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磊
從2011年開始,這個行業就沒有安靜過,質疑、喧囂、倒閉一直伴隨著整個行業的發展。
馬克思曾說過,犯罪使勞動力市場去掉了一部分過剩人口。同樣,在互聯網金融市場上,“裸奔”的P2P使互聯網金融領域去掉了一部分“過剩企業”。
網貸之家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有75家P2P平臺出現問題,其中經營不善導致的問題占到80%,跑路平臺和欺詐平臺超過15家。
這個行業存在的壞賬率日趨升高、騙貸事件頻發、行業監管缺失、商家資質良莠不齊、易誘發經濟犯罪等特點,使P2P一度蒙塵。
僅以今年為例,4月8日,港媒報道稱,國內最大的P2P公司宜信在東北出現8億元貸款壞賬,且貸款主體已經遭到多起訴訟,宜信即使申請資產保全,也很難追回全部欠款。而該筆項目的抵押物都是東北四線城市的爛尾樓。
4月14日,注冊在深圳的P2P公司錢海創投公司暫停運營。公司通知稱:“因經偵處調查錢海創投,部分工作人員被請走調查,部分賬戶被凍結。但平臺為了廣大投資人的利益仍然照常回款,但在今日上午由于公司最后的賬戶被凍結造成無法再繼續給投資人提現,現讓所有工作人員暫停工作。”
僅僅3天后,深圳又一家大型P2P平臺旺旺貸網頁關閉,這標志著該平臺的倒閉。
3月14日,中寶投資因涉嫌經濟犯罪被衢州市公安局立案調查。4月14日,其法人代表周輝被衢州市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
……
當然,也有很多潔身自好的企業。平安集團旗下的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在今年2月27 日表示,陸金所絕不做錯配、不做資金池、不設置資產池。這“三不做”恪守的恰恰是央行去年對網貸行業提出的三條紅線——非法集資、資金池、詐騙。
新年剛過一個季度,互聯網金融行業依舊風起云涌。人人貸、拍拍貸、“積木盒子”等平臺先后獲得大筆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國外P2P借貸平臺鼻祖Lending Club近日宣布,它已完成1.15億美元的融資,估值升至37.6億美元。它利用新融資收購了傳統信貸公司Springstone Financial,交易規模約為1.4億美元。
不過,在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朱明春看來,從2011年開始,這個行業就沒有安靜過,質疑、喧囂、倒閉一直伴隨著整個行業的發展。
伴隨其中的是,監管當局姍姍來遲的步伐。而面對日新月異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監管當局怎樣的監管步伐又將是恰到好處的呢?
監管加碼
盡管央行副行長劉士余是分管互聯網金融的開明人士。但是互聯網金融咄咄逼人的態勢,使他也不得不提醒,P2P有兩個底線不能碰:一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二是非法集資。P2P如果做成線下,脫離了平臺操作功能之后,就會演變成資金池,成為影子銀行。
而中國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針對互聯網金融則提出了適度監管、分類監管、協同監管、創新監管的四分法。這是銀監會官方首次對P2P網貸行業監管問題發聲。
有“互聯網金融之父”之稱的謝平認為,對P2P網絡貸款,要引入“放開準入,活動留痕,事后追責”的監管理念。
也有人為P2P鳴不平。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朱明春撰文指出,有人說P2P行業野蠻發展、亂象叢生,我們說這都是表象,都是一些偽P2P在借P2P之名,行欺騙之實。真實的P2P網貸平臺是撮合借款人與出借人達成借款交易,是有效地幫忙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是要做銀行的補充,同時也給普通的老百姓提供一個新的投資渠道。只有平臺做真實的業務,投資人的錢是真實流入借款的中小微企業中去了的,才能是真實P2P網貸平臺。
面對處于無準入門檻、無行業標準、無監管機構的網貸行業現狀,業內人士提醒,由于過去一年P2P擴張過快,P2P網貸風險在2014年或會集中爆發。
難怪,這引發了中國銀監會4月2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關于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全面啟動2014年防范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活動。
當日,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劉張君在會上指出,個別不法分子借助互聯網金融概念的興起,利用一些新興領域法律界定的模糊和監管真空,大肆在網絡上從事非法集資活動。目前,一些P2P借貸網站涉嫌非法集資案件已經進入監管當局視線。
此前的4月17日,中國銀監會和央行聯合下發《關于加強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業務管理的通知》(簡稱“10號文”),用以規范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合作。
對于10號文的出臺,業界普遍認為,這意味著互聯網金融的野蠻生長期行將趨于結束。
10號文要求銀行要對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評估,以確定客戶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相關的賬戶關聯、業務類型、交易限額等,包括單筆支付限額和日累計支付限額。可謂給第三方支付公司套上了多重緊箍。
事實上,監管層態度難以像它表述的那么平衡:既要保護好互聯網金融的活力,又必須加以引導和規范,確保金融體系穩定。
《東方企業家》了解到,10號文總計20條,其中3、4、5三條專門針對銀行卡開通快捷支付的條件做限制。
10號文規定:客戶銀行賬戶與第三方支付機構首次建立關聯時,必須經過雙重認證,即客戶在第三方支付機構認證同時,還需通過商業的客戶身份鑒別。銀行可以通過物理網點、電子渠道或其他有效方式直接驗證客戶。銀行通過電子渠道驗證和鑒別客戶身份,應采用雙(多)因素驗證方式對客戶身份進行鑒別,對不具備雙(多)因素認證條件的客戶銀行卡,不能開通快捷支付。商業銀行對賬戶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建立業務關聯的客戶,應開通至少一種賬戶變動即時通知技術方式,不具備即時通知條件的客戶,不得通過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建立一次簽約、多次支付的業務合作關系。
某不愿署名業內人士接受本刊采訪時表述,此舉在再度打破互聯網金融政企兩界的平靜之余,也向互聯網金融行業釋放出某些消極信號。endprint
《互聯網金融報告2014》年度報告課題主持人謝平指出,互聯網金融機構的牌照發放、日常監管和風險處置責任,在不同政府部門(主要是“一行三會”和工信部)之間如何分擔,在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如何分擔,在很大程度上考驗著監管部門的智慧。該報告在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上發布,由博鰲亞洲論壇官方雜志《博鰲觀察》和陸金所合作完成。
顛覆了誰
“互聯網公司以它的創新、管理、營銷、企業監管、董事會管理能力等方面都顯示出了優越性。正是因為這種優越性,使得這些企業如果去做傳統行業,或者通過它的技術優越性去擴展到傳統行業的話,就如同坦克車進入了一個無人之境。”4月18日,在搜狐主辦的“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機遇”高峰論壇上,搜狐董事局主席張朝陽指出。
數據更能說明趨勢:4月17日,余額寶當晚公布的一季報數據顯示其規模已達5412.75億元;如果加上天弘基金旗下其他基金100億元左右的規模,天弘基金以5500多億元的規模穩居行業龍頭。
與此同時,中金發布報告稱,目前銀行業資產質量壓力不減,不良貸款率依然持續上升,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使得銀行業中期基本面堪憂。
這讓傳統銀行感到了危機。“互聯網金融企業從事銀行業務,卻不遵守銀行業規則,甚至通過突破規則、逾越規則去競爭。規則的破壞,對金融穩定將帶來更可怕的沖擊。”近日,建行戰略規劃部處長賈鐵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矛頭直至支付寶。
一時間,以馬云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和傳統銀行之間關系劍拔弩張。在央行暫時叫停虛擬信用卡之后,這讓馬云無可奈何地長嘆,有時候打敗你的不是技術,而是文件。
而傳統銀行的底牌在于,截至4月18日,A股16家上市銀行中已有13家披露了2013年業績,13家已披露年報的上市銀行2013年凈利潤合計約為10179億元。其中,國有5大行凈利潤合計7750億元,照此數據估算,在過去的一年里,13家銀行日均凈賺28億元。
“怎么看余額寶這個產品,對銀行有沖擊嗎,前途是怎么樣的?”4月20日~22日在廣西南寧召開的“2014綠公司”年會上,當主持人向原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提出這個問題時,楊凱生淡定地說,作為具體產品來說,余額寶沒有對銀行體系產生什么沖擊。余額寶是幾千億元規模,但銀行業資產150萬億元,所以不構成顛覆性沖擊。
針對余額寶帶來影響,銀行為什么拼命拉存款,錢被余額寶吸收掉了的觀點,楊凱生表示,這是不了解情況的說法。余額寶作為貨幣基金,95%又存回了銀行。楊凱生提醒說,這里面發生了兩個變化:
一是,由于余額寶許諾的利息收益比在銀行活期存款要高,有些銀行資金比較富余,認為不必要高成本吸收閑余存款;有的銀行資金相對緊缺,愿意或者不得不用較高成本吸收余額寶存款,因此這就會造成存款在不同銀行之間的一種調整。
二是,銀行品種結構出現調整,影響是在于不同銀行之間、不同存款科目出現此長彼消。楊凱生不認為這個影響是顛覆性、致命性。他認為,余額寶的優勢恐怕就會更多地體現為一種階段性的現象。
遺憾的是,統計顯示,第三方支付互聯網融資已經打破了銀行一統天下的局面。今年一季度銀行的存款減少了將近一萬億元。這就說明,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體現的就不是一種階段性現象了。
當然在此過程中,銀行也并非無所作為,今年2月以來,中行、平安、交行、工行、中信等多家銀行推出類似余額寶的在線金融產品,力圖控制存款流失的風險。
正因為如此,中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互聯網金融沖擊、企業負債率高的背景下,貨幣活性出現明顯提升的概率不大。中行年內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將成大概率事件。
當然,在金融制度不改變之前,互聯網金融即使顛覆了銀行,也會跟目前的銀行機構一樣,并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如仁和智本資產管理合伙人江南憤青所說,銀行業的顛覆必然不是來自互聯網的跨界入侵,顛覆銀行業必然是來自于一些基礎性的金融制度和框架。endprint