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腺莖獨行菜是中國東北地區經濟價值較高的特種蔬菜,文章介紹了腺莖獨行菜的生物學特性與開發利用價值,詳細闡述了其豐產栽培技術,為大力開發利用這一山野菜資源提供技術支撐。
關鍵詞:腺莖獨行菜;開發利用;栽培技術
腺莖獨行菜(Lepidium apetalum)又稱胡椒菜、辣辣菜、家獨行菜、胡椒草,屬十字花科獨行菜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國、朝鮮、日本、俄羅斯和蒙古等國,在我國東北地區分布較多。腺莖獨行菜的莖葉具有特殊香氣,嫩莖葉可食用,通常用幼苗作色拉用,能夠刺激食欲,還具有利尿、平喘、祛痰止咳等藥用價值[1],也可制作泡菜、腌菜,種子含芥子油,是我國東北林區經濟價值較高的特種蔬菜,深受人們特別是朝鮮族人民的喜愛。
1 生物學特性
1.1 形態特征
株高5~30cm,莖直立,多分枝,具微小頭狀毛。基生葉蓮座狀,平鋪地面,葉片狹長圓形,羽狀淺裂或深裂;莖生葉狹披針形至條形,有疏齒或全緣;總狀花序生于莖尖,花小,白色,花瓣退化成絲狀或無花瓣;短角果橢圓形,具狹翅;花期4~6月,果期6~7月。
1.2 生長習性
腺莖獨行菜喜涼爽溫和的氣候,野外多分布于村邊、路旁、田間撂荒地、山地及溝谷。
整個生育期較短,約53~65d,可分為4個時期,即發芽期、幼苗期、抽薹期和開花結實期。從播種到子葉平展需3~6d,從子葉平展到抽薹為幼苗期,約15d,此時可進行陸續采收,抽薹期約歷時12~15d,開花后25~30d種子便可成熟。
2 開發利用價值
腺莖獨行菜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其嫩莖葉、幼苗具有特殊的清香、微辣,常作沙拉的配料生吃,也可用沸水焯后炒食,或者剁碎做成肉餡,味道鮮美。此外,其與大白菜一起腌制咸菜、制作泡菜,可延長泡菜及腌菜的保鮮期,且風味極佳[1]。
除了食用價值外,還具有較高的營養和保健作用。腺莖獨行菜含有多種維生素、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等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其中,每100g鮮嫩莖葉含胡蘿卜素3.93mg、維生素A0.65mg、維生素C55.0mg、維生素E0.23mg、碳水化合物1.6g、膳食纖維1.6g、鈣188.0g、鉀335.0mg、鈉120.8mg、鐵4.7mg、鎂42.0mg、鋅0.9mg、銅0.06mg。其種子含蛋白質、脂肪油、芥子甙等,具有止咳化痰、強心利尿等藥用功能[2~3]。
因此,腺莖獨行菜是集食用、藥用及保健為一身的多功能特種蔬菜,具有較廣的市場前景,加快其產業化發展,有利于更好的開發、利用和保護這一珍貴山野菜資源。
3 栽培技術
腺莖獨行菜一般用種子繁殖,生育期短,可利用各種簡易設施做到全年生產供應。下面主要介紹北方冬季反季節蔬菜和秋季作為腌菜用料的栽培方式與技術。
3.1 冬季反季節蔬菜的栽培
北方冬季嚴寒,綠色蔬菜較少,可利用日光溫室栽培腺莖獨行菜,為冬季蔬菜市場提供反季節綠色蔬菜,滿足人們的需求。
3.1.1 整地作畦
在日光溫室內,選擇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壤土作為栽培土壤。播種前,疏松土壤,去除雜草,結合整地每平米施入腐熟有機肥2.5kg,耕細耙平,作畦,畦寬1~1.5m,長根據情況而定,畦面要整平、整細。
3.1.2 播種
在日光溫室內,冬季隨時可播種,若要在春節期間上市出售,可在農歷11月末或12月初播種,2~3周即可采收。一般采用撒播或條播,每畝用種量2.5~3.0kg,行距為15cm,播種后覆一薄層細土,輕微整壓后澆水保濕。
3.1.3 苗期管理
播種后2~3d即可出苗。當第1片真葉長出后,需要間苗,清除雜草,株距保持8cm,間苗移栽后澆1次水,苗期保持土壤濕潤。生長期間,應除草2次,可追肥1次,每畝施尿素10kg。苗期腺莖獨行菜的主要蟲害有蚜蟲、黃條跳甲等,可噴施50%敵敵畏乳油1200~1500倍液進行防治。
3.1.4 采收
一般播種2~3周后即可陸續間拔收獲,當株高8cm~15cm時,莖葉柔嫩,可采摘嫩莖葉,平均畝產1000kg以上。
3.2 芽菜栽培
3.2.1 種子處理
在播種前將種子用40℃溫水浸種12h,再用清水淘洗3~5次,洗去黏液,晾干明水,待播。
3.2.2 培育芽菜
首先選擇培芽器皿,可用盆、播種箱等容器,將容器清水潔凈后,底部襯上3~4層濾紙,然后將種子均勻地撒在容器上,上面再蓋上黑色塑料膜,置于20~25℃室內,每天揭膜噴水1~2次,出芽后1周揭去黑膜使見光綠化,約10d即可收獲。
3.3 作為腌菜用料的栽培
東北地區人們喜歡在冬季制作腌菜,腺莖獨行菜作為腌菜配料,可使腌菜的口味、品質和保質期得到大幅提升。作為腌菜配料需要在冬季收獲,因此,宜進行秋播。
3.3.1 整地施肥
夏季作物收獲后,進行細致整地,清除雜草,每畝施有機肥3500kg,疏松土壤,整平整細,然后作畦,畦的規格如上。
3.3.2 播種
一般8月下旬播種,播種方式為條播。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15cm開淺溝條播,每畝用種量約1.5kg,播種后覆細土1cm,澆水,保持土壤濕潤[3]。
3.3.3 苗期管理
秋播的腺莖獨行菜3~5d出苗,苗期管理基本與上述相似。當苗高6~10cm時,可適當追肥速效氮肥2次,一般9月中旬進行第1次追肥,每畝施尿素10~15kg,10d后第2次追肥,追肥后澆水,并經常保持畦土濕潤。
3.3.4 采收與加工
10月中旬,株高15~20cm時,可收割上市。腺莖獨行菜采收后,置于陰涼處攤晾1~2d,然后摘除老葉與枯葉,用流水清洗干凈,控干水備用。根據個人口味將備好的佐料均勻地抹在腺莖獨行菜上,放于陰涼處半個月即可食用。
腺莖獨行菜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較高,其種子還有藥用作用,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市場前景廣闊,其栽培技術操作簡單,成本低,收益高。因此,東北林區應積極開發利用這一山野菜資源。
參考文獻
[1]張玉芹.獨行菜的開發應用[J].現代農村科技,2011,13:16.
[2]于淑玲.獨行菜的栽培及其利用價值[J].特種經濟動植物,2003,12:30.
[3]劉厚誠,劉新瓊,饒璐璐,等.野菜栽培與加工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杜運長(1964-),黑龍江省海林縣人,大學本科,黑龍江省柴河林業局森林資源監督專員,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