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明柱
摘 要:文章對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澆筑出現裂縫滲透的類型進行了分析,同時對導致裂縫出現的原因進行了探討,對預防混凝土裂縫的出現提出了相應的意見,為了提高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水平在材料應用和技術提高方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縫滲透;成因;預防措施
1 前言
近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經濟不斷發展過程中,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規模和建設數量也有了很大的發展,慢慢的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非常常見的施工材料,其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其本身的性質導致其出現了滲漏非常嚴重的問題,這樣對水利工程的質量有很大的負面影響。為了避免出現滲漏的問題,避免出現混凝土內部滲入很多的水分,出現這樣的問題不僅僅會導致水利工程的抗滲能力出現下降的情況,同時,對施工中使用到的鋼筋也會帶來銹蝕影響,因此,對水利工程的承載能力以及水利工程結構的穩定性也有很大的影響。為了更好的保證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對出現裂縫的成因要進行很好的分析,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能夠更好的提高水利工程的應用效果。文章對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原因進行了很好的分析,并且結合相關的經驗提出了施工的預防措施,在施工技術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看法。
2 混凝土滲透裂縫類型
混凝土材料是一種復合脆性材料,在施工中一旦出現拉應力大于抗拉強度的問題,就會導致變形情況的出現,因此,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問題。混凝土出現裂縫有很多不同的類型,按照其位置的不同,可以分為表層裂縫、深層裂縫和貫穿裂縫。按照開度變化的不同,可以將混凝土的裂縫分為死縫、活縫和增長縫。按照產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將混凝土的裂縫分為沉陷縫、干縮縫、應力縫和施工縫。
3 裂縫成縫原因及預防措施
3.1 溫度變化引起的裂縫
導致裂縫出現的原因:混凝土在澆筑以后有一個慢慢硬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水泥和水發生化學反應的情況,這個過程中會出現大量的水化熱情況,導致混凝土內部溫度出現上升的情況,混凝土的內部出現了熱量不能及時散去的情況就會導致內部和外部溫差過大的情況,因此,會出現溫度應力的情況,導致結構出現內部出現受壓的問題,在外部出現裂縫的問題。混凝土在硬化的初期,只是會產生很小的抗拉強度,但是,如果內外的溫度出現很大的情況下,就會出現裂縫的問題。
為防止裂縫出現應該采取的措施:在對混凝土材料進行配比的時候,要盡量選擇使用低熱的泥礦渣水泥,或者是粉煤灰水泥,同時,在進行配比的時候要降低水泥的用量,降低水灰比,對骨料的級配進行改善這樣能夠更好的對水化熱情況進行改善。在進行混凝土攪拌的時候,可以采用新的工藝對混凝土的澆筑溫度進行很好的控制,同時,混凝土拌制的過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外加劑,這樣能夠對混凝土的流動性、保水性進行很好的調節,降低水化熱,將混凝土中出現熱峰的時間進行調整。在施工過程中要對施工的工序進行很好的控制,在澆筑過程中要采取分層和分塊澆筑的方式,這樣能夠更好的保證混凝土在澆筑以后能夠及時的散熱,同時,在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時候在內部可以設置冷卻管道,這樣能夠更好的保證內部和外部之間的溫度不會出現過大的差異。在混凝土澆筑以后要加強對溫度的監控,采取必要的冷卻措施,在澆筑以后必要的養護也非常關鍵,在澆筑以后在混凝土的表面要覆蓋濕潤的草簾或者是麻布,同時要進行灑水養護,這樣能夠保證混凝土在澆筑以后能夠慢慢的進行冷卻。水利工程在夏季進行施工的時候,要避免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出現速度過快的情況,在冬季進行施工的時候,要避免出現溫度過低導致硬化的過程無法實現,因此,在冬季的時候,要采取必要的保溫措施。
3.2 混凝土收縮引起的裂縫
混凝土出現收縮變形裂縫的原因:混凝土在硬化的過程中會出現體積不斷變小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受到一定的約束影響,會導致裂縫的出現。在混凝土構件中,鋼筋率比較高的情況下,鋼筋會對周圍的混凝土產生很大的約束作用,因此,會導致混凝土的收縮受到鋼筋的限制,因此導致構件的局部出現裂縫的情況。混泥土在澆筑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新老混凝土界面交替的情況,這樣會導致收縮裂縫的出現。
預防收縮混凝土裂縫出現的措施。在出現收縮裂縫以后,可以用水泥砂漿對裂縫位置進行修補,這種方法對表面的裂縫情況比較適用。要想避免這種裂縫出現,要對水泥的性能進行改善,同時,對水灰比進行調整,保證混凝土混凝土中的鋼筋均勻分布,這樣能夠避免出現更大的裂縫,同時,要加強對混凝土的養護,在養護方面可以延長保護裝置的覆蓋時間,同時,也可以涂養護劑來進行養護。
4 混凝土裂縫的處理材料和技術
4.1 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
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材料是水泥、硅砂和多種特殊的活性化學物質組成的灰色粉末狀無機材料。這種材料的作用機理是特有的活性化學物質利用水泥混凝上本身固有的化學特性和多孔性,以水為載體,借助于滲透作用,在混凝上微孔及毛細管中傳輸,再次發生水化作用,形成不溶性的結晶并與混凝上結合成為整體。由于結晶體填塞廠及毛細管道,從而使混凝土致密,達到永久性防水,防潮和保護鋼筋、增強混凝上結構強度的效果。
4.2 新型灌漿材料
利用環氧樹脂和聚氨酯在一定條件下制備出可以形成同步互穿聚合物網絡結構的新型化學灌漿材料。該材料綜合廠環氧樹脂漿材和聚氨酯漿材的性能優點,漿材黏度低,凝結時間可調、強度高。水下混凝土灌漿試塊的黏接抗拉強度可達1.05NPa,是一種性能優良,適用性強、適合水下灌漿的多功能新型灌漿材料。
4.3 混凝土裂縫注漿技術
自從環氧樹脂類高分子材料被用于混凝上建筑物裂縫修補工程后,至今它已經成為僅次于鋼材和水泥的第三種材料被廣泛應用。以往傳統方法是靠人工控制將樹脂漿液注入裂縫內。當環氧漿液黏度大,裂縫寬度較小時,這種修補方法并不一定十分成功。由日本引入一種“壁可”注漿技術,則是通過橡膠管的彈性收縮壓力自動完成注漿,緩慢均勻地灌漿壓力可將縫隙中的空氣壓人混凝土毛細管中,并通過混凝上的自然呼吸作用排出,有效地避免了氣阻現象,從而保證了灌漿質量。
4.4 鋼板及碳纖維補強加固新技術
碳纖維補強加固技術是利用高強度或高彈性模量的連續碳纖維,單向排列成束,用環氧樹脂浸漬形成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片材,將片材用專用環氧樹脂膠黏貼在結構外表面受拉或有裂縫部位,固化后與原結構形成一整體,碳纖維即可與原結構共同受力。由于碳纖維分擔了部分荷載,就降低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應力,從而使結構得到補強加固。
5 結束語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澆筑以后出現裂縫非常常見,而且,裂縫的出現對水利工程的質量帶來的影響也非常多,對水利工程的防滲能力以及水利工程以后的使用性能帶來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在進行混凝土澆筑的時候,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裂縫的出現對水利工程的質量進行影響,保證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參考文獻
[1]謝梅良.水利工程混凝土滲漏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M].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0.
[2]李樹國,孫喜龍.水工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及預防措施[J].水利工程,2010.8.
[3]趙士懷.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溫度裂縫控制技術[J].施工技術,1998.5.
[4]韓考城,陳土勝.大體積現澆混凝土的裂縫控制技術[M].湖南城建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