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瀏
“在線教育這個行業處于一個非常奇妙的階段。雖然行業很火熱,但民眾還沒有真正進入互聯網教育。從這個角度看,進入的人越多越好。”
去年7月,滬江網獲得了約2000萬美元的B輪風險投資。今年4月,滬江網便發布了其歷時3年、耗資千萬美元研發的OCS3.0在線教學系統。
“做互聯網教育,前期的投入會非常大。而收益的周期又很長。”滬江網副總裁徐華在接受《東方企業家》采訪時表示,線上教育是一座金礦沒錯,但是如果不想清楚就進來,一定會失望。
取之有道
在徐華看來,滬江網的融資步伐非常謹慎。雖然數額很大,但融資也只是在去年進展到B輪而已。經常有投資機構在新浪微博上私信徐華,表達投資意愿。然而徐華認為,滬江網必須和投資者達成統一的意見:“如果你投滬江只是為了快速套現的話,那么只能說我倆對教育的理解有偏差。”
滬江網有兩個原則:絕對不做網游,絕對不做線下教育。不做網游,是因為“網游浪費用戶的時間,與滬江網的價值觀背道而馳。”而不做線下教育,則是因為滬江網認為,雖然線下教育的利潤很高,但未來的方向在互聯網上。“哪里賺錢就去哪里,因為誘惑而做線下教育,這不是我們的發展思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徐華如是說。
在他看來,線上教育雖然火熱,但卻是一個薄利的行業。因此,對于去年線上教育行業涌現出的大量新創業者,徐華多少感到有些吃驚。
“我覺得,出現這種狀況,一個是因為互聯網創業的低門檻,類似于課程盒子這樣的大學生創業項目,找準一個角度切入,集聚到大量使用者,也能拿到幾百萬的投資;一個是因為每個人都有學習的需求,比如有些App就是一些父母為了自己小孩的教育而開發的。”徐華表示。
今年2月,阿里巴巴投資了在線教育平臺TutorG roup;近日,騰訊要與新東方合資的消息也得到了證實。對此,徐華的看法是,在擁有大把資源可以投入到暴利行業的情況下,他們愿意進入在線教育這個薄利的市場,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而對于傳統教育的代表新東方,徐華表現出了極大的敬意:“有人會質疑新東方擁抱互聯網還不夠深,會不會出現左手砍右手的問題。但我覺得,俞敏洪俞老師能夠下定決心做這個變革,本身已經表現出作為一位優秀企業家的魅力。”
他認為在線教育這個行業處于一個非常奇妙的階段。雖然行業很火熱,但民眾還沒有真正進入互聯網教育。就像之前的互聯網電商一樣,2008年之前,阿里已經名聲斐然,但電商出現雪崩式增長,還是2008年到2012年這段時間。
有很多人模仿滬江網的模式、功能,乃至卡通形象,徐華表示:“這說明我們在行業內領頭羊的地位。”在他看來,線上教育現在還處于早期,有更多競爭者出現,讓民眾知道在線教育,是一件好事。“從這個角度看,進入的人越多越好。”徐華謙和而自信地表示。
重構商業模式
滬江網的新系統能夠實現智能化、個性化的學習,以及PC、手機端的云對接。用戶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隨時進行學習。而互聯網賦予線上教育的這一特點,正是其區別于傳統教育的重要元素。
因此,一些線下名師在滬江網上授課時,完全適應不了線上教育的節奏。“比如線下課堂里,講段子是好事,可以調節課堂氣氛,適合線下相對封閉的環境。但是線上課堂節奏更快,時間需要壓縮。而且線上的課程可以反復重聽,如果你沒有給學員價值,他可能會投訴講師浪費時間。”徐華表示。
另一方面,滬江網在經歷幾次變革后,引入了社群的概念。在滬江網校上選課的用戶,可以與同班同學討論,也可以快速得到授課老師的解答。在線上教育自身發展的過程中,互聯網的優勢一步步被開發出來,從某種角度上說,線上的課堂在還原線下課堂的一些優勢時,也顯得愈發得心應手。
不過,徐華并不認為互聯網會顛覆教育。“教育本身是個長期的事情。俞敏洪老師也說過,一二十年里,互聯網和傳統教育是四六開,互聯網只是個補充。”
在他看來,互聯網對教育最大的沖擊,是重構商業模式,“打掉不對稱的結構,把成本剩下來,返還給用戶,就像小米手機一樣。”
以滬江網為例,教師可以通過滬江網的平臺,設計自己的課程,面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用戶。而滬江網也在朝著平臺化的方向邁進:“我們希望未來自主的內容能夠進一步壓縮,如果能達到2%,那就非常成功了。”
至于教師們自主提供的內容是否能夠保證質量,徐華表示相信市場的力量。如果內容不好,市場會自動淘汰。
目前,滬江網的盈利有40%來自網校,40%來自電商(諸如教材等與學習有關的周邊產品),20%來自于廣告。徐華表示,滬江網希望最終能有一天能夠把教育內容免費提供給用戶:“QQ不會向用戶收錢,快的和嘀嘀還會向用戶貼錢。互聯網比傳統有更多想象力,有了龐大的用戶數量,不難找到新的盈利點。”
“我們不是去詬病和挑戰傳統教育的模式,而是希望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能夠解決,讓學習的力量滿足每一個夢想。”徐華如是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