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日紅
摘 要:高中生具有較大的學習壓力,音樂欣賞課的具體實施效果不甚理想,在這種情況下,音樂教師要結合教育現狀,提高自身音樂素養,完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音樂欣賞教學,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通過對高中音樂欣賞課程的研究,闡述了音樂欣賞教學的的實施方法。
關鍵詞:高中;音樂欣賞;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028-01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音樂教育不再是一種傳統單一的教學形式,音樂情境的擴充與日俱增,學生通過欣賞這一環節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互動,實現音樂教學的真正目的——審美。音樂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學科,必需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才能獲得感知,而傳統教學方法往往忽略了這一點,課堂實踐時音樂理論的內容多于音樂欣賞內容。音樂教學通常在中小學生教學中所占比重較大,而高中教學中雖然設立了音樂欣賞課,但學生與老師對其重要性一般沒有正確的認識。因此,如何提高高中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是現如今的教育領域中值得探討的教育課題。
一、音樂欣賞課的意義
音樂具有普遍的感染力,是人類情感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不僅滿足了人的精神需要,而且承載了文明與智慧,具有獨特作用與重要意義。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教書育人”,培養優秀的人才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貢獻。藝術源于生活,教育也是一樣,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審美教育,所以音樂教學要走出書本,走向生活,而欣賞教學就是教育與生活的結合。音樂欣賞課與專業課的原理不同,它是一種人通過主觀感知,進行聯想與想象,最后觸動心理情感的過程,學生通過欣賞教學的練習,激發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審美能力,促進心理健康發展,成為具有高水平的綜合素質人才。音樂欣賞教學是對人的審美能力的鍛煉,在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中,欣賞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現狀
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傳授知識,更是對學生的人格的培養與良好習慣的養成,保證學生所學的東西對人生有積極作用與正向影響。音樂欣賞課的內容還是更傾向于對音樂技巧的學習,學生很少有機會進行一次完整的音樂欣賞教學;一些高中音樂教師自身沒有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意義,立場不堅定,教學安排也不夠合理;學生大多喜愛聽流行音樂,而對經典或民族音樂不感興趣,并且多是憑感覺欣賞,脫離音樂要素……實踐中的高中的音樂欣賞課效果并不理想,其質量有待提高。
三、關于音樂欣賞教學實踐的建議
1、教師要從自身做起,與時俱進
新的教育要求學生提高綜合素質,新的教材與教育方法也圍繞這個要求進行編纂與完善的。擯棄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教學要與時俱進是對音樂老師的新要求。傳統教學中,音樂課堂是以書本為中心,通過老師對知識的講解獲取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缺少了自主思考的環節,阻礙了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揮,不利于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的提高。老師應與時俱進的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手段,將學生置于教學的主體與核心,督促他們調動音樂神經,學會自主感受其中的美妙,并對音樂有專業而客觀的評價,助于良好課堂氛圍的形成。老師若想發揮其主導作用,靈活掌握課堂,除了與時俱進外必須具有必要的專業的教師水平,一名優秀的音樂欣賞課教師不僅具備音樂專業知識,還要通曉多種領域,例如演唱、文學、歷史、作曲等,博學的老師才能使教學更有說服力,應對自如的組織教學。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老師可以積極參加相關的教學培訓與講座,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激勵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心理狀況是影響音樂欣賞教學的直接因素。在實際課堂中,經常出現老師已經講了許多的知識,但是學生卻基本上什么也沒記住的情況,就算勉強記住,也無法熟練應用到欣賞實踐中,這多半是由于學生缺乏興趣造成的,調整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設置音樂情景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而多媒體現代化的教育手段更是為此提供了便利,例如以眾所周知的影視中的配樂為研究對象:老師用多媒體放映《辛德勒的名單》中的片段,讓學生結合圖像感受背景音樂的情感,學生用與看故事完全不同的角度欣賞這些片段,充滿了好奇心與興奮感,幾乎全身心投入其中。學生觀看時,發現其中一個血腥殘忍片段使用的是一首寧靜安詳的背景音樂,老師在此時給予提示:“這是一首猶太歌曲,大家感受一下它的用意。”學生通過認真聆聽、觀看,了解到這是一種對比手法,這種對比手法將哀傷的情感表達的更具有深意、有層次感,學生通過細致入神的分析理解,明白這首音樂所代表的是和平、希望與人性。學生對音樂充滿興趣,才能進行音樂的深入感知,從而順利進行課堂教學。
3、選擇合適的教材
音樂形式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迅速變化,教材的更新難免會跟不上發展進度,因此,教材的選擇對教學內容質量都有重要的影響。對于高中來說,流行音樂的吸引了可能遠大于民族歌曲,如果可以利用他們對流行音樂的熱衷,再結合民族音樂的欣賞課堂將會有十分理想的效果。例如高中生對戲曲的理解普遍空白,且缺少興趣,老師在安排戲曲欣賞課程時,將信樂團的《北京一夜》設置為導入曲,學生對戲曲的陌生度降低,便于欣賞學習。
四、結語
音樂欣賞課是高中音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教育與藝術的結合體,音樂老師要勇于創新與實踐,運用靈活的教學手段豐富欣賞課堂,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與創造能力,促進人文素養的完善,實現學生“喜歡音樂、愛學音樂、會聽音樂以及享受音樂”的理想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羅巧.高中音樂欣賞教學探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10:175-194.
[2] 程曉龍.對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的思考[J].新課程導學,2012,25:24-14.
[3] 朗秀玉. 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之我見[J].神州,2012,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