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裴佩
(責編:李妍婕)

3月14日,華鎣市一名工商執法人員向市民講解維權知識。圖/新華社
“12345,有事找政府?!边@一條政府民生熱線已被全省廣大人民群眾熟知熟記。只要打進“12345”,必然有人管、有人問,群眾反映的問題能得到及時有效解決。
統計數字顯示,去年我省信訪總量同比下降6.7%,來信同比下降8.5%,來訪同比下降6.3%,重信重訪同比下降12.4%,聯名信和集體訪同比下降7.1%。
如何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在推進依法治省的進程中,我省進行了有效的實踐與探索。
阿壩汶川縣映秀鎮漁子溪村村民劉志福是一個老上訪戶,由于村上2007年一個由村上實施的項目工程款(每人550 元)未得到兌付,劉志福多次到縣、州上訪。映秀鎮上的律師和政府工作人員找到老劉了解情況,紀委部門加強督查,按照相關政策法律調查漁子溪村資金使用情況,責令村上加緊兌付,最后老劉的問題迎刃而解。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成功化解信訪突出問題,這并不是個案。省信訪局副局長楊旭介紹,我省信訪總量連續10年呈下降趨勢,由78 萬余件次下降到26 萬余件次。去年,省、市、縣共同排查出了3500 多件信訪突出問題,其中省上“掛牌督辦”了777 件。
但是,“重點領域信訪問題仍較突出。其中城鄉建設、勞動保障、土地征用、農村農業、涉法涉訴的信訪量占全省信訪總量的2/3 左右。我省信訪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一刻也不能懈怠,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睏钚裾f。
隨著信訪總量的明顯下降,近年來我省信訪渠道也在不斷拓寬。除了“12345”的電話熱線和一封不用付郵資的“人民來信”外,信訪窗口和網上受理信訪平臺的設立,擴大了群眾信訪渠道。
2013年底,達州市政法系統在市群眾接待中心設立的涉法涉訴信訪窗口正式對外開放。市級政法各部門每日抽派兩名工作人員到窗口輪流值守,接待信訪群眾,解答各種咨詢和疑問,對不同的信訪案件進行分類處理并流轉辦,同時做好信訪群眾政策宣傳、釋法明理和情緒疏導工作。
2014年2月,省信訪局門戶網站開通運行。在網上信訪受理渠道上,開設了“省委書記信箱”、“省長信箱”、“投訴受理”三個平臺,供群眾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同時,制定相應的網上信訪辦理規則,從工作機制上保障及時有效的處理群眾信訪事項。網站還通過設置“查詢信件”服務,讓群眾實時了解具體的辦理進度和辦理結果。
“今年,我們還將對纏訪鬧訪、以訪牟利等突出問題開展集中治理行動,規范信訪行為,引導群眾依法理性表達訴求。”省信訪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按照《四川省依法治省2014年工作要點》的部署,今年還將由省委政法委牽頭對治安問題突出地區開展綜合整治行動,依法化解矛盾糾紛。
“互聯網是當前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最大變量’,我們能否沖得上、頂得住、打得贏,直接關系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笔∥N⑿麄鞑坎块L吳靖平強調。
作為現實社會延伸的網絡社會,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新形勢下,用好全媒體,加強網絡管理,構建網絡和諧環境顯得更加迫切。
如何更好地發揮全媒體作用?如何牢牢掌握網上輿論工作主動權?各市州宣傳思想戰線紛紛展開行動。
樂山組建由網管、網宣、網評、輿情和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組成的強大網軍,建成100 人的網評員、100 人的輿情信息員、100人的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隊伍,完成300 人左右的網軍培訓任務。
綿陽建立網絡新聞發言人制度,網絡新聞發言人對一般性網絡輿情原則上在30 分鐘內回復;重大網絡輿情要在1 個小時內回復;敏感性網絡輿情要在3 個小時內回復。
“當前互聯網已經成為信息傳播的主渠道和社情民意的集散地,《四川省依法治省綱要》提出‘構建大網絡大輿情全媒體工作格局’,可以為推進四川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營造良好的網上輿論環境。”省社科院副院長李明泉說。
今年,省委宣傳部將牽頭負責、公安廳和省通信管理局共同完成依法加強網絡社會管理,對網絡輿情進行監測、分析、研判和處置,嚴格規范網絡信息傳播秩序,積極穩妥地推進網絡真實身份信息注冊等工作。
2013年12月12日,四川藍光和駿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圣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保利(成都)實業有限公司等32 家房地產企業被成都企業信用評估與誠信評價協會評為“誠信企業”。
這些企業誠信狀況的專業評估以2013年10月正式實施的《成都市企業公共信用等級劃分》為標尺,這也是促進企業誠信自律,規范行業信用評估與誠信評價工作,助推成都市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指導依據。
“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社會征信體系,褒揚誠信,懲戒失信’,國務院要求各地方政府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在房地產行業探索實踐和開展的誠信建設規范化試點工作,為民生領域相關行業的信用評估起到了示范作用?!背啥夹庞脜f會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已經全面接入四川征信系統。從2013年10月起,將有40 家小貸公司等金融機構陸續接入四川征信系統,其中成都地區16家和其它地區24家正在進行聯網工作。備受關注的融資性擔保公司也將接入征信系統。
個人征信信息的查詢也同樣是各方關注的焦點。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在成都主城區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分別選擇了一個商業銀行網點作為個人信用報告代理查詢點,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商業銀行代理個人信用報告公眾查詢服務試運行工作。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征信系統共歸集覆蓋全省65 萬余戶企業的信用信息986 萬條,累計向省級部門和有關單位推送企業信用信息158 萬條,累計向社會各界提供企業信用信息查詢2419 萬次。
今年,按照《四川省依法治省2014年工作要點》的要求,省政府辦公廳將牽頭負責,省發改委和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共同促進建立我省社會信用體系,以及建立健全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制度,促進企業誠信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