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世紀80年代早期以來,寶石雕刻藝術可謂是百花盛開,而北美的寶石藝術之花更是爭奇斗艷。許多寶石藝人受到德國雕刻家Bernd Munsteiner等作品的啟示,如Michael Dyber和Larry Winn。然而,北美寶石藝術依舊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傳統的東西在寶石雕刻中很少。不少因素都影響到了北美風格的形成,其中有喜歡70年代美國土著珠寶,迷戀80年代晶體,研究90年代標志性設計,眾多買家提高了對寶石雕刻的認識以及對寶石雕刻水平的鑒賞水平。另外,一年一度圖森寶石和礦物展以及周圍城市舉辦的一系列展覽對北美寶石藝術也有很大影響。
關鍵詞:北美寶石藝術;創新;分析寶石藝術家將獨特的光學與物理特征的利用,在進行藝術作品創造的同時也將人們對地球天然之美的認識徹底喚醒。因此,Crevo shay向北美頂級的寶石藝術家提出創作代表地球的寶石作品的倡議,其共同主題就是希臘大地女神蓋婭,有10位藝術家響應了她的倡議。他們超越了傳統作品的技術與藝術手法,創造了豐富多樣的作品,將他們的新視野充分展示。
1北美寶石的創造靈感的淵源及工藝趨勢
不僅Bernd Munsteiner與其他德國雕刻家創作的作品影響到了北美寶石藝術家的作品,同羅馬和希臘印紐和鑲嵌作品,中國與南美印第安雕件、維多利亞浮雕作品、俄羅斯和意大利的鑲嵌工藝以及遍布全球的很多宮殿中陳設的各種古代藝術品也影響到了北美寶石藝術家的作品。同時,北美金石藝術還受到了從19世紀到20世紀早期興起的文藝復興的影響。幾百年來不斷開發出的磨刻面、磨蛋圓面、雕琢技術都要用到磨機、鋸割機以及磨盤,這些技術都是為了將堅硬的寶石材料雕刻成形。無論是手動還是以水或者電作為動力,這些工具的材料都必須比那堅硬的寶石材料更硬。現代技術在寶石界的融入使得寶石匠們獲得了新的工具,其加工變得更快更準。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很多藝術家出生的人士從事北美寶石加工工作。很多藝術家都是多面手,在加工中使用了不同的繪畫介質、表面、雕琢工具,甚至結合很多方法。一點點的嘗試都可以使他們打破障礙。同時,這些寶石匠還潛心鉆研工藝技術,對工藝觀進行重新塑造,使自己的藝術視角現實化。
2北美部分寶石藝術作品的描述
能說明當代北美雕刻家演繹的技藝與創造性的作品是Lawrence Stollers的Montana瑪瑙雕件。這件“自由飛翔”具有Paula Crevoshay創意,它被刻畫成一只展翅飛翔的大鳥,其寬度接近6英尺(15cm),上面鑲嵌了一塊9.72ct的黃玉及一塊33.94ct的墨西哥毆泊。Elizaberth Beunaiche除了使用固定軸切磨機之外,同時也采用了一種電動手握式的工具來對作品進行精細刻畫,使得她所雕刻的26.29克拉的碧璽雕件上的線條與表面拋光效果極佳。同時在她的作品“曙光”中她還用形態不定的礦石材料來對作品進行鑲嵌制作。“曙光”總長4.3cm,Beunaiche用條紋狀赤鐵礦作夜空,用一黑色經簇狀石英表示亞利桑那鳳凰城的城市之光,為了表現高山的形態,在作品中特意鑲嵌上一塊綠玉。
GlennLehrer的刻品“Torus”已經注冊了商標。它是標準圓鉆形琢型的一個翻版,作品中間的一個孔,可以用來鑲嵌其他寶石。這件鑲于“Ishtar十字”的31.12克拉紫晶的背后刻有從中心往外旋轉的線條,呈現出龍卷風的樣式,這樣的設計使得材料展現出了動感。而Thomas mcphee的寶石雕刻以細膩和典雅之美而聞名,其制作的“大地女神”是一件173.16克拉的水晶雕件。該作品選用純凈通透的水晶單晶體,通過背凹式浮雕將希臘大地女神蓋婭的披發特寫清晰的展示。
3寶石藝術的意味
寶石的藝術意味,首先體現在寶石的晶亮閃耀程度以及顏色這些外觀上,每種類型的寶石的特征都有特定意味。從自己喜歡的角度上去辨別鉆石的“火”和顏色,就是一種特殊的藝術享受。另外寶石的不同色調也體現著一定的藝術意味。有些翡翠會出現不同數量,不同形態的紋理,這又是一種藝術意味了。另外,如瑪瑙的晶體以及其他寶石可能出現的包裹體,花紋,圖案都有裝飾性,也可以將這些當成是另一種藝術意味的表露。在這些工藝美術品的欣賞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概念。了解寶石藝術意味,不僅對個人選購寶石飾品時有借鑒作用,同時在寶石營銷時也有特定意義。
4北美寶石藝術創新的意義
科學鑒定的結果決定了寶石的經濟值,可是寶石的藝術性對它的經濟價值的估定也有很大影響。寶石晶體的大小、透明純凈度、色彩的鮮麗程度,以及其在藝術方面的體現,不是用一般物品的價格可以衡量的,雖然寶石晶體大小并不是藝術性評價的內容,但是藝術性相近的寶石,晶體尺寸越大,經濟值就越可觀。稀世珍寶,價值連城,甚至無價之寶都不是隨便定出來的。對于一些不十分純凈,帶有一定“缺陷”的寶石,如果其“缺陷”的圖案、花紋、斑點帶有藝術性,那就不能被稱為“缺陷”。有藝術欣賞能力的人不會嫌棄它,從這一點上來看,科學鑒別與藝術欣賞間就有稍稍不合的地方,然而正是因為這一點,這類寶石的經濟價值就不會被貶低。但是,無論如何它們的經濟價值總比不上完美寶石。
近年來,材料的合成工藝水平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大大提高,人工晶體與人造也進入了市場。用這些材料制造的飾品,從外觀和藝術性上來衡量,有些幾乎可以做到以假亂真的,鑒別它們的真假需要用科學的方法,以免打亂經濟價值的核定標準。然而,人工合成的寶石作為工藝美術品以合理的價格進入市場是完全應該而且需要的。如果從“流行藝術”的觀點來看,它更有經濟意義和市場價值。舊時代名工巧匠的偶然創舉是不能同科學技術發明者創造出來的工藝品比較的。科學技術發明者根據科學規律探索出來的可靠工藝制造技術是值得人欽佩的,所以,人工晶體,合成寶石的藝術性和其經濟價值,雖然不能和天然寶石相比,但卻也不能低估,由此可以看出,寶石已經把科學、手工藝、藝術連成了一條紐帶,預期在新世紀中將為大眾生活添上更加瑰麗的色彩。
5從寶石藝術漫談藝術欣賞
為了更好地了解寶石藝術欣賞問題,我們有必要先對藝術欣賞時需要掌握的基本觀念作簡單的介紹。目前,我國藝術觀念的基本內容包括傳統的與接受西方影響的現代觀念兩種。傳統觀念在歷史上長期受封建社會文化的影響,把藝術只是當一種技藝來看待,所謂“雕蟲小技,壯夫不為”的從業者的地位與搞經世文章的人有很大差距,雖然如此,仍然有很多人去研究藝術,其創造出來的輝煌成就,被人們稱贊不已。因為這樣,中國藝術才有發展,水平才有提高。參考文獻:
[1] 張榮紅.首飾藝術的科學性研究[J].寶石和寶石學雜志,2004,6(2).
[2] 余平.地球之聲——北美寶石藝術的創新[J].珠寶科技,2002,14(3).
[3] 程傲君.融創新精神于藝術素質教育[J].學園,2013(7):158.
[4] 吳小軍.首飾連接結構的創新性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09.作者簡介:秦宏宇(1970—),男,河南許昌人,碩士,講師,從事地質、寶石材料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