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慧
蒙特梭利教學法,實際上是蒙特梭利博士創造的一種對兒童進行培養的方法,他主張每個學生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只要給孩子學習的環境,他們會自主的探索需要的事物;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個性創造新的事物。在該種教學方法中,強調孩子是成長的主體,所有的學習道具都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了解世界而存在的工具,成人只是輔助孩子成長的協助者,孩子只要不妨礙其它的人學習,他們就可以自由地做喜歡的事情。
一、蒙特梭利教學法的本質
蒙特梭利的教學理論是一種破除功利的教學方式,它是讓學生以自然人的方式成長的教學模式。從蒙特梭利的教學模式中可以看到,它所強調的學習方式與新課改中強調的學習目標非常一致。高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物理時,可以把蒙特梭利教學模式運用到物理教學中,讓學生應用蒙特梭利教學模式學習物理。
二、蒙特梭利教學法的應用方式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蒙特梭利教學的方法是一種極適合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教學方法。現以“能源的開發與利用”說明該種教學方式的應用方法。“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是物理教學中概念不多、難度不大、獨立成篇的課程。通常教師會引導學生自學這一門課程,而不會在課堂上專門講述這一節課的內容。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這一門課程的知識,教師應用蒙特梭利教學法引導學生學習。
1.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教師會要求學生閱讀“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這一章節的知識,要求學生看懂課本中的知識即完成教學任務,然而那僅僅只是教師的教學要求,卻不是學生的愿望,如果教師一味要求學生完成自己的愿望,那么學生有可能或者無法實現老師的要求,或者潛力根本沒有得到發揮。教師為了引導學生多層次的學習,可以引導學生分層次完成這一課知識的學習:以教師要求的字數寫出對這一課學習的感想;從身邊一件事物的變化(比如汽車增加的變化)說明能源開發的現狀;應用已學過的物理知識說明一種優化能源利用的方法,并用物理原理說明優化的方式。每個學生對該課程的關注程度不一樣,同時對事物的理解程度也不相同。上述內容教師可以分三個層次給學生布置作業。
2.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教師要讓學生自主探索知識,要給予學生三個條件:第一是良好的學習環境,它是指學生要在比較自然的環境中探索知識,比如學生作“能源開發和利用”的知識探索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如果學生學習的選擇偏離了教師的設計本意,教師也只能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卻不能給學生施加壓力使學生被迫改變學習的本意;第二是給學生提供學習的工具,學生如果要完成以上的知識探索,可能會需要查閱學校圖書館的資料、網上的各種資料、與專門的人士做科學的交談等等,教師要作好輔助工作,學生如果在需要教師幫助時,教師可以教授學生搜索引擎的利用方法、快照等的利用方法,然而教師必須意識到,自己只能給學生提供幫助,自己只是一個協作者;第三是適當的引導和評估,學生在學習時,有時會需要教師的引導和評估作為學習動力,在“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的學習中,有些學生整理了詳細的能源開發和利用的資料,并用文字的方法說明能源開發的現狀,教師就需要給予學生鼓勵,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評價他們整理的資源是否很詳細、態度是否認真、圖表整理得是否清晰等,學生收到教師的反饋,可以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果,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
3.引導學生思考知識
學生在學習時,如果對學習的知識進行反思,會進一步理解學到的知識。以“能源開發和利用”的課程為例。教師以作業的方式引導學生去學習這一課的知識,實際上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這一課的知識,選擇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反思。如果學生僅僅只閱讀這一課的內容,學生將只能從有限的素材建立思考的空間,學生有可能有收獲,有可能收獲不大;如果學生能從實踐中整理大量的資源,學生不僅能深入的理解“能源開發和利用”的現狀,更在收集資料中鍛煉自己的綜合素質,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有些學生則對“能源開發和利用”的資源收集不多,卻設計出優化“能源開發和利用”的結構,他們著手從材料上、物理結構設計上實現能源優化。同樣是“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的課程,學生的性格不同,他們領悟的知識也不相同,他們創造的也是不同類型的知識。
三、蒙特梭利教學法的應用特點
從“能源開發和利用”的課程上看,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認為這一章節只是一個過渡的章節,學生只需要稍微看看,能理解這里面的知識就可以,這樣的想法顯然是錯誤的。這種想法僅僅站在教師的角度去理解這一節課程,教師如果以自己的角度去局限學生的思考,學生就不能釋放出自己的能量。從蒙特梭利法的教學方法可以看到,只要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力、給學生學習環境、給學生引導和鼓勵,學生能釋放出教師意想不到的能量。學生能從這節看似不起眼的課程中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或者鍛煉自己的物理綜合思考能力。
蒙特梭利教學法不僅僅可以應用在像“能源開發和利用”這樣幾乎只靠自學就能完成的章節上,它也可以應用到物理其它的教學上,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可以把蒙特梭利教學法應用在其它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上,使學生為主體、給學生創造好的學習環境、給學生一定的引導和鼓勵的教學方法能使傳統的物理課程煥發出新的生機。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