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東
摘 要:新課程改革在全國普遍深入的實施,給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我們應以新課標為指導思想,不斷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優化課堂教學,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為此,筆者在本文中結合自己從教以來的教學經驗談談如下幾點感受。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語文;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122-01
新課程改革在全國普遍深入的實施,給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帶來了機遇,指明了新的教學方向,同時也給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機遇與挑戰是共存的,我們應以新課標為指導思想,不斷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優化課堂教學,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初中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建設初中語文課程,應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因此,語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應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個性發展為宗旨,全面落實“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出發點”的教學理念,重新建構嶄新的語文教學課堂模式。如何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每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面臨的共同問題,為此,筆者結合自己從教以來的教學經驗談談如下感受;
一、轉變教師角色,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人,控制著課堂教學,包括學生的一切,學生只是課堂教學的附屬,是聽眾,已習慣于“教師問學生答,教師講學生記”這種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上沒有主動思考的時間,思維沒有激活,對知識的理解僅處于死記硬背層次。沒有經過學生思考的知識學生只能機械運用,而沒有真正掌握。只有實現教師與學生角色的轉變,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激情,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做到:一是教師要由課堂的控制者變為組織者。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嚴格執行教參,以教材為本,不敢越雷池半步,嚴格控制著教學,把學生排除在外,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體現。新課改下,教師要成為教學的組織者,把課堂交給學生,為學生的思考提供廣闊的平臺。二是由教材的執行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合作者。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只是在教教材,學生創新思維及探索能力的培養根本無從談起。而現在教師應由教材的執行者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合作者,實現教學的多向交流,以學習者的身份來參與和指導學生的學習,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改變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改變傳統教學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激情,才能促進學生能力的形成與教育質量的提高。在教學中,教師可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1.問題教學法。即以問題為主線貫穿教學,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帶著問題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2.小組合作學習法。即以小組為單位,按“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全班好中差三類學生進行合理分配,在小組間展開激烈的討論與交流,最后達成共識,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3.自主探究教學法。即把學習的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讓學生主動探索未知,使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4.多媒體教學法。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現代教學手段其優勢已得到了教育界的認可。多媒體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可以同時刺激學生的視覺與聽覺,化無形為有形,化靜態為動態,化抽象為具體,化微觀為宏觀,吸引學生的有效注意力,激發和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與濃厚的學習興趣參與到教學中來。
三、增加學生心理效能,提高學習信心
無論是從素質教育的角度,還是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角度,或者是從一個老師應有的責任感上看,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使他們正確對待學習中的困難,對自我有正確的認識,都是題中之意。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對學生心理效能的提升。所謂心理的自我效能,就是學生對自己的能力評價,學生心理效能越高,對自身處理問題的能力就評價越高,所采取的行動和取得的學習效果就越好;反之,自我效能低,學習的信心就低,對任務完成的效果就越不確定。因此,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就要提高學生自我效能,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完成教學質量的提升。具體來說,教師在日常教育中的教學目標設定應該是循序漸進、步步為營的,讓學生在整個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如在作文寫作教學中,就是可以把立意、構思、表達等這些技巧分開教學,避免綜合性學習給學習帶來的壓力,讓學生一步步地完成學習,更有利于學生學習信心的增強。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為了改變語文教學的尷尬處境,必須改革語文教學思想,利用新的教學手段,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在這樣的環境下應運而生,圖文并茂、音像動畫使語文課堂成為學生欣賞美麗畫面、享受優美音樂、閱讀生動故事、感知豐富世界的重要平臺。多媒體教學是指利用聲音、文字、圖片、動畫、光等等多種媒體幫助教學,可以使一節以文字思維為主的課堂變成音樂會、美術展、語言藝術表演、舞臺戲劇等。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永恒話題,更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追求語文課堂的有效,是一種理想的境界,它的實現需要一個過程,它取決于教師自身教學藝術的發揮,也取決于教師對教學中情、理、趣的挖掘。只要我們能立足課堂,立足學生,不斷學習、實踐、反思,我們就一定能擁有高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 姜 鴻.怎樣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習導刊,2013(12)
[2] 郞志燕.對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B,2012(06)
[3] 從凌杰.對初中語文進行有效性教學的探索和嘗試[J].中國校外教育·綜合(上旬)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