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志輝
摘 要:在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各個高級中學的化學教師們在課堂上逐漸突破以往教學傳統模式的桎梏,愈來愈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激發,在高效和諧的師生互動中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實踐證明,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實現的化學課上,學生的成績和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此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不斷增強。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心得;主體地位;師生關系;自學能力;主導地位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089-01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凱興斯泰納曾經說過:“一個教師最重要的教學使命就是把學生培養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實際貢獻的人才。簡簡單單地完成知識的傳授只是教學的第一步,而所謂的把學生培養為‘高分兒絕對不是正確的教育理念?!毙碌臅r期,教育部頒布提倡的各項新的教學理念也在鞭策著我們教師改變以往過分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做法,應該切實致力于學生各項能力的進步和提升。化學是一門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科,因此,化學知識的實用價值很強。我們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盡可能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們最多地參與進課堂之中,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得到實現,學生們的化學知識應用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本篇文章即立足于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必要性和有關方面分享筆者的教學心得。
一、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有益于建立和諧民主師生關系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最基本前提。建立一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無疑是教師提升教學效率的關鍵途徑之一。我們努力趨近這一教學理想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說在課堂上加強和學生的互動交流、在課下與學生促膝談心、尊重和理解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個性化理解、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的學生等等。不可否認,無論我們采取何種策略與學生建立一種信任、欣賞的關系,最關鍵的一個前提就是我們教師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對學生的學習潛能有十分的信心。
2、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切實轉化為實際的教學行為。近年來,在國家教育部門的大力宣傳下,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對于教師們而言早已成為一個耳熟能詳的話題,然而,很多的教師在學習過相關的教學理論之后,并沒有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教學行為,一直停留于形式和口號上,而學生們最需要的恰恰是教師實實在在的行動。(1)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更多地表達自己的理解和疑惑。首先,我們在講授基本化學知識的同時,不應該直接將全部的理論和答案一股腦兒告知學生們,學生們做了筆記或者熟記了規律并不意味著學生就真正理解知識了。因此,每當我們講完一個知識點的時候,都要及時地詢問學生們還有沒有疑問或者哪些地方需要再次講解,而不是一味按照自己的進度計劃開展教學。教師詢問學生,征詢學生意見的舉動其實就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具體體現。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逐漸敢于說出自己不一樣的想法或者是對既有知識的質疑,不但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也可以幫助我們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認知結構和習得方式。(2)根據學生們學習的興趣點精心進行備課。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這一教學理念無疑包括很多內涵,其中涉及到尊重學生的興趣點、尊重學生的年齡特點、尊重學生表達自己展示自己的情感需求等幾個方面。在這里,我們主要闡述尊重學生興趣點備課的有關教學心得。根據學生的興趣需要進行備課是新時期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精神的踐行路徑之一。著名的科學家居里夫人說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爆F實的教學中,很多學生之所以在化學課上總是無精打采,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感覺化學知識學習起來枯燥乏味、沒有趣味。激發學生的興趣絕對不僅僅是講幾個笑話就可以輕松實現的,我們首先要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其次要在備課的時候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點,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和課本上的知識完美地結合起來。這樣既保證了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化學知識,也可以讓知識顯得更加鮮活形象、趣味盎然。
二、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實現有益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增強
傳統的化學教學中,教師們還是習慣于手把手地傳授學生們知識,嚴格地監督和管理學生的學習。這樣的模式雖然適合于大班教學,但是卻容易導致學生們養成在學習的各個環節上依賴教師的不良習慣,從而難以讓學生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其實,一方面高中時期,學生們在身體和心理都趨向成熟,這正是培養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好時期。另一個方面,我們教師的教學精力和時間也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能總是給學生們提供最及時地指導和幫助。因此,引導學生們逐漸增長自主學習能力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始終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正是我們幫助學生們增長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舉措。我們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就意味著我們不再要求學生嚴格按照我們講解的思路去解答題目,學生可以更好地根據自己的認知習慣去理解知識、記憶規律;我們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意味著學生可以靈活地對待教師布置的作業,合理地進行選擇完成、重點練習自己的薄弱環節。久而久之,學生在學習的計劃上、思考問題的模式上和學習習慣上都形成了適合自己的“最優模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基本建立起來了。
三、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與教師的教學主導地位是不矛盾的
傳統的教學,教師嚴格掌控整個課堂,將教學主導地位發揮到極致,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們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科學理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但是,我們在新時期更加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浪潮中,也要避免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忽略了自己的教學主導地位。教師的教學主導地位和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是可以共榮共存的,并不是一對矛盾的關系。而且,只有教師有效地將自己的主導地位發揮出來,學生們才能在一個穩定有序的課堂環境中更好地成長和進步。
有一位資深的高中化學教師曾經針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得不到實現的現象作過一個形象的比喻:“每一個學生都渴望可以在化學知識的天空中盡情翱翔,然而教師手中有一根線緊緊捆綁著他們的翅膀,因此學生即使學會了飛翔,也是很難飛得又高又遠的。教師手中的那根線就是壓抑了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綜上所述,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不僅符合高中時期學生的身心特點、更是學生能力提升的現實需要。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與教師的教學主導地位并不矛盾,關鍵是教師要找到一個平衡的點,不斷研究收放自如的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