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海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國各城市、區域的結構,而開發和建設科技園區也逐漸被重視。科技園區的主要功能是幫助創新型企業創建和發展,同時提供一些科技水平高的增值服務。本文首先闡述了科技園區的基本概念,而后討論了開發科技園區的相關內容,例如開發模式以及幾種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園區的開發等,最后分析了建設科技園區的有效措施,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科技園區;開發;建設;科技
美國硅谷是世界知名的高科技園區,它依靠新技術、新知識使高新科技產業得到長足發展。借鑒美國硅谷的成功經驗,我國許多城市都在建設科技園區,新建的科技園區成為政府的稅收大戶。然而我國有些地區在開發建設科技園時存在一些問題,下文將淺析我國科技園區開發和建設的對策。
一、科技園區的概念
所謂的科技園區指的是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地,在聚集基地可以開展教育培訓、科學研究、商業經濟、娛樂等活動。高新技術是科技園區持續發展的動力,科技園區將產、學、研有機結合從而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
二、科技園區的開發策略
1.開發模式。目前我國科技園區的開發只有三種模式,分別是:完全由政府開發和管理,例如: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就是完全由政府開發并進行管理的;政府與大學協作開發與管理,例如:清華大學科技園就是清華大學利用國家財政撥款建設的科技園區;政府和開發商協作開發,政府將一級土地委托給開發商進行開發,開發商有責任完成一些公共設施的施工。
2.農業科技園開發。農業科技園區根據市場需求,將科技和農業生產相結合,從而利用科技加快傳統農業轉型為現代農業的進程。在可操控的環境下利用高新農業技術和設備實施農業生產,從而保障在農業高投入的同時獲取高收入。目前農業科技園區的開發有三種類型,即游覽參觀、科技展示、游覽參觀兼具科技展示。
3.文化創意產業開發。房地產開發商開發科技園區,該園區內主要聚集文化產業,即依靠智力和知識進行文化創意并結合科技創造價值的產業。文化創意科技園主要是從事文化產業的開發、傳播、服務,使科技園區形成文化創意產業鏈,在這個過程中文化創意科技園為該產業提供發展的平臺。
4.民營科技園開發。民營科技園區是民營企業的聚集地,民營企業進行技術研發并將研發成果轉化為技術,高新技術成為企業的生產力。民營科技園在園區內為企業建立一系列的公共設施并為企業提供服務。當前我國民營科技園有三種類型:政府完全出資型、政府支助民營企業型、民營企業自辦型。
三、科技園區的建設策略
1.對關鍵要素進行分析。科技園區的發展需要許多要素共同作用,科技園所處區域、相關政策支持、文化教育、管理機制等關鍵要素都會對科技園區的發展產生影響。不同的科技園區有著不同的發展特點、科技園區內企業生產經營范圍不同、科技園區發展所處階段都會對發展策略有所影響。所以科技園區的發展戰略應該結合企業、科技園區的特點等實際客觀情況以及影響科技園區發展的關鍵因素制定合理、科學的發展計劃。例如:科技園區的發展處在準備階段就應該分析影響科技園區發展的要素,然后做出合理的規劃。在科技園區的發展階段應分析各類影響因素充分挖掘科技園區的潛力并將其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2.集技術與金融于一體。高科技投入促進高產出是科技園區發展的特點,科技和資金是保障科技園區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由于科技園區的需要大量資金才能發展的特點,需要科技園區通過市場籌措資金,因而如何利用市場籌措資金是科技園區發展的關鍵。所謂的技術與金融于一體就是將技術和金融有機結合起來,利用高新技術幫助科技園獲得資金同時把資金投入到高科技的研發和引用上,使科技園區的科技持續發展,因此資金和技術相輔相成。具體做法:一方面政府利用相關政策進行調控將社會上的流動資金調節到高科技園區的發展上,同時加大對科技園區經濟上的支持,利用政策導向使政府資金和社會資金同時為科技園區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拓寬科技園區發展資金的籌集渠道,即利用金融投資機構和金融中介機構為科技園區的發展提供資金。
3.建立保護機制。科技園區在高收入的同時其高風險也是并存的,科技園區的發展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投資風險的存在會直接影響科技園區發展的成功與否。要想規避發展的風險就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科學的保護機制保護科技園區健康的發展。因此科技園區發展以生產為第一要務,即通過產業的生產促進科技園的發展而不是像房地產開發一樣只關注短期效益。科技園區內的產業發展不能急功近利,應該穩步發展,根據實際需要一步步完善服務設施為產業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趙作文.科技園區開發與建設策略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09
[2]徐桂紅,李鳳蘭.基于態勢分析法的深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策略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3(22)
[3]王桂樓,黨成.對淮安市蔬菜科技園區建設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3(22)
[4]呂貝克.我國高科技園區管理體制變遷研究[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