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路昌
(云南省南華縣衛生局防艾辦,云南 南華 675200)
● 艾滋病防治 ●
云南省南華縣暗娼艾滋病干預模式淺析
周路昌
(云南省南華縣衛生局防艾辦,云南 南華 675200)
為擴大暗娼干預的覆蓋面,切實提高和保障干預效果的有效性,南華縣通過與轄區公安、工商、計生、文體廣電旅游局、縣委宣傳部、社區等建立協調及聯動實施機制,針對娛樂場所業主及其暗娼人群建立多部門協作、分工合作工作機制,實施對口管理、業主負責制、HIV檢測卡和定期督查、獎懲管理等綜合干預措施方面進行了實踐與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經驗。
艾滋病;暗娼;行為干預;娛樂場所
造成艾滋病疫情進一步惡化的潛在威脅主要來自經性途徑的傳播。性亂行為涉及人口基數大,傳播范圍廣,造成的社會危害極大。而艾滋病/性病經性途徑傳播流行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娛樂場所及出租屋提供性服務的暗娼中安全套使用率低。因此,針對暗娼開展艾滋病預防干預工作,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關鍵工作[1]。為此,云南省南華縣通過與轄區公安、工商、計生、文體廣電旅游局、縣委宣傳部、社區等建立協調及聯動實施機制,在針對娛樂場所業主及其暗娼人群建立多部門協作、分工合作工作機制,實施對口管理、業主負責制、HIV檢測卡和定期督查、獎懲管理等綜合干預措施方面進行了實踐與探索,為在該特殊人群中實施多部門聯動開展干預工作提供理論基礎和新思路。
2006年,南華縣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制定了《南華縣公共場所艾滋病監測檢測及行為干預監督管理實施方案》,明確了6個單位、每個單位1個季度輪流牽頭對公共娛樂場所開展1次聯合執法檢查的制度,并要求所有在南華縣轄區的娛樂場所從業人員每半年進行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和1年進行1次健康檢查辦理健康證。
1.1 實行責任目標層層管理制度
每年由縣防艾辦與22個成員單位、4個社區簽訂防艾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明確各部門、社區的工作職責,實行層層落實責任制,為南華縣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2 摸清底數
開展規模調查,摸清底數,為干預工作提供第一手資料。南華縣圍繞“重點人群重點防控,重點區域重點防控”的工作原則,自2009年起,每年由縣防艾辦牽頭,縣公安、工商、文體廣電旅游局、疾控中心、4個社區流動人口管理員組成工作組,對轄區場所和暗娼人員進行規模調查,繪制分布圖,較為全面地了解當地場所的分布、特點、人群數量等,為后續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提供依據。同時,南華縣把4個社區作為防艾示點,每個點給予工作經費 3000~5000元,每月給予管理員100元的補助,利用社區流動人口管理員熟悉情況的優勢,對轄區新增的低檔暗娼進行掌握和信息反饋,以保障干預不留空白。 目前南華縣城區有娛樂場所17家,暗娼規模估計130余人,其中高檔約120人,低檔約10人。
1.3 對口管理,實行業主負責制
每年年初,由轄區的衛生、工商、文體廣電旅游局分別“對口”與賓館酒店、美容美發店、歌舞廳的業主/老板簽訂防艾責任書,計生與賓館酒店簽訂安全套擺放協議,明確各業主/老板的職責。每季各部門組織對“對口”業主/老板進行防艾政策法律法規、基本知識培訓,營造人人參與防艾工作的氛圍,提高業主/老板的防艾責任意識,使其主動、有效參與到娛樂場所防艾工作中。
1.4 提高HIV檢測可及性,實行檢測卡管理
艾滋病檢測是高危人群行為干預的重要內容,也是工作難點之一。為促進暗娼接受HIV檢測,通過外展宣傳、業主動員、同伴骨干現身說法等,使目標人群感受到檢測的好處和社會的關愛,動員轄區的暗娼人群每半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和HIV檢測,對檢查合格者和HIV檢測陰性者,由縣疾控中心負責發放健康證和檢測卡,實行“一證一卡”管理。同時,對檢測結果進行及時的告知和提供咨詢服務,在辦理健康證和檢測卡的過程中免費發放安全套、派送愛心小禮物等。通過幾年的實踐,使動員檢測逐步規范成為常態工作,檢測覆蓋率不斷得到提高。
1.5 開展多部門聯動定期督查
2006年,南華縣建立了由縣衛生、公安、計生、宣傳、工商和文體廣電旅游局6家部門參加的公共場所防艾聯合督查機制,抽調人員組成工作組,每季度由6家單位輪流牽頭,深入到娛樂場所進行防艾工作督查。主要對場所內宣傳資料張貼、從業人員培訓、健康證、HIV檢測卡、安全套發放使用記錄、業主防艾目標責任書落實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同時,針對重點場所增加檢查的頻度。
1.6 建立獎懲機制,保障措施有效落實
為激發場所業主/老板參與艾滋病干預工作的積極性,南華縣在兩輪防艾人民戰爭表彰會中,將業主/老板納入縣委、縣政府表彰的對象,頒發先進防艾業主獎。通過表彰獎勵,使他們在娛樂場所行業內起到標兵示范帶頭作用。同時,對督查中不執行防艾措施的業主,尤其本場所暗娼又無健康證和艾滋病檢測卡的業主,首先對業主進行耐心說服教育,其次要求其限期、主動帶領本場所內無證無卡人員,到縣疾控中心進行體檢和檢測辦證卡。對拒不整改的業主,按《艾滋病防治條例》等法規進行處罰。目前共累計處罰19家,處罰金額500~1000元不等,起到了以案警示的目的。
多部門聯合參與對娛樂場所業主及其暗娼人群開展干預工作,擴大了干預覆蓋面,提高艾滋病檢測率,降低暗娼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克服了縣級疾控中心力量薄弱的問題。
認真貫徹執行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條例》[2],建立多部門協作、分工合作工作機制,實施對口管理、業主負責制、HIV檢測卡和定期督查、獎懲管理等綜合干預措施,南華縣艾滋病防控措施有力,艾滋病疫情態勢平穩,南華縣娛樂場所干預覆蓋率達100%,2009-2013年9月HIV/AIDS疫情報告情況見表1。
暗娼月均干預覆蓋率保持在96%以上,HIV檢測率達99%。2010-2013年暗娼哨點監測數據顯示,暗娼HIV陽性率由2%降到0%,見表2。

表1 南華縣2009-2013年9月HIV/AIDS疫情報告情況 例

表2 南華縣2010-2013年暗娼哨點HIV監測情況
3.1 領導重視
南華縣委、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防艾工作,始終把防艾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議事日程。2009年南華縣被確定為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以來,健全完善了防艾委員會、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項目辦公室,防艾委成員單位22個,示范區辦公室設在縣衛生局防艾辦,每年縣本級財政投入經費6萬元用于暗娼聯合執法,招考選調4人充實到示范區項目辦和疾控中心防艾科。結合縣情先后制定出《南華縣艾滋病/性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工作方案(2009-2013年)》[南防艾委〔2009〕13號],《南華縣公共場所艾滋病監測檢測及行為干預監督管理實施方案》[南防艾辦〔2010〕2號]等系列文件,有力促進干預工作整體推進。
3.2 部門合作
近年來,南華縣實施的對口管理、業主負責制、HIV檢測卡督查、獎懲管理等綜合干預措施的探索和實踐,有效擴大了暗娼干預覆蓋面和檢測面,取得了較好的干預效果,尤其通過開展檢測卡管理,也間接對繼續從事賣淫活動的陽性暗娼進行了管理。這些措施之所以能得到很好的落實,是宣傳、衛生、公安、文體、工商等多部門發揮職能優勢,配合協作的結果。
3.3 社區參與
由于暗娼流動性大,尤其低檔暗娼活動場所(如出租屋、小旅社、站街等)較難管理,使其對低檔暗娼人員情況難掌握,因此,利用社區的參與,對低檔暗娼干預也發揮了重要優勢。
[1] 王麗艷,呂 繁,劉中天,等.某市婦教所與娛樂場所暗娼的高危行為比較[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3,9(6):352-354.
[2] 云南省人民政府.艾滋病防治條例[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
(本文編輯:張永光)
R512.91
A
1003-2800(2014)11-0738-02
2014-07-24
周路昌(1976-),男,云南南華人,本科,主管醫師,主要從事艾滋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