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亮
【摘要】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貿關系是兩國發展以及合作的體現。但是由于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因此經貿往來的程度也就不同。中國與俄國都屬于社會主義帶領下的國家,因此經濟結構多有相似之處,所以一直經濟往來,互幫互助,團結友好。但是兩國在經貿往來之中的關系有發展的較快的時期,也有發展的較為緩慢的時期,本文針對中俄兩個國家間的經濟以及貿易關系的發展進行研究,并論述出促進中國與俄國經貿往來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中國;俄國;經濟;貿易;問題;發展;對策
經濟與貿易是一個國家財政的來源與命脈,因此國家為了增加財政上的收入,讓國家變得強大起來,必須打開國家的門戶,走出去,與其他兄弟國家進行經濟以及貿易的往來。經濟以及貿易的往來不僅是政策上的合作,更是一種發展。中國的基本性質是社會主義,俄羅斯也是如此。中俄兩個國家都是用的“馬克思”哲學,因此頗有淵源。所以在經濟以及貿易上一直都是互幫互助,友好團結。但是因為不同經貿階段的發展不同,中俄兩個國家之間在經貿往來之中也有許多貿易問題。只有將經貿往來之中的問題解決掉,才能促使兩國之間的經濟與貿易往來共同發展。
一、中俄兩國之間在經貿往來之中的貿易問題
1.初級產品占領商品貿易的主體
自從中俄兩個國家建立貿易往來關系之后,雙方所進行的經貿往來之中傳統商品一直是經濟貿易的主體。俄國斯所占的領域非常廣闊,并且物資也很豐富,此外,俄國斯的科技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俄羅斯通往中國的產品除了原材料以外,卻也帶有科技型的,例如:機械產品。但是中國通往俄羅斯的產品都是傳統商品,都是比較密集的、廉價的、勞動型的商品,因此商品的附加價值基本沒有。中國長期出口給俄羅斯的商品有:革制品、紡織品、紡織所用的毛線、零件設備、機電、家具、鞋子靴子、玩具等比較雜亂的商品。俄羅斯長期出口給中國的商品有:礦石、石油、能源、金屬、鋼鐵、動物、木材、化工等商品。縱然在出口給俄國斯的商品名系在目前有所變動,其中機電性質的商品占領份額稍有提升,但是像化工或者機電性質等具有附加性價值的商品卻并沒提升其的出口比例。因此這種初級產品占領商品貿易的主題的局面,對中俄兩個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很是不利。
2.中兩國之間所定制度在貿易之中的問題
(1)稅收問題。俄羅斯從中國進口的各種商品,其中十分之一被收取的關稅都高達進口價錢的四分之一。這些商品有:塑料商品、面料、煙草、白砂糖、汽車、服裝、酒精、紡織品等等,對這些商品收取的關稅平均下來達到了進口費用的三分之一。關稅問題對中國出口是不利的。
(2)投資問題。如果中國想去俄羅斯投資企業,需要在其的境內登記、建立并且注冊新的、分支性的企業,因此這種市場“準入性”的問題使投資變得很麻煩,不利于俄羅斯引進外資。
(3)其他問題。除了稅收問題、投資問題以外,還有在海關上的問題,例如,商品的核實、運輸問題、反走私、打擊腐敗、勞動力流動的問題等等。
3.中俄兩國之間經貿往來缺乏秩序化
中俄兩個國家之間經貿往來之間的問題,隨著經貿往來的頻繁,問題也逐步突顯。在俄羅斯的經貿條例之中有“灰色清關”的規定,這種規定致使中國在出口商品給俄羅斯時,不能走正規的關稅收取與報額的道路,也致使在俄羅斯經商的華人的利益不能受到國家保護。這種規定在給中國帶來不利的同時,給俄羅斯的經濟也有打擊,會使俄羅斯在外匯以及關稅上的收入損失,并且致使其國內的市場經貿缺乏秩序化,與產業發展沖突。中國在和俄羅斯進行經貿往來之間,在貿易仲裁或者是質量監督、信用、通關、保險、銀行的經濟結算等方面的往來都與經貿互通相矛盾。兩國之間經貿往來缺乏秩序化,例如:對合同毀約的現像很多,資金以及貨物被無故的扣押、債務推脫等。
4.兩國接壤地區對經貿往來的負面性
兩國的接壤地區對在地域上的貿易優勢缺乏利用,在接壤地區也沒有創建出口給俄羅斯的商品市場,產品沒有市場性,沒有競爭性,浪費了在地域上的市場經貿優勢。從這幾年開始,中餓兩個國家在經貿往來之中的形勢凸顯,邊境之間的經貿往來幅度上升變得緩慢。其中以黑龍江省為例,沒有創設與俄羅斯在貿易往來之中的通道,致使邊境的貨物無法運轉到俄羅斯。其次,俄羅斯是一個大國,黑龍江和它接壤,應該抓好地域上的優勢,向其發展專業商品、規模商品、旅游、市場等,但是黑龍江所建的與俄羅斯進行貿易的市場,經貿之中的商品專業性很低,大多沒有品牌,種類不專一,交易市場也不集中。最終致使商品貿易在規模上發展不起來,不能借助俄羅斯的力量帶動黑龍江的發展。
二、解決中俄兩國之間在經貿往來之中的貿易問題的對策
俄羅斯和中國,在經濟以及貿易上一直都是友好團結,互幫互助。但是因為不同經貿階段的發展不同,中俄兩個國家之間在經貿往來之中也有許多貿易問題。只有,找到解決中俄兩國之間在經貿往來之中的貿易問題的對策,將上述經貿往來之中的問題解決掉,才能促使兩國之間的經濟與貿易往來共同發展。
1.鼓勵兩國之間互相投資
中國應該對處于俄羅斯邊境地區的中國企業給予鼓勵,讓其多向俄羅斯進行經貿投資,對企業中市場優勢強的,可讓其在俄羅斯之中投資技術,進而在出口貨物或者商品給俄羅斯的時候,可以實施資本方面的輸出、勞務方面的輸出以及技術方面的輸出。此外,還要注意協調雙方邊境在經貿往來之中的政策,以使在俄羅斯務工的中國人員的權益得到合法性的保障。
2.增大進口規模與出口規模
過去,中國都是出口一些傳統型的商品給俄羅斯,在規模上也較小,因此中國應擴大對傳統型商品出口的規模,例如:紡織品、帽子、服裝、鞋子等,要加大出口規模。另外對化肥、木材、礦砂、鐵、原油等商品仍應繼續出口。此外,對技術型的商品或者機電方面的商品等的出口要加強。中國還可將特色性的、地域性的商品出口給俄羅斯,例如:水果、蔬菜、玉米、大米等農業品。中國在出口的同時,也不要忘了俄羅斯的優勢,可讓其在航天、機械、船舶等上的能力在中國市場大力發揮,然后中國用自己在醫藥生產、汽車生產、服裝生產等能力在俄羅斯市場中大力發揮。
3.改善兩國之間經貿往來的體制,對雙方之間經貿往來的體制要做出完善,促進經貿往來的秩序化和自由化,擴充經貿往來的領域。
三、總結
自從歷史給我們的經濟教訓,我們知道要想使國家強大,必須打開國家的門戶,與外界交往,與世界往來。中國的基本性質是社會主義,俄羅斯也是如此。中國以及俄羅斯都是在“馬克思”哲學帶領下走上“社會主義”之路的國家。因此兩國之間在政治上不會有體制的沖突,在經濟上也是長期貿易往來。本文對中俄兩個國家之間的經濟以及貿易關系的發展進行了研究,找到了中俄兩個國家之間在經貿往來之中的貿易問題,初級產品占領商品貿易的主體;中俄兩個國家之間所定制度在貿易之中的問題;中俄兩個國家之間經貿往來缺乏秩序化;兩國接壤地區對經貿往來的負面影響等,這些經貿往來之中的問題都將阻礙兩國之間的經貿往來發展步伐,為了解決中俄兩個國家之間在經貿往來之中的貿易問題,必須鼓勵兩國之間互相投資,增大進口規模與出口規模,促進經貿往來的秩序化和自由化,改善兩國之間經貿往來的體制,擴充經貿往來的領域。
參考文獻:
[1]侯鐵建,徐坡嶺.中俄經貿關系中的內在動因和約束條件評析[J].財經問題研究, 2006(12).97-98
[2]陸南泉.對中俄經貿合作形勢的幾點分析[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 2006(07).169-172
[3]張秀杰.開展中俄物流合作促進經貿合作升級[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 2006(06).183-185
[4]周延麗.中俄能源合作發展前景分析[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06(02).101-104
[5]董尊華.中俄經貿關系發展趨勢探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 2006(01).180-181
[6]張健榮.中俄民間貿易中“灰色經營”現象解析[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04(07).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