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明,凌 敏,謝穎芳,邵英杰
(大連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大連 116001)
隨著全球護理人才需求的增加,高職院校護理專業雙語教學改革成為衛生職業教育的熱點之一。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及我國加入WT O的現實,使社會對專業人才的期許和要求發生了改變,英語水平已成為選才的重要條件之一[1]。護理專業的發展,涉外醫療機構的建立,國際護理勞務市場的開放,尤其是國際護士認證考試(CGFNS-CP)在中國設立考點,以及護理領域國際學術交流的日益頻繁,為護理人才的發展提供了機遇[2],同時也對其專業英語水平有了更高要求。為提高護理人才競爭力,我校在2011級高職護理專業(60名學生)第三、第四學期護理學基礎教學中初步嘗試實施雙語教學,獲得了一些經驗,現介紹如下。
根據護理學基礎課程特點,我們確立了3種基本的雙語教學形式:(1)課程中以理論為主的內容(如護理程序、出入院護理、醫囑及記錄等內容)實施專業名詞、關鍵詞及部分定義的雙語講授。(2)對知識點多、操作復雜的護理技術(如鼻飼法、灌腸術、導尿術、注射法及給氧法等)實施雙語對照授課。(3)對部分步驟相對簡單的護理操作(如鋪床法、床上擦浴、平車和輪椅運送法等)采用“全英”授課。以上3種雙語教學形式的確立和相關內容的選擇是基于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純理論內容英語講授不宜過多,以免影響學生對主體知識的掌握。將護理技術作為雙語教學的主要部分,是考慮到教師在實施雙語教學的同時,示教操作的肢體語言可形象地表達學習內容,有助于學生理解。另外,護理操作練習課是雙語教學的延續[3],練習中較復雜的內容或學生未聽明白的部分可邊練習邊進行彌補性雙語講解,不會因為雙語教學而影響護理學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
可供選擇的教材有3 種:(1)引用的原版教材《Fundamen tals of Nursing》(美國出版)知識面廣,語言精確。但因國情不同,教學理念、思維、知識涵蓋面及護理技術操作具體細節有所差異,該書作為教師雙語教學參考用書極為適宜。(2)國內編寫的護理學專用雙語教學教材選擇了姜安麗主編的《護理學基礎》(雙語版)和段功香主編的《護理學基礎:基本知識和技能》(英文版),既吸收國外先進護理學基本理論和技術,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又立足我國護理專業實踐條件。但本書內容對于高職生而言難度偏大,作為學生學習的參考用書比較合適。(3)自編教材。鑒于以上兩種教材的局限性,我們選擇了自編教材《護理學基礎》,以校本教材的形式出版并應用。內容包括鋪備用床法、平車運送法、無菌技術、鼻飼法、灌腸術、女病人導尿術、注射術、給氧法、心肺復蘇術等,語言及格式參照英文原版教材。其特點是針對性強,靈活性好,教師能根據需要增加、精簡或修改內容。
開課之前,從3方面對學生進行摸底調查:(1)醫護英語水平考試(METS)考級情況。60名學生中,91.7%通過METS-1考試,88.3%通過METS-2考試,68.3%通過METS-3考試,學生英語整體水平不均衡。(2)護理專業英語文章閱讀翻譯測評,以評估學生專業英語水平。結果發現學生專業英語成績不夠理想。(3)學生試聽。隨機抽選部分學生聽教師試講,主要考查學生英語聽力水平。從試聽情況看出,學生聽力水平參差不齊。根據以上調研情況,對雙語教學計劃進行適當調整,確定基本方案。
課前1周告知學生將要講授的內容,并建議從以下幾方面預習:(1)閱讀雙語教材授課內容;(2)熟讀關鍵詞及新單詞;(3)將預習中的難點標記出來,學生間先進行討論或請教教師。
針對雙語教學的3種基本形式,我們采取了相應的授課方式:(1)以理論為主的內容,簡單易懂的定義、關鍵詞直接用英語表述和解釋,難以理解的內容及復雜的句子先用中文解釋,再用英語表述;(2)雙語對照教學內容,通過Power Point用英文展示內容,雙語解釋;(3)“全英”授課部分用英語展示重點、難點內容,只用英語表述。
反饋方式:(1)授課結束前通過回顧性總結及形成性練習進行反饋;(2)護理操作雙語或“全英”授課,采用“講完后即刻分組練習的形式,可馬上反饋學生課堂吸收率;(3)課后收集學生聽課反映,包括是否能聽懂授課內容,課堂設計、多媒體運用是否合理等情況。課后跟蹤反饋可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效果,從而對教學計劃及方式進行調整[4]。
60名學生護理學基礎理論考試平均86.4分,最高95.0分;護理操作考核平均89.0分,最高94.0分。兩項均無不及格。值得一提的是,理論考試中有40%的內容以英語形式出題,回答時可以選擇用英語或中文。學生反映這種形式新穎、靈活,雙語教學達到了預期效果。
學生評價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對象為參加雙語教學的60名學生,收回有效問卷60份,數據采用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見表 1、表 2)。
表1 學生對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的整體評價(%)
表2 學生對護理學基礎雙語授課教師的評價(%)
參與教學的教師也進行了探討,大家一致認為雙語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護理專業英語的熱情及積極性,教師的專業英語水平尤其是口語水平得到跨越性的提高。另外,在編寫雙語教材以及廣泛查閱護理學基礎原版英語、雙語教材等書籍的過程中,教師學習了許多國內外先進的護理理念和技術,收益良多。
雙語教學為師生提供了學習專業英語的平臺,對提高學生素質和教師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但雙語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課程、教師、學生、教材、教法諸要素決定著雙語教學的效果。通過雙語教學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必須選擇合適的雙語教材,以減輕教師編教材、備課的壓力。對于非英語專業教師而言,在英語詞匯量、口語能力及授課經驗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學校應組織相關教師參加雙語教學師資培訓班,提高教師雙語教學能力。此外,學生英語水平,尤其聽力水平還有待提高,需配合專業英語的學習加強聽力訓練。
[1]萬麗紅,賴淑英,林細吟,等.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模式的探討與改進策略[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2):922-923.
[2]李偉,商磊石.發展高職護理雙語教學[J].實用護理雜志,2012,18(6):70-71.
[3]蘇銀花,段功香,趙玲,等.小組契約教學法在本科《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0,25(4):70-72.
[4]史蕾,周克雄,羅晨玲,等.參與式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6,20(7):1861-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