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劍梅
摘 要:作為班主任,應根據新時期教育形勢的變化,充分發揮班會課的綜合效能,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創新教育。除了常規管理之外,力求做到五育并重,班會兼行,努力培養適應信息時代需求的人才。
關鍵詞:班主任;素質教育;創新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040-01
作為班主任應根據新時期教育形勢的變化,充分發揮班會課的綜合效能,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創新教育。除了常規管理之外,力求做到五育并重,班會兼行,努力培養適應信息時代需求的人才。現分述如下:
一、貼近生活的思想品德教育
當前,中學生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概括起來有如下新的特點:關心國家大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但思想容易產生認識偏差;對未來充滿著向往,渴望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但人生觀模糊,容易產生個人主義傾向'難以樹立遠大理想,對社會上真、善、美辨別不清,對不良影響的識別和抵御能力較弱,容易迷失方向、誤人歧途,等等。
因此,在班會課上班主任應注重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勇于承擔對國家民族應盡的社會責任,把個人的命運前途和偉大祖國的命運前途聯系在一起,做一個合格的人才。
在德育過程中,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個別談話,個別咨詢,看愛國主義影視片等形式。班會課上則可以采取座談、講座、演講等途徑,對學生日常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學生培養正確
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我在班會課上注重對學生進行“五心”教育(把愛心獻給祖國,把熱心獻給社會,把關心獻給他人,把孝心獻給父母,把信心留給自己),努力把青少年學生培養成為合格公民。
二、強化素質的審美意識教育
如果說德育重在曉之以理,那么美育重在動之以情。只有情動,方可明理。
當今中學生喜歡思索,但缺乏成熟的判斷力,思維敏銳而易偏激,正確的審美觀尚未形成,對是非的辨別不明晰,對美丑的判斷不理智,往往會出現認識上的誤區。
因此,班主任應積極發掘各項活動中蘊藏的豐富的教育因素,聯系實際,弘揚中華民族美德;強化教學,增強學生審美意識;滲透生活,培養良好審美習慣。
班會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陣地。班會課上,班主任可組織學生舉行演講比賽。朗誦比賽,讓學生在優美的語言,動人的詩篇中,認識到美的真諦,感情上受到美的強烈震撼;可組織學生開展書畫比賽,唱歌比賽,充
分發揮學生專長,培養學生的愛好,增長學生美學知識,豐富學生美育情感。
黑格爾說過:“教師是孩子們心中最完美的偶像o"這就要求班主任不僅要用較高的美育理論去開導學生,而且要運用美的形象去感染學生。如衣著樸素得體,舉止端莊文雅,態度和藹可親,板書工整美觀,教室幽靜整潔等等,使學生,“如入芷蘭之室,久而自芳之”,從而開拓美的視野.陶冶美的情操,塑造完美人格。
三、注重個性的心理素質教育
21世紀的基礎教育,必須為一代新人提供更為寬松的發展空間,要讓一代新人在選擇中學習選擇,在嘗試中學會負責,在參與中發展自我。這就要求每個班主任都應注重學生的內心世界變化。
班主任可利用班會課舉辦心理知識講座,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礙問題做出解答'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從而學會維護身心健康,幫助自身了解,戒除不良習慣,化解學習困難消除情緒緊張'解除心理沖突等。心理輔導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問卷調查,集體座談,主題班會均可實施。
班主任只有掌握中學生的心理需求,做他們的知心朋友,認真解答他們所關心的問題真誠幫助他們平息內心沖突,以真善美的甘露來滋潤他們的心田,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作為班主任,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形成正確的人生觀;(2)引導學生學會生存,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行為;(3)引導學生學會合作,鼓勵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4)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幫助學生保持穩定的精神狀態。
要使每一個學生將來都能積極、成功地參與社會生產和生活,要培養他們戰勝困難和挫折'走向成功的能力,就應該培養他們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班主任負有義不容辭的職責。
四、緊扣熱點的信息知識教育
21世紀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與廣泛應用,使教育和學習的數字化生存成為可能,大眾傳媒的發達'給每個受教育者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與日益增多的選擇機會。因特網正走進學校'走進家庭'學習化社會正在形成。在全新的大教育環境中,班主任必須認識到學校教育的有限性。
因此,班主任應正視一個新課題:關注時事,關注科技前沿的信息知識教育。如國內外當前大事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克隆技術,納米技術,中國加入WTO的影響等等,班主任都應納入視野'可利用班會課舉行信
息發布會,發布信息的任務可由班主任完成,也可交給學生完成。力求使信息知識進入課堂,為學生所了解,彌補課本知識相對穩定和相對滯后的不足。
五、正視敏感的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是一個人一生中成長的最重要階段。青少年不僅有心理上的困感,而且有生理上的惶恐不安乃至煩躁、迷惘。這一切都應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關注,不能簡單納入心理教育的范疇。
作為班主任不應回避這一敏感的課題,在班會課上可通過圖片展覽、黑板報宣傳、生理保健知識講座等活動,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正確認識青春期發育的特點和規律,順利地度過心理和生理上的第二“斷乳期”,能健康成長。
總之,素質教育對班主任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班主任應配合學校做到學校、家庭、社會“三力合一”,合作教育,才能切實收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