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志強
摘 要:當前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服務不足的問題,嚴重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本文基于銀行信貸機制的三方博弈,分析影響商業銀行服務中小企業的影響因素,并就中小企業自身、商業銀行信貸機制和監管機構政策三個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中小企業;信貸機制
近年來,如何實現商業銀行服務中小企業,提升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一直是各級政府以及相關監管部門工作的重點,各地都紛紛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來引導鼓勵、引導銀行信貸投向。而與此同時,各家商業銀行也認識到了中小企業信貸市場的發展潛力和利潤空間,并將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作為經營發展的重點。盡管如此,目前中小企業在授信額度、融資規模以及資金成本方面仍然沒有獲得根本性的改善,出現了“政府喊得響,銀行應得緊,企業等得急”的奇怪局面。表面上商業銀行在支持實體經濟的經營導向與當前的監管政策指引并不相悖,但是其結果卻大相徑庭。
部分學者認為商業銀行信貸機制與實體經濟之間的背離是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偏離,即商業銀行違逆了監管部門的委托代理關系,問題核心仍然于商業銀行認識有偏差或者監管措施缺乏硬約束。事實上,大部分商業銀行至少在形式上并沒有違背中央銀行、銀監部門等監管機構的政策,部分商業銀行也為服務中小企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犧牲了在其他項目的收益,因此將監管機構作為具有利益沖突的博弈方顯然有些牽強。本文認為,出于風險防范的需求,商業銀行對企業信貸資金需求進行一定的限制或采取相應的信息鑒別機制、激勵機制,以實現對不同風險企業的分離,而這一信貸機制所包含的的利益關系沖突往往是造成企業融資不暢的主要原因,對于商業銀行服務中小企業具有更為直接的影響力。
一、商業銀行信貸機制三方博弈模型
(一)基本假設
1、參與者。本文假定在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信貸業務上,存在三個參與者:銀行決策層、決策執行層、中小企業。
(1)銀行決策層主要指商業銀行總行及省屬分行機構,這一層次收益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商業銀行的整體綜合收益水平,股東對于商業經營績效(凈所有者權益)的評價將決定銀行決策層的薪酬獎勵水平;二是監管機構如中央銀行、銀監局的考核,一旦觸碰考核標準底線,將面臨較高的經濟處罰或者喪失決策層地位。
(2)決策執行層主要指商業銀行一線各支行、網點信貸業務負責人及客戶經理。這一層次與中小企業發生直接的業務來往,同時與銀行決策層構成了典型的委托代理關系。決策執行層的收益除固定的工資收入外,大部分來自于專項績效的完成,而影響專業績效的主要因素也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一是經手發放的信貸規模水平;二是經手發放的信貸質量水平。由于目前大部分商業銀行對于不良貸款極為重視,甚至實行不良貸款終身責任制,因此這一因素對于決策執行層負面影響較大。
(3)中小企業作為信貸業務的服務對象,其收益來自于對所獲資金的運用。這一運用既可以是合法合規的運用,也可以采取欺瞞的方式,改變使用用途、逃避監管或者直接拒付本息而接受法律訴訟。
2、經濟人假設。所有的博弈參與方均具有收益最大化的特征,即使銀行決策層要受到中央銀行、銀監部門等監管機構非盈利性政策的指引或者精神獎勵,但是在最終的策略選擇上,仍然以自身收益最大化為出發點。
3、行動策略。銀行決策層具有兩種策略可供選擇,即執行扶持中小企業政策和不執行扶持中小企業政策;決策執行層具有兩種策略,即對中小企業發放貸款和不發放貸款;中小企業對于資金的使用上也存在兩種策略,即選擇對銀行違約或者不違約。
(二)三方博弈模型
考慮到商業銀行薪酬體系較為清晰,對于具體信貸活動(不考慮風險情況下)銀行決策層和決策執行層的收益情況至少在銀行系統內是既定的,換言之,兩者是處于完全信息狀態。唯一具有不確定性的是中小企業的違約情況。假定商業銀行面對的不只一個中小企業,在大數定律的條件下,違約概率可以看做是一個行業公開的信息,在短期內違約概率相對穩定,即中小企業出現違約的概率為P。因此,三方博弈如下所示:
圖1中,ai ,i∈(1,2,3,4)表示銀行決策層的收益。a1、a2是在信貸放款后的收益,由于中小企業違約情況,將直接影響到股東對決策層能力的判斷,同時監管機構也會因不良貸款的增加而進行相應的處罰或者規模限制,因此a1 bi ,i∈(1,2,3)表示決策執行層的收益。由于信貸質量水平與中小企業違約情況P高度相關,因此,b1< ci ,i∈(1,2)表示中小企業的收益。雖然在企業違約后銀行仍保有法律訴訟的權利,但是考慮到目前對于不良貸款訴訟周期較長,抵押品處置往往還受到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預,變現率較低,訴訟成本高,在考核時點商業銀行急于將不良貸款核銷或者打包出售,短期內訴訟并不能對企業造成有效的還款壓力,因此本文不再附加法律訴訟這一博弈環節。 可以看出,如果要實現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服務,即實現“執行扶持政策——放貸”這一路徑,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銀行決策層的期望收益P*a +(1-P)*a 要大于不放貸款所帶來的收益,即 P*a +(1-P)*a >max(a ,a ) (1) 第二,決策執行層的期望收益P*b +(1-P)*b 要大于不放貸款所帶來的收益,即 P*b +(1-P)*b >b (2) 1、條件(1)、(2)同時成立的情況 實際上,這兩個條件都較為苛刻。對于條件(1),意味著在收益相同的情況下中小企業的信貸風險要低于其他領域,或者在風險同等的情況下,商業銀行從中小企業信貸獲得的收益率要高于其他領域。而實際情況是,一些中小企業由于財務管理不透明、抵質押物不足、生產研發能力相對較低、同業競爭較為激烈,多處于產業鏈的中下游,因此在應對外部風險沖擊上的能力也比較弱,易導致資金運用失當,最終使得中小企業違約風險高于其他企業或者政府項目。雖然部分中小企業愿意為資金的使用提供較高的利息支出,但是在經濟下行時期,中小企業報出較高的資本價格反而是一種風險信號。特別是隨著對商業銀行資本安全和風險防控要求的增強3,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成為監管的重點,a 數值將會更小,因此將進一步降低對中小企業信貸收益的期望。
條件(2)中b 遠小于b ,這就導致了執行決策層對于中小企業違約情況更為關注。目前,大部分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側重于考慮銀行資本的整體安全性,盡管對于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給予了較高的績效獎勵,但是在不良貸款問題上并沒有做出較大的區分,信貸不良責任也主要集中在執行決策層面。除非執行決策層能夠獲得較高的收益,否則在經濟下行環境下還是會傾向于大型國有企業、政府融資項目。另外,執行決策層需要改變傳統的信貸業務營銷習慣,補充學習相關的信貸產品、熟悉中小企業經營特點、加大日常維護工作。一方面在路徑依賴的影響下,執行決策層調整工作習慣需要時間相對較長,另一方面這部分習慣調整的成本卻主要以自己承擔為主,因此又會降低預期收益4。
2、條件(1)成立,條件(2)不成立的情況
1)a ≥a 。此時博弈結果將停留在(a ,b ,0)上,中小企業無法獲得信貸支持,但銀行決策層至少可以獲得a 的收益。目前,部分商業銀行盡管在不同渠道表示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服務成果,但是在機構設置、信貸政策、產品研發等方面步伐仍然比較遲緩。例如,一些信貸業務負責人通過改向鄉鎮地區的一些大型集團公司客戶下屬的子公司發放貸款,充作中小企業融資規模,以實現對監管部門的變相達標;大量商業銀行在中小企業融資產品上做出了創新,成為銀行積極服務社會的一種表現,但是這部分創新要么因為脫離現實需求情況5,要么基層信貸業務負責人或者客戶經理不主動去向中小企業推銷,以客戶不滿足產品有關條件為由拒絕應用新產品6。
2、調整商業銀行信貸機制,提高對中小企業信貸的積極性。對于商業銀行信貸機制的調整,將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一方面要根據當前發展需要進行及時調整,由單方面信貸政策的督導轉向整體信貸制度的深調;另一方面要謹慎操作,避免因大量制度調整而產生的制度真空和系統風險。因此商業銀行調整信貸機制,既要給予一定的時間,也要系統有序。具體來說,一是要完善對職能部門、客戶經理的激勵考核機制,在確保風險可控的條件下,調整現有的不良貸款責任體系,建立經濟增加值為核心的績效考評體系;二是建立具有針對性的評級授信體系,調整指標權重,結合地區及行業特色,避免“一刀切”;三是完善差別化的信貸審批流程,堅持“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適當下放審批權限,減少審批環節,對于有條件的支行或者地區可以設立綠色通道,以保證中小企業快速資金需求;四是提升商業銀行金融產品服務創新能力,提升產品的針對性和應用范圍,同時加大同業間的交流學習,積極拓展新型貸款產品試點;五是強化對信貸業務負責人和客戶經理的培訓力度,一方面要提高其對于扶持中小企業的長期性和重要性認識,避免應付任務式的口號宣傳,另一方面促使其熟悉掌握新業務、新領域的特點,盡快培養起熟練地信貸服務能力。
3、細化監管激勵機制,提升監管機構的干預能力。目前對于商業銀行服務中小企業的政策,監管機構已經作出了明確的表態,也形成了一致的認識。但是在具體的政策細節和可操作性上,還有待提高。一是要加大對商業銀行高管的獎懲力度,將是否執行扶持政策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內容,并建立明細的、可量化的、剛性的指標;二是要調整配套政策,如適當提高對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的容忍度,區分中小企業不良貸款造成的資本風險,減少逆向激勵等。
參考文獻
[1]陳曉紅,郭聲現.中小企業融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2]陳雨露,郭慶旺.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3]凡勃倫.科學在現代文明中的地位[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4]李揚,楊思群等.中小企業融資與銀行[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5]吳曉靈,易綱.中國中小企業金融制度報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The Analysis on the Plight of Commercial Banks Service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Solu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ripartite Game of Bank Credit Mechanism
SU Zhiqiang
(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 of China Huarong Asset Management Co., LTD., Beijing 100033)
Abstract:Currently the problem that the service provided by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specially commercial banks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s insufficient has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tripartite game of the banks credit mechanism,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mmercial bank serving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policy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mselves,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mechanism and regulatory policies.
Keywords: commercial bank;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redit mechanism
責任編輯、校對:申建文
2、調整商業銀行信貸機制,提高對中小企業信貸的積極性。對于商業銀行信貸機制的調整,將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一方面要根據當前發展需要進行及時調整,由單方面信貸政策的督導轉向整體信貸制度的深調;另一方面要謹慎操作,避免因大量制度調整而產生的制度真空和系統風險。因此商業銀行調整信貸機制,既要給予一定的時間,也要系統有序。具體來說,一是要完善對職能部門、客戶經理的激勵考核機制,在確保風險可控的條件下,調整現有的不良貸款責任體系,建立經濟增加值為核心的績效考評體系;二是建立具有針對性的評級授信體系,調整指標權重,結合地區及行業特色,避免“一刀切”;三是完善差別化的信貸審批流程,堅持“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適當下放審批權限,減少審批環節,對于有條件的支行或者地區可以設立綠色通道,以保證中小企業快速資金需求;四是提升商業銀行金融產品服務創新能力,提升產品的針對性和應用范圍,同時加大同業間的交流學習,積極拓展新型貸款產品試點;五是強化對信貸業務負責人和客戶經理的培訓力度,一方面要提高其對于扶持中小企業的長期性和重要性認識,避免應付任務式的口號宣傳,另一方面促使其熟悉掌握新業務、新領域的特點,盡快培養起熟練地信貸服務能力。
3、細化監管激勵機制,提升監管機構的干預能力。目前對于商業銀行服務中小企業的政策,監管機構已經作出了明確的表態,也形成了一致的認識。但是在具體的政策細節和可操作性上,還有待提高。一是要加大對商業銀行高管的獎懲力度,將是否執行扶持政策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內容,并建立明細的、可量化的、剛性的指標;二是要調整配套政策,如適當提高對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的容忍度,區分中小企業不良貸款造成的資本風險,減少逆向激勵等。
參考文獻
[1]陳曉紅,郭聲現.中小企業融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2]陳雨露,郭慶旺.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3]凡勃倫.科學在現代文明中的地位[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4]李揚,楊思群等.中小企業融資與銀行[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5]吳曉靈,易綱.中國中小企業金融制度報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The Analysis on the Plight of Commercial Banks Service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Solu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ripartite Game of Bank Credit Mechanism
SU Zhiqiang
(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 of China Huarong Asset Management Co., LTD., Beijing 100033)
Abstract:Currently the problem that the service provided by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specially commercial banks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s insufficient has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tripartite game of the banks credit mechanism,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mmercial bank serving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policy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mselves,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mechanism and regulatory policies.
Keywords: commercial bank;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redit mechanism
責任編輯、校對:申建文
2、調整商業銀行信貸機制,提高對中小企業信貸的積極性。對于商業銀行信貸機制的調整,將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一方面要根據當前發展需要進行及時調整,由單方面信貸政策的督導轉向整體信貸制度的深調;另一方面要謹慎操作,避免因大量制度調整而產生的制度真空和系統風險。因此商業銀行調整信貸機制,既要給予一定的時間,也要系統有序。具體來說,一是要完善對職能部門、客戶經理的激勵考核機制,在確保風險可控的條件下,調整現有的不良貸款責任體系,建立經濟增加值為核心的績效考評體系;二是建立具有針對性的評級授信體系,調整指標權重,結合地區及行業特色,避免“一刀切”;三是完善差別化的信貸審批流程,堅持“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適當下放審批權限,減少審批環節,對于有條件的支行或者地區可以設立綠色通道,以保證中小企業快速資金需求;四是提升商業銀行金融產品服務創新能力,提升產品的針對性和應用范圍,同時加大同業間的交流學習,積極拓展新型貸款產品試點;五是強化對信貸業務負責人和客戶經理的培訓力度,一方面要提高其對于扶持中小企業的長期性和重要性認識,避免應付任務式的口號宣傳,另一方面促使其熟悉掌握新業務、新領域的特點,盡快培養起熟練地信貸服務能力。
3、細化監管激勵機制,提升監管機構的干預能力。目前對于商業銀行服務中小企業的政策,監管機構已經作出了明確的表態,也形成了一致的認識。但是在具體的政策細節和可操作性上,還有待提高。一是要加大對商業銀行高管的獎懲力度,將是否執行扶持政策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內容,并建立明細的、可量化的、剛性的指標;二是要調整配套政策,如適當提高對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的容忍度,區分中小企業不良貸款造成的資本風險,減少逆向激勵等。
參考文獻
[1]陳曉紅,郭聲現.中小企業融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2]陳雨露,郭慶旺.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3]凡勃倫.科學在現代文明中的地位[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4]李揚,楊思群等.中小企業融資與銀行[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5]吳曉靈,易綱.中國中小企業金融制度報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The Analysis on the Plight of Commercial Banks Service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Solu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ripartite Game of Bank Credit Mechanism
SU Zhiqiang
(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 of China Huarong Asset Management Co., LTD., Beijing 100033)
Abstract:Currently the problem that the service provided by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specially commercial banks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s insufficient has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tripartite game of the banks credit mechanism,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mmercial bank serving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policy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mselves,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mechanism and regulatory policies.
Keywords: commercial bank;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redit mechanism
責任編輯、校對:申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