工作”在全省有序推進。
成都市司法局選派律師組建市人大立法律師咨詢組、政府法律顧問組,參與了數十部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起草、審查論證工作;金川縣通過了政府聘請法律顧問的決定,使法律服務進入政府決策層;德陽1778 個村(社區)法律顧問100%全覆蓋。
“法律顧問制度的建立為黨政機關在作出重大決策和出臺重要政策等方面提供了法律保障,增強了其合法性。”省政府法制辦相關負責人說。
不過,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律師協會監事會監事長施杰認為,目前法律顧問制度的建立還處于初建階段。該如何進一步助推?省司法廳負責人建議:“首先加強宣傳,提高各界對法律顧問的重視度;其次要統一‘準入門檻’;最后建立科學的考核制度,使其全面制度化。”
領導干部在法治建設中起著重要的示范作用。省委書記王東明指出,黨委、政府負責同志,要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想問題、作決策、抓工作都要依法辦事。那么,怎樣加強和改進對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在選拔任用干部工作中,把遵守法律、依法辦事能力作為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條件。”遂寧市委書記楊洪波說。
攀枝花市委書記劉成鳴認為,切實把思想觀念從崇尚權治向崇尚法治轉變,決策辦事從依靠主觀意志向依法依規轉變,工作方式從行政手段為主向法律手段為主轉變。
除此之外,加強對領導干部的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也必不可少。近日,省紀委對新任職的省管領導干部進行了集體廉政談話,為領導干部自覺守法、依法辦事打下預防針。
黨務公開是擴大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大舉措。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黨員、群眾了解和參與黨內事務的愿望日益強烈。
眉山市一馬當先,面向全市公開黨務工作。經過兩年多的實踐,眉山“擴大了黨內民主,加強了民主監督,改善了黨群關系”。眉山市委書記李靜介紹,通過以“一網、兩屏、三欄”為主的公開載體,普通黨員、群眾能輕松了解到市委在做什么、要做什么,還能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
遂寧市安居區委書記王俊說,他們辦公樓前有一個黨務公開欄,里面公開了領導的手機以及他們的動向。“我24 小時開機,隨時聽取群眾的意見。”
依托黨務公開網站、黨務信息電子顯示屏和固定公開欄、媒體黨務公開欄目等載體,全省各地在不斷完善和落實黨務公開制度,群眾對此也很認同。“黨務公開,領導與百姓貼得更近,能夠真正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