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玲
小學生語文閱讀的教學,對學生知識的豐富、情感的培養和閱讀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個性特點,采取不同和有特色的教學方法,不斷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的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閱讀對于學生來說,是積累知識、開闊視野、鍛煉能力、磨礪意志的最好方式。教師的教授是次要的,主要還是由學生自己親自去體驗閱讀的樂趣,感受其中的奧妙,理解閱讀的方法。在語文這門課中,語感是非常重要的,而閱讀是培養語感的最好途徑。所以,要想提高語文能力,就要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閱讀方法,掌握學生閱讀方向及興趣,讓學生主動高效地參與到閱讀中。
一、明確閱讀教學目標,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必須在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方面下功夫。語文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不斷提高教材的使用率,重視教材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對于語文中的閱讀教學,重要的是讓學生能找到自己在閱讀上的目標,從閱讀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不斷擴大閱讀知識面,提高閱讀能力,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速度,培養學生的語感。對于教材的使用,主要是注重其導向作用,不能完全照本宣科,也不能脫離教材而漫無邊際地教學。教師要根據教材的主導思想,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準備閱讀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監督指導作用。
二、教閱讀方法,并加強指導
受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學生年齡處于學習方法的形成期,學習方法的傳授,將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方法形成和定型。所以,教師要認真對待,課前要充分備課,課中則根據學生的具體接受能力,把學習方法通過各種形式和方式傳授給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學,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教師要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將閱讀方法付諸實踐,通過具體的閱讀活動來鞏固。教師在學生閱讀實踐中,要不斷地進行指導。對沒有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的學生,教師要具體指導;對于那些理解有錯誤的,要不斷進行引導。
三、課內課外相結合,感受閱讀之樂趣
當學生有了閱讀的想法,老師可以利用課堂上的有效時間,滲透一些讀書的方法。針對不同年級的孩子,可以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教師可以有計劃、有目標地配合教科書選擇一些適合孩子們閱讀的書籍;可以制定每學期的讀書目標,并推薦一些大多數學生喜聞樂見的書籍,讓學生自己安排充足時間去進行閱讀。在學生主動去閱讀這些書籍時,課內所學到的閱讀方法就能很好地應用到課外的閱讀上。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學生能從閱讀中找到閱讀的興趣,從而既擴展學生的閱讀知識面,又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的成長。
四、教學方法的創新在教學中的作用
(1)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有創新機會。教學方法的創新是學生進行創新學習的起點,是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心理取向。在教學過程中,當呈現一定的素材后,要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并為他們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放手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多看、多讀、多思、多說,使學生真正成為探索者。在課堂上,當老師平等對待學生,則其會感覺到被尊重,不會像傳統教學模式中那樣緊張。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生會更放松、更平靜,有著歡快的心情。這種情況下,學生會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不斷思考教師所提出的觀點和問題,使得學習效率更高,學生的學習潛能更容易得到挖掘。在討論交流中,開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了學生的個性。
(2)培養學生的閱讀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分析學生在閱讀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想法,提前把學生引入相關的話題,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閱讀創新和創造能力。要避免傳統的集中閱讀模式、圍繞中心思想的教學方法,不斷鼓勵學生自主進行思考,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在閱讀中找到問題答案。以問題為核心,讓學生不斷地閱讀課文,不斷地尋找問題,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提出問題。學生提出問題之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并讓學生圍繞這些問題編寫各具特色的故事。這不但提高了說話寫話能力,開發了創新潛能,還培養學生的閱讀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鑒于閱讀在語文中的重要地位,教師思想上要充分重視,嘗試利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主要目標,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其閱讀能力,把有活力而又開放的學習模式帶入教學的各環節。要通過語文學習環境的不斷優化,讓學生在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的交相輝映中,不斷提高閱讀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觀察、發現學生的長處和優點,進行必要的鼓勵與表揚。對于那些需要得到肯定的學生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積極思考,勇于發言,善于表達自己在學習上的想法。由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真實想法,不斷調整教學思路,加強學生需要了解的方面,讓學生學習更有效,教師教得也更高效。這樣,就可以實現“輕負擔、高質量”,不斷提高閱讀教學質量,達到學生與教師的雙贏。
(浙江溫州樂清虹橋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