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晚霞
摘 要:我第一輪教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因為是照本宣科“一言堂”,所以盡管費時不少,費力不小,但教學效果很不理想。第二輪再教這篇課文時,我就另起爐灶了。我通過研讀發現,這篇散文一個“樂”字,一個“煩”字特別傳神。對前者,作者將其點在明處,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快樂的童年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對后者,作者將它隱在心里,暗示了作者對封建教育制度的厭惡與否定。我用一課時主導一個字,兩課時就較順利地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班主任;素質教育;創新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283-01
一、我再教《從百草園到三昧書屋》
我第一輪教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因為是照本宣科“一言堂”,所以盡管費時不少,費力不小,但教學效果很不理想。第二輪再教這篇課文時,我就另起爐灶了。我通過研讀發現,這篇散文一個“樂”字,一個“煩”字特別傳神。對前者,作者將其點在明處,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快樂的童年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對后者,作者將它隱在心里,暗示了作者對封建教育制度的厭惡與否定。我用一課時主導一個字,兩課時就較順利地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進百草園”,帶領學生演繹一個“樂”字。我引導學生說:“樂”的形式是無窮無盡的——張三在教室里吹笛子是樂,李四在操場上拍皮球也是樂……童年的魯迅先生的“樂”,既不在教室里,也不在操場上,而是在——“百草園。”(學生異口同聲)這時,學生們的情緒很快被調動起來,很快,他們便總結了好幾條:有說“魯迅熱愛百草園優美的自然景色”的;有說“魯迅喜歡聽長媽媽講故事”的;有說“魯迅對冬天雪后捕麻雀非常感興趣”的等等。他們熱情都很高,仿佛自己已置身于百草園之中了似的。我很自然地把他們的注意力重點引導到對課文中有關優美的自然景物的文字欣賞和某些細節描寫的推敲上來了(如捕鳥一段,一連串動詞的選用恰到好處),這樣一來,同學們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也就在濃厚的學習興趣之中了。
第二課時帶領學生“進三味書屋”。因為我們的學生對舊時私塾生活根本缺乏感性認識,我就讓學生們設身處地想一想:整天關起門來死記硬背那些烏七八糟的東西,不準你有課外活動,不準你提出任何問題,你會有何感覺?多數同學說“這種學習生活太枯燥無味了”,沒有一個不厭惡的。我見同學們獲得了一種正確認識,便隨大家異口同聲的議論,水到渠成地在黑板適當的位置寫上了一個大大的“煩”字。
在這堂課的課后幾分鐘,我讓學生口頭總結本文的主題思想,大家紛紛舉手,爭先恐后地發言,取得了完全一致的意見。課后作業:《我的歡樂與煩惱》是命題作文,但不強求人人必作該題,也可自擬他題,發表別的意見。總的要求:有感而發,真實第一,形式靈活,不拘一格。此舉受到學生歡迎。
二、《驛路梨花》課堂教學回顧
回顧《驛路梨花》課堂教學嘗試,似乎覺得其中有值得回味的地方,現整理如下:
(一)發揮想象力試演“文中人”。我把全班學生推進“角色”。女生都充當“梨花姑娘”,名日“梨花同學”組,男生分別充當“我們”、“老人”及“解放軍戰士”三種角色,各稱之為相應的組。把自己整個身心置于想象的空間中,把作者筆下的事物想象成活動著的畫面,讓哀牢山南段的深山老林在自己大腦屏幕上顯現出、來。聽我以上一番話,同學們的臉上無不顯出放松喜悅之色,等想好后,大家就爭先恐后地站到講臺上講述自己這段難忘的經歷。按事情先后順序,當然是“解放軍戰士”在前,“梨花”跟著,其次是“瑤族老人”,最后出場的便是“我們”了。課文中關于“解放軍戰士小王爭著和泥第一個跳進泥潭里濺了一臉麻子”的動作想象和“小馬割草劃破了手,衛生員給他包扎,他急著說‘不用,不用。”的對話想象,都表演得活龍活現,有聲有色。“梨花”把自己精心照料小屋的一樁樁好事,講得還真有滋有味——她為準備干柴回家晚了,是怎樣惹得父母一頓抱怨;她想為小屋準備米鹽又怎樣得到父母的大力支持;后來是怎樣找來黑炭在白門上寫了“請進”二字,……如此等等,越講越“真”,越說越“像”,簡直就是“書中人”——“梨花姑娘”的復活,同學們都聽迷了,且顯出躍躍欲試的模樣。接下來,“老人”同學、“我們”同學也先后登臺表演,他們做得有板有眼,人情人理,博得同學們陣陣掌聲。課堂氣氛之活躍,可想而知。
(二)聯想同類人物描述心中故事。讀寫經驗表明:聯想同類人物,描述心中故事,這是對初學寫作者的一條值得借鑒的命題思路,也是有心讀者演繹思維得以順利進行的生動體現。因此,我不失時機地抓住學生閱讀想象、學生思維活動異常活躍的良好機會,滿腔熱情地啟動了他們由此及彼的聯想功能,收到了立竿見影的寫作效果。具體做法是:把同學們從課文中再“請”出來,讓他們面對生活,展開想象的翅膀:某年某月某日(……);在何地(……);是何人(……包括自己在內)曾給自己留下了關于他(她)助人為樂的美好回憶,在自己思維的屏幕上發現了其純潔無私的閃光點?要把他們(包括自己)當時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服飾容貌等一幕一幕地想具體,形成一幅色彩亮麗的生活畫卷,然后進行文字加工,整理成篇。
最后,我這樣說:“當生活中那些不大被人注意的‘小人物,一旦在同學們的筆下,也像‘梨花姑娘,他們那樣栩栩如生地活起來的時候,我們的靈魂也就得到了一次成功的塑造。這個貢獻的意義是非常之大的啊。我相信,這次范圍作文(題目自己命),50分鐘之后,一定會有優秀之作在同學們的筆下出現。”此時此刻,學生們的寫作熱情是何等高漲,同樣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