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勝
摘 要:森林防火問題一直在說,一直都沒有從根本上杜絕森林火災,從主觀來說是森林防火機制不夠健全,傳統的模式無法滿足發展需求,但從根本上來說,是防火人員對其不夠重視,這就要求建立以人為本的防火原則,最大限度的降低損失,有效的保護森林資源,與實際相結合,促進森林防火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森林防火;問題;措施
前言
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人們對生態建設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增強,林業投入也在不斷增加,森林覆蓋率有所提高,林業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但問題也隨之出現,火險等級在不斷提高,防火難度不斷增加,嚴重威脅林業生態安全,文章對當前我國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
1 目前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 發現火情的能力亟待提高
首先,山區情況決定無法杜絕火種上山。從其原因來看,我國的森林幾乎全部在山區,山巒疊嶂,溝壑縱橫,林區小道很多,生產用火十分頻繁,巡山護林人員無法遏制火種上山,同時受到林區環境的影響,一旦發生火災,很難第一時間發現并撲滅。
其次,缺乏專業的巡護人員。我國多數的山區森林管理人員都是從就近農民中選擇的,一旦遇上農忙或者是其他的情況,則無法將精力過多投入到山林管理中;同時管護人員以老齡化人員為主,面對面積較大的森林管理起來難度較大。
最后,巡護觀念意識較為淡薄。我國巡山護林人員的工資較低,很難維持一個人的日常開銷,而且常年以林為家,大山是其生活的主要環境,工作環境十分惡劣,影響其工作的積極性。要是兼職巡山管護人員,則由于管理條例不到位,管理人員的責任心較差,多數守護人員都存在誰毀林誰負責的心態,防火工作意識十分淡薄,影響管理水平的提高。
1.2 對山火的控制能力亟待加強
首先是多數人員撲火經驗不足,多數人員都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一旦遇到火勢兇猛的山火,束手無策,只能盲目撲火,導致事故損害的增加。同時,人力組織難度較大,林區的人相對較為分散,很難在第一時間趕赴火災現場,錯過最佳的撲救時間。另外山區的通訊事業不是很發達,一旦遇到火災,只能依賴基層群眾進行,正規的森林防火機構往往無法發揮作用,嚴重影響森林撲救工作的開展。
1.3 防火撲火的基礎十分脆弱
主要是由于林區的消防通道建設不到位,武警官兵及撲火隊伍無法在道路暢通的情況下及時達到火災現場。同時,覆蓋山區的通訊設施不夠完善,存在無法覆蓋區域,撲火工作難以呼應。
2 產生森林火災的原因
2.1 客觀原因
首先,火災具有難以預見性。森林火災是一種突發性強、地域廣、蔓延快、處置難的自然災害,未發生往往難以預見,增加了森林火災預防的難度。
其次,氣候因素難以控制。近年來,全球氣溫上升,高火險天氣使得森林火災多發。同時林區的灌木、雜草生長旺盛,大量的草干枯,可燃物的增多,導致森林火災頻發。
再次,火源的管控難度較大。受到我國傳統種植習慣的影響,很多群眾有燒田邊地坎的習慣,而且還有燒香祭祀的習俗,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火災隱患,增加了管理的難度。
最后,查處個案的難度不斷增加。在調查火災原因的時候會發現,部分火災是由一個丟棄的煙頭引起的,但要找丟棄的人難度卻如大海撈針,往往成為無頭公案。還有部分火災是由人為故意造成的,是有意報復,預謀縱火,但取證難度較大,不利于案件的偵查開展。另外,當前我國對火災案件的立案標準不夠明確,影響管理工作的進展。
2.2 主觀原因
首先,防范措施不到位。當前,我國對森林火災的防范宣傳不到位,很多地方的宣傳都是走形式,只是用于應付檢查,導致全局的防火意識較差。其次是組織領導不到位,部分地區建立了護林防火機構,但僅用來發文件、責任與職能劃分不夠明確。再次,督辦措施不到位,部分督辦組下去督辦只是憑文件判斷,沒有找出問題,對問題也沒有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最后,撲火隊伍建設不到位。
其次,撲火措施不到位。首先是專業的撲火隊伍不到位,一旦火災發生,專業隊伍往往無法及時趕到,即便趕來,也無法確保將火撲滅。同時,撲火隊伍的專業知識培訓不到位,導致撲火人員對撲火的要領掌握不夠全面,缺少培訓,無法完成預期的目標。最后,隊伍的體能訓練不到位,導致人員體能相對較差,一旦需要上山撲火的話,無法滿足體能需求,堅持不到最后,影響撲救效果。
最后,處罰措施不到位。對政策的落實不到位,執行力度較差,干部追究責任制不夠及時,使得干部思想麻痹,存在僥幸的心思。同時對違法違規人員的處罰措施不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違法違規人員的犯罪行為,增加了管理的難度。
3 森林防火的有效對策
基層防火工作在未來的森林防火工作中必須作為重點工作來抓,要做好抓基層、強基礎、苦練基本功的工作,真抓實干,從實際出發,確保森林防火工作的質量,保證我國森林防火工作的效率。
3.1 建立聯防體系
基層防火工作必須要做好社與社之間、鄉鎮與鄉鎮間、村與村間的聯系,建立聯防機制。如果單憑一家一戶、一社一村的力量各自為政去做防火工作,是無法達到預期的工作目標的,必然會影響到防火工作的進展。必須要發揮"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建立并完善聯防機制,不定期針對各自的情況進行溝通,嚴格按照規定進行管理,加大執行的力度。
3.2 建立專職隊伍建設
山區森林防火工作必須要實行兩支隊伍建設。首先是巡山護林隊伍的建設,要定時、定職責、明晰巡山護林人員的權責,加強護林人員的整體聯動性,將情況直接通報給相關部門,深化考核規定,加強人員職責管理,將責任落實到人。其次是建立專業與非專業兩種隊伍,確保滿足防火工作需求。
3.3 建立基層責任制體系
首先,完善現有的責任制度。當前,森林防火責任書多由鄉級以上簽訂,村、社、護林人員卻鮮有簽字,而且缺乏有效的考核辦法,獎懲措施不到位,多數流于形式,沒有實際效果。所以,在森林防火責任書的簽訂上,不僅要有軟件,同時還要有硬件,才能達到預期的防火責任目標。同時要將森林防火工作納入到巡山護林人員的職責范疇,實行報酬與責任相連的方式,互相制約,提高防火工作水平。
3.4 建立基層防火應急預案
在現有的基礎上建立以村級為單位,編制相應的防火預案,從火情處理、人員組織、物資調配、貨場指揮、應急管理等,在現有的前提下建立可行的方案,避免問題發生時無從下手,做到科學有序撲火,降低損害,最大程度的保護森林資源。
4 結束語
近年來,國家對生態建設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林業的投入也有所增長,森林覆蓋率逐年遞增,資源總量也有了明顯改進,森林防火工作受到廣泛關注。從我國當前的形勢來看,在這方面的防范意識相對較差,在未來的發展中要注意結合國家的發展趨勢,增強防火意識,完善現有的防火措施,確保林業資產及生態環境的安全性,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馮建森.淺析盤縣森林防火技術的現狀[J].現代園藝,2012(14).
[2]周健培.淺議森林防火技術及措施[J].綠色科技,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