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清富
探究教學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到發現問題、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他們自主學習、自主思考、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他們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的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樣,學生不但提高了學習效率,更重要的是學生樂學、好學,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整個過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發現問題。就是在告訴學生答案的前提下,讓學生自己總結錯誤所在,找出問題,讓他們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然后讓學生把問題分類,提示學生分類時可以把問題縱向延伸,也可以橫向輻射。最后將分類情況利用多媒體或者教學案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在分類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動腦思考了問題的所在,同時也激發了學生主動探求問題錯誤原因的興趣。
(2)討論并解決問題。這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利用多媒體或者學案把問題展示出來讓學生展開討論,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問題進行分組討論,鼓勵學生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總結的問題基礎上再設置一些疑問。注意:教師在設置疑問時一定要切中問題所在,不要太難,免得學生因為難而使討論無法進行下去。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啟發誘導,鼓勵他們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觀點。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進行適當點撥,因為此時學生思維高度集中,教師稍加提醒學生就會豁然開朗,這樣學生便在緊張而又愉快的氣氛中明白了自己問題所在。
另外,在課堂討論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做到使學生真正理解自己問題所在。例如face這個詞在單項選擇中出錯率極高,我就把它放在不同的句式結構中讓學生進行討論,并嘗試找出決定它不同形式的信息:
① with so much trouble,we failed to complete the task on time.
② a difficult situation,he decided to ask his boss for advice.
通過討論,學生能夠總結出:記住在單選里,只要是考到face的用法,有with的就選faced,沒有with就選facing.
閱讀理解中具體細節題所占比重最大,如果這部分題不失分,那么整部分閱讀理解題得分也會相當高。具體細節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章中某一部分的理解。指導學生在做此類題時一定要注意題干和四個選項與文章中某句話或者某段文字的關系,因為只注意某句話或某段文字,對學生理解起來比理解整篇文章容易多了,只要通過題干找出了所要理解的文章某一部分,基本就得分了。教師只要培訓學生快速尋找信息的能力即可。
(3)鞏固訓練。針對學生發現并經過討論解決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重新設置有關習題,習題的設置以能力題為主,目的是讓學生自我檢驗是否對所出錯的地方完全領會,旨在提高學生的能力。通過問題重現讓學生鞏固所學,能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4)歸納落實。要求學生對整個過程進行總結,指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歸納,通過縱橫比較,找出規律性的知識,使學生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總之,在整個評講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堅持把學生放在首位,讓學生自己積極地去發現問題,通過思考、討論去解決問題,到最后的落實歸納,教師只是恰當地進行點撥。同時,教師只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使他們的能力得到提高。
(山東省膠州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