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銀
摘 要:通過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將會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智能因素的迅速提高。因而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采取兩手抓的策略,以期形成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良性循環達到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目的。
關鍵詞: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103-01
在數學教學中,人們往往比較重視智力因素(即邏輯思維能力、基本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的培養,而容易忽視非智力的培養。從目前的教學動態看,非智力因素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已逐步得到許多老師的認同。本人在教學實踐和探索中,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嘗試性的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本人認為,數學教學中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心理素質、思維品質及審美素質等,具體表現在學生的學習動機、情感、興趣、習慣以及意志等方面。通過對所教學生的測試,我發現不少學生智商并不低,表現得很聰明,但學習成績卻很一般,甚至比較差。為什么會如此呢?通過進一步調查發現,許多小學生家庭生活條件較好,特別是獨生子女,從小生活在長輩無微不至的關愛中,生活一帆風順,很少有大的挫折,缺乏危機意識,因而缺乏持久的強烈的進取心,加上數學教學內容的抽象性,決定了學習數學具有一定的難度,在學習數學的活動中表現出聽課注意力不集中,遇到難題畏縮不前,有問題也不求及時解決,有錯也不求及時改正等現象,非智力因素較低者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這是造成數學學習效果差的重要原因。因而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重視智力因素的培養,同樣也要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可以說,如果沒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推動、激勵和調節,提高數學教學效率便無從談起。
一、動機的激發
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校園里度過的,因此,學校、教師是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主要外因。為此,學校教育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針對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認知層次,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通過介紹數學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及其在某些領域的重要影響,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
2、介紹我國古今數學家在數學發展史上的重大成果及其在國際數學領域中的重要影響,介紹我國中學生在歷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的輝煌成績,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學好數學報效祖國的動機。
3、熱愛學生。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歡,而同時喜歡長相丑的孩子才算真正的愛。學生的心理往往是敏感而脆弱的。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關注每一位學生,特別是那些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要了解他們的困難,耐心細致地進行引導和幫助,通過愛的情感啟迪學生心扉,激發其求知欲與學好數學的動機。
4、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運用優雅親切的教態、生動幽默的語言,創設合適的問題情景,進行準確恰當的講評,加上整潔清晰的板書和靈活機動的教學方法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形成熱烈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積極主動、輕松愉快地學習。
二、興趣的培養
1、結合實際,適當搞一些數學游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提示數學圖形的對稱性、周期性,曲線的優美形態,數學表達方式的優美結構以及數學思想方法運用中的美妙效果,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美,得到美的熏陶,進而對鉆研數學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
3、通過指導學生制作或建立數學模型,進行觀察、對比、分析、歸納,進而用嚴格的數學方法證明所發現的規律,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趣味性。
4、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一些趣味性強的練習題,寓教于樂之中,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良好習慣的養成
教育家迪斯多芬說過:“壞教師給人奉送真理,好教師教人發現真理”。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學生即使有了一定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如果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很難學好這門功課。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教師“如何教”,更要重視學生“如何學”。
四、堅強意志的培養
由于數學知識的抽象性,使得許多學生或多或少地有一種畏懼心理,特別是學習概念性較強的內容時更是如此。另一方面數學問題千變萬化,靈活無比,解題方法靈活多變,給學生全面掌握知識與技能帶來了一定難度。為了幫助學生克服畏難,造就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堅強品格,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在課內外注重學法指導。基本上每一單元安排一二節課,指導學生學會結合與本單元有關的知識,整理知識線索,通過一些典型例題的思路分析和作業中的錯例剖析,闡明有關數學思想,使學生逐步掌握研究數學問題的基本策略及數學思想方法。
2、對學生的課堂練習、作業及考試卷面及時講評。對做得好的予以表揚和鼓勵,增強其自信心和進一步探索的勇氣;對做得不好的決不批評,幫助其糾正即可,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也提倡同學之間互相糾錯,共同提高。
3、開辟“你能解嗎?”學習專欄,由我或同學們出一些題,供同學們解答和爭論。通過這一挑戰性的專欄,激發同學們的鉆研熱情。同時鼓勵同學們不能僅僅滿足于得出的某一種答案,而是以更大的熱情去發現新的解法,提出新的假設,通過問題的各種變型,對問題的思維、解答方法進行總結,不斷充實和豐富自己的認知結構,形成勇于探索、堅持不懈的良好品質。
4、對于學習不太勤奮或不得法的學生,適當開點“小灶”。了解其心理狀態及學習中的實際困難,幫助他們制定近期目標及長遠目標,指導學習方法,并及時表揚和鼓勵,激發其上進心,幫助他們逐步恢復自信心和恒心。
5、提倡同學們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遇到問題不氣餒,發揚知難而進、鍥而不舍的精神,直至取得成功。
通過以上基本措施,加上適當的快速訓練、挫折教育及個別指導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提高同學們的應變能力,造就同學們堅忍不拔、勇克難關的堅強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